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營養價值高,日常生活中,大家一般都會將牛奶和其他食物同時吃。不過,你知道喝牛奶有哪些禁忌嗎?這些講究必須了解,否則不僅不能補充營養,卻猶如服毒。牛奶可不能這么喝! 1、牛奶越濃越好 有人認為,牛奶越濃,身體得到的營養就越多,這是不科學的。所謂過濃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準。也有人惟恐新鮮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如果是嬰幼兒常吃過濃牛奶,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 2、牛奶+巧克力 有人以為,既然牛奶屬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時吃一定大有益處。事實并非如此。液體的牛奶加上巧克力會使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產生化學反應,生成“草酸鈣”。于是,本來具有營養價值的鈣,變成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從而導致缺鈣、腹瀉、少年兒童發育推遲、毛發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
新建新西蘭年產4.7 萬噸嬰兒配方奶粉項目 公司發布對外投資公告,將投資11.03 億新建新西蘭年產4.7 萬噸嬰兒配方奶粉項目。具體實施方案為,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伊利國際和香港金港商貿購買新西蘭大洋洲乳業100%股權(目標公司),進而通過目標公司在新西蘭新建該項目。項目所需資金全部自籌。建設期19 個月,預計于14 年6 月投產,達產進度為:14-15 奶季達產率60%,即2.82 萬噸,15-16 年達產率80%,即3.76 萬噸,16-17 年滿產。項目投資回收期6 年,回報率10.2%,預計可實現年平均收入13.1 億,利潤1.13 億。項目已獲董事會通過,無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但須報中國和新西蘭政府相關部門審批。 項目建成可擴大奶粉收入規模 提高整體盈利能力 根據公告,項目設計產能4.7 萬噸,年平均收入13.07 億,利潤1.13 億,利潤率為8.65%。
三聚氰胺等一系列奶粉事件之后,國內消費者將奶源安全、健康視為關鍵,部分消費者對洋品牌的崇拜促使國內市場對洋奶粉的需求持續增長。為保證市場占有和銷量,部分國內品牌也“借道”海外反攻國內市場,且收到一定成效。業內人士認為,這并非長久之計,如何重建國內消費者的信心,仍將考驗著國內企業的智慧。 有媒體報道,在海外注冊商標、“純貼牌”返銷國內等方式是國內奶企反攻本土市場的主要方式,且采取上述方式的國內品牌不少于50個,地點多選擇澳洲、新西蘭等地。特別是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后,“借道”海外的國內企業數字有所上升。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此前中資奶粉“借道”海外反攻國內市場也確有一定成效,但尚無統計數據。食品行業研究員向健軍對記者分析表示稱,“這種成效將很有限,因為隨著進口奶粉質量
奶粉價格連年飆升,讓很多父母感慨如今養個孩子成本真是越來越高了,可是這些父母一邊感慨,一邊還是會選擇價格偏高的奶粉,低價奶粉幾乎無人問津。這個怪圈讓洋奶粉高管都表示質疑,亨氏大中華區總裁司馬瀚日前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說中國奶粉價格是世界最高的市場之一,但是食品更高的價格不一定等于更高的質量。 司馬瀚說,中國的消費者愿意支付高價購買奶粉以求放心,如果推出一款價格偏低的奶粉,反而不一定能為當地的消費者所接受,另外一些產品在中國的供應鏈環節太多也增加了成本,而且其他國家沒有像中國那么多的奶粉電視廣告,這也推高了奶粉的價格。司馬瀚說,他希望對于嬰幼兒食品,在確保高質量的前提下,也要確保價格的實惠性,這恐怕也是很多媽媽心中的夢想。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來評論這個話題。 配方奶粉是不是價格越高質量就一定越好。亨氏大中華區總裁司馬瀚說,食品更高的價格不一
拋棄“中國式”喝奶 牛奶回歸本質應搶“鮮” 巴氏奶在中國 2000年以前 占市場份額的70% 2000年以后最低跌至18% 近年來每年銷量增速為35% 行業估算的市場容量突破140億 巴氏奶在國外 巴氏奶最接近于生乳 保質期短但營養價值比較高 在國外很受消費者青睞 超90%的國家以巴氏奶為主 超過80%的消費者都喝巴氏奶 昨日,全國鮮奶企業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來自全國各地20余家乳業巨頭的老總匯聚一堂,與奶協專家一道共同探討如何做好一杯奶的“鮮”,讓牛奶價值回歸本質。與會代表一致表示,我國乳業爆發多輪危機后,鮮奶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各地乳企則運籌帷幄圍繞搶“鮮”展開市場爭奪戰,乳業市場迎來新一輪變革。 &ld
與塑化劑事件攪動中國白酒業一樣,乳礦物鹽風波也正攪動著中國乳業。 自從光明乳業“小小光明寶寶奶酪”被爆出配料中含有禁止添加的礦物鹽以后,隨后恒壽堂、朵望、合生元等眾多品牌紛紛中槍,也被爆出配料中含有乳礦物鹽。一時間,國內嬰童補鈣市場引發出一場大地震。 “乳礦物鹽事件出來以后,我們的銷量至少下降了40%。”12月13日,一家嬰兒乳制品企業相關人士向記者大倒苦水。 “乳礦物鹽事件,看起來更像一場有策劃的預謀。”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高級分析師宋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乳礦物鹽是以乳清為原料,經去除蛋白質、乳糖等成分而制成,其實是牛奶中的一部分,只不過是濃縮了而已。 宋亮表示,塑化劑事件,在一些人看來,是做空酒企的陰謀,那么乳礦物鹽事件看起來就更像,因為塑化劑可能還有毒,乳礦物鹽本屬無毒之物。只不
美國農業部12月11日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農產品供需預估報告”,報告指出預計2012年的牛奶產量在9058萬噸(1997億磅)。這與上個月的預估數量一致。 美國農業部表示,2012年乳品出品將略有下降,但2013年由于乳品需求上漲,特別是奶酪和乳清粉的需求增長,致乳品出口增長。 美國農業部指出,2012年奶酪價格將維持當前的低價,但2013年價格將略有上漲;美國農業部下調了2013年奶油的價格。脫脂奶粉和乳清價格2013年將會上漲。
日前,澳大利亞邁高乳業旗下邁高奶粉被檢測出“泛酸不達標”事件愈演愈烈。而后邁高乳業向廣大中國消費者致歉,并稱目前中國市場上出售的邁高奶粉檢測結果都是合格的。 邁高乳業(Murray Goulburn)是澳大利亞最大的乳制品生產企業,也是世界乳制品市場的第二大供應商,產品出口全球一百多個國家。我們始終秉承品質至上的精神,從奶源、生產、包裝、運輸、質檢等方面嚴格控制,確保每罐奶粉的安全與可靠。邁高公司的所有產品均經過國際權威機構DTS檢測中心、澳大利亞進出口檢驗檢疫局(AQIS)檢驗合格,并通過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CIQ)檢驗合格后,才進入中國市場銷售。 邁高乳業向消費者致歉 并稱目前市場上邁高奶粉均合格 針對日前媒體報道的邁高進口奶粉“泛酸不達標”事件,澳洲邁高總部高度重視,并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調查,目前該批次邁高進口奶粉
海參、牛奶皆為滋補身體的上好食品原料。但是,近日,隨著“宴寶海參奶”不含海參不含奶事件的曝光,市民對市面上銷售的格蘭海參奶的營養價值也產生了質疑。 近日,記者多方調查發現,這種海參奶只不過為一種商家宣傳的噱頭。廠家在外包裝上刻意將“海參營養奶”、“天然海參牛奶,健康長壽”等信息加大字號,產品名稱標注為“海參奶飲品”,以此掩飾其為乳酸飲品的真實身份,更談不上對產后、病后恢復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質疑:海參奶是否真營養 近日,家住市北區的李先生的一位朋友來訪,送給他一箱“格蘭海參奶”,外包裝上不僅配有海參與牛奶的照片,而且還有文字標注“海參牛奶,健康長壽”。李先生見此心中暗自歡喜,并打算留著自己享用。
隨著光明、香滿樓、風行和新希望等乳業品牌在區域市場輪番提價,國內乳品行業新一輪漲價紛至沓來。與此同時,日前,廣東省奶業協會亦公開表示,明年乳品提價已成定局,漲幅或逾8%。 對此,廣東省奶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三有表示,“受飼料成本漲價的影響,奶農近期要求漲價的呼聲很高,乳制品企業也向奶協提出了漲價8%的要求,但是根據我的判斷,漲幅可能不止8%。雖然漲價在所難免,但我們在確定漲幅前,一定會要求乳品企業申報提價的各項理由,以穩定乳制品價格”。陳三有說。 廣州光明乳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培僑曾表示,“目前沒有接到漲價通知,不過原料奶價格的上漲的確給我們很大困擾,企業需要在后期的生產中自行消化成本壓力”。
近日,廣州安世乳業進出口有限公司宣布聯手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政府,向中國內地市場引進澳大利亞原裝進口奶粉”澳咪娜”。事實上,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已有越來越多的中資乳企在海外注冊商標,或借道”純貼牌”進口產品反攻國內市場。 業內人士估計,采取類似方式反撲國內奶粉市場的中資”洋奶粉”品牌不下50個。但也有專家認為,上述舉動對美贊臣、惠氏、雅培等五大進口品牌的沖擊力仍相當有限。 中資“洋奶粉”借道海外反攻國內 廣州安世乳業董事長程平表示,AuscoPak公司是澳大利亞一家主營奶粉生產、加工和包裝的公司。安世乳業公司是其中國地區總經銷商,代理經營澳洲“澳咪娜”AUMINA品牌奶粉。他表示,“澳咪娜”從奶源、生產、包裝到成品全程都在澳大利亞
近日,在昆明市內各大雪蘭牛奶銷售點都能看到提價通知。據記者了解,本輪提價通知于11月15日下發,通知上寫明,由于各類原材料價格上漲,奶源緊缺,雪蘭公司從12月1日起執行新的價格。同時通知還規定市民于12月1日前將所訂奶卡使用完,若超過時間市民需補每瓶奶0.6元的差價。 按照提價產品價格計算,最高漲幅達33%。市民除了對再次漲價原因困惑外,對補差價的行為也很是不解。 每張奶卡漲了18元 記者從各零售店了解到,雪蘭瓶裝酸奶都已由之前的1.83元/瓶漲到了2.4元/瓶(訂卡價格),零售價格為2.5元/瓶。奶卡則由原來的54元/張上調到72元/張,漲幅達33%。 從各乳制品企業提到的漲價原因來看,原料奶和白糖價格的上漲是主要原因。行業內估算,內地的乳企各項成本中,原料成本占60%,包裝成本占20%,水電人工稅收占20%,原料成本對乳企的影響最大。而今年以來飼料價格持續上
早在11月20日,新希望琴牌乳業的后付款用戶就收到一張粉紅色的通知書——《新希望琴牌巴氏袋及玻璃瓶產品價格變更通知》,自12月1日起,新希望琴牌巴氏袋及玻璃瓶產品價格均每袋(瓶)上調0.3元。 記者采訪青島乳品企業了解到,受原奶價格、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一場刮至全國的液態奶漲價風,也波及到青島。青島乳品企業在無奈中,也只好上調價格,以應對不堪重負的成本上漲,至本月開始,液態奶已經全線上調價格。面對漲價,很多市民表示,他們更看重的是乳制品的品質。 液態奶全國刮起漲價風 臨近年底,漲價風潮開始波及液態奶行業。近日,上海光明乳業在武漢、成都等多個地區領銜提價,幅度在3%~10%左右,引發不少消費者熱議。據悉該知名品牌旗下,包括酸奶、鮮奶在內的多個品種價格均有上漲。其中,460ml的鮮奶屋產品從5.8元漲到了6.6元,460m的優倍牛奶售價從6.6
今年12月1日開始,風行牛奶對部分產品漲價7%~10%。據業內人士透露,隨著飼料、人工等成本不斷上升,2013年廣東原奶價格或漲逾8%。而在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仍然缺乏信心的市場現狀下,日前,在廣州光明工廠開放日活動中,廣東省奶協會長陳三有對記者表示,廣東省奶源質量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從2008年至今,在各級質監部門的各種檢查中,沒有發現質量問題,可以說迄今為止是100%安全的。他呼吁消費者要支持本地產品,不要盲目迷信進口乳制品。 廣東乳業各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陳三有告訴記者,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中,廣東奶源獨善其身,至今,廣東奶業在全國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他表示,要奶源安全,規模化是基礎,因為有了規模化才有標準化。而廣東的奶牛養殖業,100頭以上規模牧場達到86%,1000頭以上達到55%。 廣東對生鮮奶質量要求嚴格,廣東奶源蛋白質含量高于國家標準,菌落總數大大低于國家
11月29日,由副省長何報翔帶隊的商務考察團對我省海外并購并取得盈利的企業代表——澳優海普諾凱進行實地考察。何報翔充分肯定了澳優和海普諾凱的合作,并表示希望湖南更多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國際資源促進湖南經濟的國際化水平。 據了解,澳優乳業于2011年完成了對荷蘭海普諾凱乳業集團51%股份的收購,成為其控股股東。并于11月30日與荷蘭乳業投資公司(DDI)簽訂協議,用股份置換的方式收購海普諾凱剩余的49%的股份,使這家百年老企成為澳優乳業的全資子公司,同時也是中國首家全資收購海外乳業的企業。 澳優乳業成海外并購典范 “通過嫁接國外的優勢資源、技術、人才,并與中國的市場優勢形成互補、戰略協同、利益共享,達成了1+1>2的效果。”11月29日,何報翔一行考察了澳優海普諾凱位于荷蘭Leewarden的Lypack工廠,何報翔
光明“寶寶奶酪”含嬰幼兒食品禁放物質全國下架沒多久,昨日微博有網友爆料稱:光明優倍牛奶加熱放涼后結出一層“塑料片”狀的薄衣,非常有韌性,并不像牛奶皮那樣粘糯。昨日,記者就此事聯系了光明乳業客服人員,該人員表示還未接到任何消費者投訴,估計出現此種情況和不當加熱有關。不過,記者昨日買回光明優倍等四種牛奶進行加熱實驗,卻并未出現上述這種“塑料片”狀薄衣。因此,該消費者爆料的情況可能只是個別現象。青島營養專家表示,鮮奶加熱只需“煮一開”,長時間加熱無益。 [微博爆料] 優倍加熱后現“塑料薄膜” 昨日,上海的張先生在微博中爆料稱,自己經常飲用光明優倍牛奶,此次他在上海聯華超市世紀公園店購買了該產品,在牛奶加熱放涼后,發現牛奶上面結了一層薄皮,而且撈出來非常有韌性,并
今年杭州奶牛養殖企業正遭遇市場困境。入冬后,鮮奶價格進入季節性回升階段,但受制于飼養和人工等成本的上漲,今年前10個月,杭州市場上的每公斤鮮奶出場平均倒虧近3毛錢,奶牛養殖場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認為,杭州并不是奶牛養殖企業處于虧損狀態的個案,此現象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存在。一方面,原料奶無處可銷,由于受行業內三聚氰胺事件影響,乳制品企業為了保證奶源安全而選擇自建奶源基地或是使用進口奶源;另一方面,受飼料成本及勞動力機會成本增加影響,養殖企業養殖成本高企。 簡愛華還認為,奶牛養殖企業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其直接后果是國內養殖場不斷減少,其對我國的乳制品行業發展極為不利。當前經濟全球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國家間實現資源共享已非難事,但是若一個行業的原材料對外依賴程度過高,未來將會受到數量、價格、質量三方面的威脅,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無法實現。因此,國內保有一定的奶
日前,華南乳業巨頭風行和香滿樓,西南乳業巨頭新希望旗下的產品紛紛漲價,其中,風行給出的理由是成本上漲壓力。而與此同時,蒙牛伊利兩大巨頭則“按兵不動”。未來幾個月,是產奶淡季,全國乳業漲勢不可避免? 原奶價漲推高牛奶價格 在一份風行牛奶給經銷商的《價格調整》函中顯示,2012年飼料價格持續上漲造成公司奶牛養殖成本相應增加,加上人工和其他相關材料成本的提高,導致公司面對的成本壓力越來越大。為了保證所供應的牛奶質量不受影響,公司擬從12月1日開始對部分產品的銷售價格進行調整。據了解,風行牛奶進行調價的產品合共22種,包括了巴氏奶和常溫奶,漲幅為3%到10%不等。而在此之前,在11月中旬的時候,武漢地區多款光明乳業生產的鮮奶和酸奶產品紛紛提價。 相對國內區域品牌的漲勢,蒙牛伊利兩大巨頭卻巋然不動。蒙牛官方對記者回應稱,蒙牛針對目前飼料價格推高奶牛養殖成
日前,三元乳業生產的媽媽愛我兒童成長牛奶被指在保質期內發生酸敗,由于消費者高女士開啟的時間是保質期的最后一天,因此三元方面回應食品已過保質期。 購買三元媽媽愛我兒童成長牛奶的高女士表示,自己在超市買回后就迅速冷藏在冰箱,放置第7天的時候給女兒飲用,由于家中老人嘗了才發現酸敗,不料下午女兒就出現拉肚子癥狀。而查看包裝袋上標注日期顯示,開袋當天正是在保質期的最后一天,高女士認為在保質期內出現酸敗,是三元產品的質量問題。 此外,調查發現不少消費者均表示自己在保質期內食用三元產品,也出現酸敗現象。然而,探視整個乳業,近年來問題不斷顯現,食品安全問題屢次刺激消費者神經。對此類問題來說,三元不是個案,而是整個行業的問題凸顯。 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還不成熟,計劃經濟的滲入也就顯得十分必要,在此事件上,不難窺探到,我國在在食品生產日期方面未有相關的標準,致使生產商在生產和保質日期的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不合格食品榜,邁高乳業榜上有名。檢測發現,邁高奶粉泛酸不能達到標準,可能會致使寶寶消化不良、抗體減少等癥狀。詳情請見下文。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在官網上公布最新一批進口不合格食品名單,青島“邁高”乳業赫然上榜。 據悉,此次抽檢,邁高乳業(青島)有限公司從澳大利亞進口的19.8144噸金裝嬰兒配方奶粉,被查出泛酸不符合國內標準。據了解,泛酸未達標準可導致兒童出現煩躁不安、消化不良、抗體產生明顯減少。 邁高乳業中奶粉泛酸未達標 不合格食品榜上有名 邁高乳業客服人員表示,對于此次被查,公司感到很“意外”。同時表示,“泛酸不達標并不是質量問題”,泛酸是維生素的一種,以毫克、微克計量,誤差本來就很大。客服人員一再否認是質量問題。 工商部門表示,將會加大對進口奶粉的檢查,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