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消息,廣州市工商局抽檢結果稱,惠州市多牧多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皇氏乳業風味發酵乳(原味)不合格。 據親貝網了解,廣州市工商局日前通報了本市流通環節銷售的乳制品及含乳食品質量抽查結果。結果顯示,由惠州市多牧多乳業有限公司2012年4月24日生產的一款規格型號為195克/瓶的皇氏乳業風味發酵乳(原味)不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主要不合格項目為酵母。生產單位地址是惠州市博羅縣龍溪鎮慧明大道。 據悉,酵母超標會引起食物變質,食用酵母超標的食物可能會引起腹瀉,危害人體健康。
對于有些乳企開始推廣牛奶“無廢料添加”(freeofpermeate),澳大利亞乳品局研究機構和一些澳洲奶農感到非常失望。乳企需要從牧場收購更多的牛奶,但是他們不愿意向奶農支付更多錢,而且這種廣告宣傳無情地詆毀了健康奶制品。荷斯坦網記者據澳大利亞最新消息。 澳洲本來就允許乳企向牛奶中添加16%的“牛奶滲透物”(milkpermeate),但是應消費者需求,乳企停止了此種操作。荷斯坦網記者從南澳奶農LynneStrong了解到,“推動這種改變的消費者其實根本不了具體的真相。在牛奶瓶上貼上無廢料添加的標簽,引起了消費者的注意,其實他們之前并未有何想法。” “牛奶滲透物”(milkpermeate)一種在對乳品進行加工,從乳糖和乳固體中分離出蛋白質和礦物質時自然出現的副產品。但絕大多數
“喝了口牛奶差點把牙齒都磕了。”昨日,古田縣楊先生反映稱自己喝花生牛奶時發現有小石子。 楊先生說,當天早上,他在古田縣城東一家便利店購買了一瓶瓶裝花生牛奶,楊先生趕路于是邊走邊喝,“咔”突然楊先生發覺嘴里咬到異物,牙齒發麻,他趕緊吐出,發現有一顆小石子。 隨后楊先生返回找商家理論,誰知商家卻以無法查證為由拒絕。無奈之下,楊先生撥打了12315臺向工商投訴。 隨后,工商人員來到現場,經初步檢驗,楊先生反映情況屬實。經調解,商家向楊先生賠禮道歉,并按牛奶的十倍價格進行賠償。
硒牛牌核桃奶喝得5個孩子上吐下瀉,安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等部門組織人員對該奶飲品的生產廠家——安康市硒牛乳業公司所出售的牛奶做了抽檢,經過15個項目的檢測,發現6月8日所產的這一批次奶制品均出現問題。 主管部門已下令廠家召回該批次產品,并責令其停產整頓。 據了解,安康硒牛乳業公司最終與消費者胡女士達成了賠償協議,為胡女士退掉其所購買的兩箱核桃奶,廠方另賠償5個孩子共計4000元醫藥費。
新希望乳業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席剛日前向記者透露:“未來3~5年,新希望乳業將在華東、四川、云南新增設3個萬頭奶牛養殖帶。”其中位于云南曲靖的“陸良牧場”已進入建設階段。據了解,此輪新希望乳業為三大養殖帶投入的資金將超過10億元。 席剛表示,經過幾次乳制品危機之后,中國鮮奶(巴氏奶)業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此輪的巨額投入將使新希望乳業成為在業界有影響力的,集鮮奶、酸奶、乳飲料為一體的綜合性乳品加工企業。新希望乳業昆明雪蘭牛奶責任有限公司的奶源負責人陸永國介紹,陸良牧場首期建設養殖規模為3000頭奶牛,屬于典型的“迷你牧場”。 未來,新希望將在陸良建成由3~5個這樣的“迷你牧場”組成的牧場帶。席剛也表示,新希望乳業將在云南、四川、華東三個地區新建三個萬頭奶牛養殖帶,形成聚落式萬頭奶牛奶源
澳洲乳制品生產企業生產各種類型的乳粉產品。生產過程中應用諸多新技術,以不同規格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不斷增長的需求。 產量增長最為明顯的是全脂乳粉,其所占澳洲全部乳粉產量的比重由上世紀80年代早中期的不到25%,增長到2001/02年度的50%。在這之后,形勢發生變化,脫脂乳粉的產量大幅增長,并在最近的幾個生產年度達到產量的60%。 2010/11年度國際市場價格強勁,脫脂乳粉和全脂乳粉的產量分別增長17%和20%。 澳大利亞乳粉產量表 (單位:噸) 脫脂乳粉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2009/10 2010/11 205,495 191,475 164,315 212,030 190,233 222,484 全脂乳粉* 158,250 135,364 141,974 147,544 126,024 1
新西蘭牧場聯盟為新西蘭最大乳品出口競爭對手——美國和歐盟勾勒出一幅陰暗的藍圖,其奶業困局將使新西蘭獲益。 新西蘭是全球乳制品第一大出口國,其次是歐盟,美國位列第三。荷斯坦網記者從新西蘭牧場聯盟副主席Kevin Robinson了解到:“美國本土一大半都遭遇干旱,嚴重影響當地的奶牛養殖業。嚴重干旱造成谷物種植受重創,而谷物是奶牛的重要大餐!目前,歐盟奶農也到歐洲議會樓前倒奶抗議奶價過低,牛奶價格低于生產成本,而英國奶農也受超市價格戰的支配。”荷斯坦網記者從Robinson處進一步了解到:美國和歐盟的奶業困局將使新西蘭獲益,由于牛奶供應量下降勢必帶來奶價上升。
湖南洋奶粉被錯檢風波未平,又被傳出近期或以不同形式集體漲價。記者從家樂福等滬上超市賣場了解到:明治奶粉6月份以來零售價最高漲了13%,多美滋則從7月起通過換包裝漲價了10%。去年以來連綿不絕的洋奶粉漲價風還要刮到什么時候?漲價了奶粉質量就一定能保證嗎?這些個問題都讓申城眾多的“奶爸奶媽”倍感壓力。 新品成本增加導致漲價 洋奶粉漲價風這兩年頻頻刮。自去年以來,美素、雅培和惠氏已先后換包裝或直接提價,漲幅在10%左右。早在3月上旬,美贊臣以推出新品為由,部分產品價格提升10%。從4月開始,美贊臣、雀巢兩大品牌奶粉提價,幅度分別在12%及5%左右。 洋奶粉為何頻漲價?據多美滋有關負責人解釋說,新推出的多美滋新一代產品,因為相關研發投入以及成本的增加,新品價格會比原金裝金盾產品有一定增長,但是由于配方全面升級,所以依然物超所值。而惠氏方面則表示,今年公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7月4日消息,聯合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為牛奶三聚氰胺含量設定了新標準,今后每公斤液態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過0.15毫克。目前我國關于三聚氰胺的標準是:嬰兒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為1毫克/kg,其他食品的限量為2.5毫克/kg。超聯合國最新標準16倍之多。 三聚氰胺標準只是中國諸多乳品標準的一個縮影,而聯合國此次調整也再次引爆了中國乳品標準低于國際標準的話題,乳業標準是否應該調整?如何調整?會帶來什么影響? 奶農與消費者利益沖突是偽命題 此前有質疑中國乳品標準的專家稱,中國乳業現狀之所以十分混亂,消費者深受其害,主要是由于中國的乳業標準被大乳企以及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等挾持,以至于難以調整,遠遠低于全球標準。相反的,支持中國乳品標準的專家則認為,中國目前的標準是為了保護奶農,因為我國超過70%奶農都是散戶,如果執行過嚴標準將害苦了他們。 對于乳品
由于奶制品價格近來急劇下跌,歐洲多國奶農近日聯合舉行大規模示威,抗議原奶價格過低令生活難以為繼。 法國全國農業經營者工會聯合會25日宣布,法國多達1.2萬名奶農當天封鎖全國81家乳制品加工廠入口。德國6000名奶農駕駛700多輛拖拉機到柏林示威。1000名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等10國的奶農則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堵塞道路。 法國一周兩次示威 法國共有15萬奶農和3000家乳制品加工廠。而目前,已有逾萬人參加了游行示威,致使81家工廠停產。法國奶農已在一周內連續兩次總動員,第二次人數比上次增加4000多人。 奶農們抗議原奶收購價比一年前銳減30%,相反奶制品價格卻沒有變化,他們控訴遭到剝削,要求將奶價由目前每千升210歐元升至305歐元。 一名法國奶農說:“我們要求牛奶公平定價,至少要包含我們的生產成本和微薄的利潤,我們希望能夠
歐洲債務危機引發的全球生乳價格暴跌,正使得牧場和養殖戶的日子越來越煎熬。在新西蘭、澳洲、歐盟乃至美國的奶價上半年不停滑落之后,據聞美國威斯康辛州的牧場數量就在半年內減少了200家左右,以奶酪和牛奶聞名的美國佛蒙特州也有14家牧場退出奶牛養殖。 在中國,尤其是北方地區也頻頻出現中小養殖戶的殺牛賣牛倒奶的消息。而擺在養殖戶面前的困難越來越多:乳業大考導致45%中小乳企被淘汰;頻繁安全問題導致大型乳企限量甚至拒收散奶;再加上萬頭牧場的不斷興起……養殖戶的未來究竟是徹底轉行,還是期盼著帶牛加入某個養殖社或大型牧場? 一頭牛一天收益只6元 來自新西蘭和澳洲的消息最具代表性。上周有消息稱,新西蘭商品價格跌至33個月以來最低,因歐洲債務危機拖累了全球乳品價格,其中奶粉等乳制品引領暴跌,全脂奶粉價格下跌7%.由于好天氣使得新西蘭的奶產量在今年3月至5月增加
據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國內超過50%的城市消費者,愿意支付較高價格購買巴氏鮮奶,除了其“鮮”的特點之外,還在于巴氏鮮奶完整保留了牛奶中的營養和活性物質。 從全球范圍來看,巴氏奶是世界上消費最多的牛奶產品。英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巴氏奶的消費量都占整個乳品消費的90%以上。而美國市場上幾乎全是巴氏奶。 行業數據顯示,隨著我國消費者對巴氏鮮奶的逐漸了解以及各乳企加大冷鏈建設投入,還有終端銷售冷藏冰柜的普及,我國巴氏奶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長,市場容量突破140億元。在中國乳制品安全質量飽受質疑之際,低溫巴氏鮮奶或許逐漸成為安全與健康的代名詞。
英國最大的乳企DairyCrest宣布自8月1日起每升原料奶價格下調1.65便士(0.16元)。這次下調意味著全英國的奶農一年將損失5.3萬英磅。 DairyCrest自8月1日起原料奶價格將降至24.92便士/升(2.40元/公斤)。DairyCrest曾在5月份每升原料奶下降2便士,此次調價是今年的第二次,但DairyCrest表示今年將不會調價。 DairyCrest的發言人表示,嚴峻的市場環境致此次原料奶價格下調,我們已在商談價格機制。 “在未來,我們有明確和強有力的計劃,我們正在一個非常困難的市場環境中進步”,DairyCrest采購總監MikeSheldon說,“近三個月來,我們努力實現更高的運營效率,我們也意識到降價可能會對奶農有影響。我們保證今年內原奶收購價格不會再次降低。”
據荷蘭合作銀行最近發布的全球乳品市場季度報告:全球乳品市場將進入重新平衡階段。價格復蘇的速度將取決于今年上半年股票的過量積累情況,失去供應增長勢頭所花的時間以及乳品需求和市場戰略調整的前景規劃等。在經歷了連續14個月的乳制品價格下滑后,今年6月終于出現了首次反彈,代表著乳品市場熊市的暫時結束。 出口導向型地區異常的供應增長導致供應量超過需求量,乳制品價格下行,而且西方乳品市場需求疲軟,只能依靠新興市場的進口增長。2011/2012年度奶季,有利的氣候條件使新西蘭的奶產量一直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與去年同期相比,新西蘭今年3月、4月和5月的供應增加了12%。 2012年歐美地區的乳制品消費量具有可預見性,而新興市場(比如中國)對于乳制品的需求一直保持持續且強勁的增長勢頭。但是從全球性乳品市場觀之,由于世界經濟活動放緩,所以,未來幾年的乳品市場增長速率將會比較緩慢。
這幾年,為了確保鮮奶質量安全,全國各大乳制品企業紛紛出臺了非常苛刻的收購條件,嚴格的檢測、微薄的利潤加速奶農轉變養殖模式。6月27日,記者來到奶源基地密集的河北省行唐縣了解到,一些小、散戶因為不能形成規模養殖,慘淡的經營狀況倒逼其退出了市場舞臺。 國人信心未恢復 奶牛養殖業不景氣 乳業是行唐縣的優勢產業之一,2011年行唐縣便初步建成了“華北最大最放心生態奶源基地”,為國內多家大型乳業集團供應奶源。但是由于整個乳業市場大環境的影響,加上飼料、運輸成本上漲等因素,奶農利潤很小。 行唐縣東安鄉希望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占地100畝,飼養奶牛1300余頭,每天產奶量將近12噸,規模化的生產也只能微利堅持經營。其負責人樊翠鳳說,現在人們的觀點是“談奶色變”,把奶視為毒藥,一說國產奶就會聯想到“三聚氰氨”,廣大
美國6月乳品商品價格在連續14個月的下滑后首次出現反彈,但公眾對乳品的需求持續低迷。預計美國奶業將在2013年恢復。這是荷蘭合作銀行食品及農業研究和咨詢小組在最新一季的全球奶業形勢報告中指出的。 由于在全球的牛奶供應增長,美國奶農的原奶價格已經低于盈虧平衡的水平。全球牛奶價格下降,致很多牧場主財政困難,尤其是那些沒有自己種植飼料的奶農。荷蘭合作銀行的報告指出全球牛奶供應量的增長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失去動力。 由于全球經濟疲軟和復蘇放緩,預計乳品需求將持續低迷。2012年,隨著全球市場環境的改善,美國的原奶價格在緩慢復蘇。2013年初美國奶業將全面復蘇。
針對愈演愈烈的國內質疑牛初乳安全性問題,日前,新西蘭天然產品協會發來郵件,郵件中指出,關注到最近中國牛初乳市場的情況,協會希望進行澄清,中國衛生部公布不允許添加牛初乳到嬰幼兒配方食品(嬰兒指0-6個月),不應被認為人類食用牛初乳是不安全的。記者同時了解到,在新西蘭貿發局的推動下,新西蘭牛初乳行業協會確定成立。 新西蘭有20年安全食用歷史 今年4月,中國衛生部在其官網掛出回復給質檢總局的《關于進口牛初乳類產品適用標準問題的復函》,指出“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制品。”這一內容被消費者誤讀為嬰幼兒不能服用牛初乳。隨后的兩個月來,中國牛初乳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重挫,不僅銷量大跌,而且各種流言四起,尤其是“激素”“早熟”等等說法不斷見諸報端。記者在新西蘭貿發局的推薦下,給新西蘭當地
澳大利亞2012/13產季于7月1日開始,各大乳企紛紛宣布下調新產季開門價格。乳業巨頭邁高宣布新產季原料奶收購價格為4.5澳元/公斤乳固體(約合2.16元/公斤),此次的開門價與上個產季相比下跌8.5%,上個產季為4.92澳元/公斤乳固體。 澳大利亞乳品局曾在5月預測新產季的原奶收購價格為4.04澳元/公斤乳固體。 農博要聞推薦邁高董事總經理加里·希羅說,公司計劃在這個產季增加收奶量,以增加市場份額。在2011/12產報,邁高的收奶量約占澳大利亞的牛奶產量的4%,我們預計今年將有更多的奶農交奶給我們。作為一家奶農100%擁有的乳企,邁高承諾將以最高的回報給我們的奶農和股東。 澳大利亞另一大乳企WCB也在6月29日宣布2012/13產季的原奶收購價格在4.50澳元/公斤乳固體。與上個產季相比,原奶收購價格下降8%。 Bega奶酪上周宣布2012/13
記者從4日召開的遼寧省食品安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4年時間內,遼寧省乳制品生產加工企業從高峰時期的60余家減少到22家,超過6成乳制品生產加工企業遭淘汰。 據了解,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發生之前,遼寧省共有乳制品生產加工企業60余家,雖未發生有影響的質量安全事件,但卻存在諸多質量安全隱患。 遼寧省質監局副巡視員席雁介紹說,針對上述現狀,遼寧省質監局開展了乳制品專項整治行動,重新設置并大幅提高了乳制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準入門檻,并按照準入標準,對遼寧省乳制品生產加工企業逐家進行嚴格審查和清理,該省乳制品生產加工企業從60余家減至35家。 2011年度,遼寧省質監局對乳制品生產加工企業開展重新換(發)證工作。通過提高準入門檻、嚴格實施企業審查等措施,對35家乳制品生產加工企業中的22家企業換(發)了食品生產許可證,另外13家企業的許可證被注銷。
恒天然新一輪全球乳品交易拍賣會上,乳品價格再次下跌,映射出新西蘭乳品出口貿易在促進全球經濟復蘇方面遭到質疑。 相比6月最后一次全球拍賣,本次恒天然全球乳品貿易加權指數下跌5.9%。平均價格從2周之前的3042美元/噸,下跌到2787美元/噸。產量最大的全脂奶粉也從2760美元/噸下跌了4.1%,脫脂奶粉從2599美元/噸下跌9.8%。 拍賣結束了,澳新銀行公布商品價格指數:新西蘭乳制品出口價格跌至33個月以來最低谷,當然,也是由于歐洲債務危機拖累全球商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