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和神童的故事是我們生活中的熱點話題,很多人對這些天資異稟、才華橫溢的孩子嘖嘖稱奇,他們的故事是一個無法復制的童話還是一首人人可吟的詩歌?天才和神童的故事是天賦使然還是后天勤奮付出的結果?我們如何認識這些神童?他們的成功帶給了我們什么?其實,每一個正常的孩子都具有天才的潛質,至關重要的是,家長如何及早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合理地開發孩子的潛能……
案例
全面發展 劉昕13歲讀清華
劉昕,江蘇淮安人,6歲入學就直接上三年級,原是南京二十一世紀雙語學校學生,在2006年高考中,年僅13歲的男生劉昕在老家淮安金湖參加高考,取得了674分的好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
小劉昕3歲多時,就在媽媽的啟蒙下開始看圖識字了。后來,父母索性借來了小學一二年級的課本,沒多長時間,他竟然也都學會了。
6歲,劉昕到了上小學的年紀。老師按慣例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沒想到他認識不少字,老師加深了測試難度,原來小劉昕一二年級的知識全部都會。學校研究決定讓這個小男孩破格進了三年級。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在班里個子小小的男孩,學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
劉爸爸說,上小學時,每當到了寒暑假,他們工作都很忙,只好干脆把劉昕送到家門口的新華書店去看書,早晨送過去,中午才接回來吃飯。從小到大,兒子學習都非常輕松,而且成績一直都很好,高一高二時,每天晚上9點就準時睡覺。
高考后,在暑假期間小劉昕多了兩份“兼職”。第一份“兼職”是暑假期間每天負責家人的中飯和晚飯。另外,劉爸爸要求兒子每天到自己的公司上班,必須按時上下班,當然,兒子也能獲得相應的回報,一個月可以領到600塊錢的薪水。劉爸爸說,主要是想有意識地培養他適應社會的能力。劉昕的故事一直在當地傳為美談。
華裔“天才小作家”:從小博覽群書 被譽為“天才小作家”的華裔兒童鄒奇奇目前在美國是一個名人,經常來華訪問,因而引起世人矚目。
據說,奇奇7歲便已讀書1600本,平均每天閱讀200~300頁,寫詩100余首,“天才兒童”鄒奇奇長達296頁的新書《飛揚的手指》2005年剛出版面世,便轟動了美國,全球上百家報紙和
電視臺對鄒奇奇進行了專題報道。
母親鄒燦回憶小時候的奇奇:奇奇8個月會爬,1歲開始說話,并沒表現出與其他小孩的不同。但在奇奇的教育過程中,鄒燦和丈夫約翰·斯維塔克采取了“尊重教育”:不把小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