二、幫助家長從不同年齡段兒童心理現象的幾個方面來分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班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
1、指導家長對幼兒認知培養過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班幼兒健康的認識心理表現為他們是以好奇的眼光,快樂的心境去不斷地接觸周圍世界,不斷主動去適應生活的過程。但如果3-4歲幼兒經常表現出沒有明顯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不活潑好動,遇事默然視之,也就是達不到上述的一些認識發展指標,則可認為認識心理不夠健康。
對于這類幼兒,家長應采取一系列措施培養幼兒認識的興趣。
(1)護好孩子的感覺生理器官:眼、鼻、耳、手、口等。用豐富多樣的方式訓練器官的感受性,使其靈活敏捷。如:用色彩鮮艷的蠟筆與幼兒玩色;用筷子敲擊各種器皿,讓幼兒聽音辨色;為幼兒自制各種拼圖形的
玩具,讓幼兒填拼各種三角形、圓形、方形,從而認識掌握這些圖形;與幼兒一起唱歌,念兒歌做游戲,發展他們的
語言能力。
(2)正確啟發孩子提問,積極回答孩子的提問,保護其求知欲望?,F在許多父母由于工作的繁忙,生活的緊張,有時會懶得回答孩子的問題,父母之間相互推委,但正是由于這方面的疏忽,使孩子剛萌發的求知欲望被扼殺。也有一些孩子語言表達不夠理想,想問卻詞不達意,所以提問也要父母循序漸進地培養。
(3)意保護童真,創造條件引起孩子的注意,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如陽臺上有三盆
植物,成人可以帶孩子瞧瞧問問:“三盆植物的葉子誰最圓,誰最尖?哪種葉子最厚?哪種最薄?哪種葉子最綠?”……生活環境是培養幼兒的大課堂,父母與孩子間應進行口語交流,既能
矯正語言上的錯誤,又能傳授知識,啟迪思維保護心理健康,增進感情何樂而不為呢?
2、指導家長對幼兒情感培養過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班幼兒在相應條件下,能夠自然地產生喜怒哀樂這些基本形式的情感,并有了最初的同情感、責任感和道德感這些社會化情感。但小班幼兒的情感發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沖動,情感不穩定易變化,情感外露,控制能力差,這屬于正常的幼兒心理水平。
家庭中可通過適當的方式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情感。
(1)為幼兒制定科學、合理的生活制度,豐富生活內容,使幼兒愉快。因為幼兒生活在活潑多樣化的環境中,不僅有利于幼兒的身體健康,而且還能使幼兒積極、活潑、富有朝氣、情緒歡快,盡量避免單調枯燥的活動,防止幼兒因之產生不愉快和厭惡的情緒。
(2)父母在待人接物方面要做表率,給孩子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