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常理推斷,自有人類以來,先有嬰兒
玩具再建立玩具的理論基礎,也就是說先民的嬰兒在
哭鬧不休時,手上拿到一些“東西”,就會停止哭泣;或者是在平時無聊的時候,手上喜歡拿一些東西,搖來搖去,尤其是會發出聲音的東西。爾后由于心理學、兒童發展學的進步,逐漸將玩具對嬰兒的貢獻建立學理基礎。
何謂啟蒙玩具?
“啟蒙”兩個字基本上有兩個涵意,一是開始,二是淺近;因此,啟蒙玩具可以說是給人類的最早期--嬰兒玩的東西,而這個玩具是簡單的,事實上,以嬰兒的能力,也只能玩簡單的玩具。符合上述原則的啟蒙玩具如:音樂鈴、軟的小球、搖鈴、鈴鼓、布做的書等。
嬰兒發展的重點
拿不適當的玩具給嬰兒玩,不但無法帶給嬰兒什么好處,甚至于會有一些傷害。因此,要提供嬰兒玩具之前,最好先知道從出生到一歲的嬰兒,到底其發展的重點為何?如此才能提供適當的玩具協助嬰兒成長的需要。
1.感覺系統:視覺、聽覺、觸覺快速發展。
2.身體及動作:依“頭尾定律”的發展原則,主要先發展頭部、頸部、軀干、手部,最后發展腳部。
3.認知:瑞士兒童發展專家皮亞杰(Piaget)認為,嬰兒在認知發展上正處于“感覺動作期”,嬰兒靠身
體的動作及由動作獲得感覺,去認識他周圍的世界。在這一時期,口的吸引和手的抓取,是嬰兒用以探索世界的主要動作。
4.游戲:皮亞杰認為,嬰兒期的游戲以實踐性(或功能性)游戲為主,此期嬰兒的游戲是無目的的、無主題而自然發生的練習活動。例如嬰兒拿到手搖鈴時,會一再重復的搖動它、操弄它,聽其聲音,自得其樂。
5.社會行為:此期嬰兒的社會行為大致停留在單獨游戲期,無法與同儕共玩,只能與媽媽、爸爸或保母玩。
嬰兒床上的玩具與游戲
以下列舉一些適合寶寶在床上玩的啟蒙玩具和游戲。
(一)名稱:福祿貝爾的第一恩物
(這是由德國的幼兒教育專家福祿貝爾所設計,妙用無窮,雖市面上買不到,仍予介紹,有心讀者可自行制作。)
道具:六個毛線球(直徑6公分,顏色分紅、橙、黃、綠、藍、紫,毛線用鉤針鉤成球狀,里面可以塞棉花、海綿或布;分有帶子與無帶子兩種,帶長40公分,對折成20公分,帶子的材質可為相同顏色的毛線。)
玩法:1.視覺刺激:從初生即可開始,將六個毛線球掛在搖籃上,讓嬰兒在醒來時可以看,由于毛線球顏色鮮艷,很吸引嬰兒看;如果大人在旁邊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