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家庭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家長對自己子女愛護倍增,要什么有什么,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動手,特別是一些爺爺奶奶,愛孫心切,就更加溺愛了。由于這類現象,導致現在的孩子自理能力特別差,什么事都依賴家長。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我們就要從小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以便以后長大了不會為離開父母而犯愁。
家庭、幼兒園與社會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奏效。對幼兒說來,家庭與幼兒園兩方面密切合作就更加尤為重要。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說:“在幼兒園教育階段尤其要與家長配合”。
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家庭背景、家長素質各不相同,孩子自理能力的水平也不盡相同。
導致幼兒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家長因為工作忙,教育任務全依賴于長輩和幼兒園。這這就導致了這些孩子自理能力尤其之差。
2、有些家長和祖輩們十分溺愛自己的孩子,剝奪了孩子學習鍛煉的機會,使孩子形成了依賴心理。
3、有些家長缺少正確、有效的教育方法。他們在面對孩子需要鼓勵幫助時,采取的是一種怪罪、批評的態度,有的甚至會采取暴力打罵的方法,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從而阻礙了孩子自理能力的發展。
一、在幼兒園系統的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幼兒的獨立性是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也獲得自身的發展。記得一個教育學家的一句話:“我看過了,我忘記了;我聽過了,我記不清了;我做過了,我就記住了”這充分說明了動手對幼兒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獨立性中一定要重視“做”的過程。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讓幼兒為家庭做一些小事等,提供鍛煉他們獨立性的機會。兒童自身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應尊重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放手讓他們在活動中發展,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對幼兒進行能力的培養。幼兒是在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發展的,這一相互作用的過程就是活動?;顒邮怯變喊l展的基礎。幼兒的活動是多種多樣的,他們的學習活動蘊含在生活、游戲活動中。
1、利用生活活動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在幼兒園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就必須重視生活活動中的培養。我們要利用一切生活活動中的機會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采用了不同的教育引導形式,盡多的采用了示范、榜樣教育等形式,讓孩子在自己觀察學習中掌握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