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寶寶之后,家里充滿了無限的幸福和歡樂,但寶寶帶來的不僅是快樂,照顧寶寶也是一份艱巨的任務,可以說是“甜蜜的負擔”。
尤其是對于新手媽媽來說,面對小寶寶每天動不動就“哇哇大哭”,著實是感到十分棘手。
很多新手媽媽都有這樣一個錯誤的認知:孩子一哭就是覺得餓了,二話不說就開始喂奶。
而家里的老人也經常會說:
“哎呀,寶寶哭了,估計又餓了”
“趕緊給他喂奶,吃飽了就不哭了”…..
相信這樣的對話大家并不陌生,所以媽媽就頻繁地給寶寶喂奶,而小寶寶暫時還不具備表達能力,所以只能任由媽媽的“錯誤照顧”。
但這樣的情況,只會導致一種結果:寶寶被過度喂養了。
小寶寶的胃容量很小,但由于寶寶又出于生長發育的快速階段,所以饑餓是十分頻繁的。
但即使這樣,如果過于頻繁地給寶寶喂奶,很容易導致攝入的能量和營養素超過了寶寶機體代謝的需要,就會出現過度喂養的情況。
說通俗一些,過度喂養就是寶寶因攝入的奶量過多而導致的消化不良。
寶寶被過度喂養的危害:
過度喂養會導致腦供血不足,影響神經發育;
過度喂養影響寶寶對營養的吸收,影響日后的身高發育;
脹氣過度喂養還會導致寶寶肥胖,增加日后患相關疾病的風險。
1)大小便不正常
對于新生寶寶來說,每日的大小便可以很直觀地反應出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況。
正常情況下,每天吃得多,排出的自然就多;而新生寶寶每天會有3-6次的大便,如果少數這個范圍,就說明寶寶進食少了;多于這個范圍,自然就是喂養得多了。
而如果吃得多,拉的少,那就說明寶寶的消化系統沒有跟上,很可能就存在過度喂養的問題了。
2)經常性吐奶、溢奶
新生寶寶的胃容量很小,如果吃奶多的時候,就會出現吐奶、溢奶的情況。
這種情況一兩次倒沒什么,當寶寶吐奶時,可以把寶寶豎著抱,輕拍后背緩解這樣的情況。
但如果寶寶經常性的吐奶,那就是過度喂養造成的,媽媽就要適當減少給寶寶的飲食了。
3)生長發育較快
小寶寶的發育都是有規律可詢的。他們每個月的體重增長都是在一定的范圍內。
但如果寶寶的體重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增長過多的情況,除去疾病的原因,孩子很可能被過度喂養了。
4)對食物表現出抗拒
新生寶寶對于食物應該是十分迎合的,尤其對于母乳,更是喜歡。
但如果媽媽在喂養的時候,寶寶雖然不會表達,但也會做出一些拒絕的動作,就說明寶寶對飲食已經沒有需求了,再喂養只會過度,寶媽就要停止喂養的動作。
寫在最后:
面對過度喂養的問題,寶媽除了緩解,最根本的方法還是預防。
像母乳喂養的寶寶,過早地添加高鹽、高蛋白的食物是導致過度喂養的主要原因。
而對于喂配方奶的寶寶,在給寶寶沖調時,也要按照科學的比例,面對寶寶吃剩下的奶量,更不要擔心浪費而強迫寶寶喝下去。
最后,在寶寶飲食過后,最好讓孩子多活動活動,活動會消耗寶寶體內的能量,更好地促進消化。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