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早晚溫差大,整天都是干燥的感覺,人體總是處于缺水的狀態。秋天適宜食用潤肺生津、滋陰潤燥的食物,小編推薦的這款糖水---太子參百合湯,有清補潤燥的效果喔。 太子參百合湯 材料:太子參25克,百合15克,羅漢果1/4個,豬瘦肉250克(那天沒看到有好的肉,于是用400克帶肉扇骨代替了) 水1000毫升【注:素食者不加肉,改為加甜玉米兩根即可】 所有材料放快速煲里,用老火湯檔煲2個半小時即可 用明火熬湯的可把材料放進砂鍋了,大火燒開后小火熬2個小時 功效: 太子參性平、味甘、微苦,補肺健脾,益氣生津。 百合:性甘、微寒,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 羅漢果:甘、酸、性涼,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潤肺化痰的作用。 因此,此湯具有益氣生津、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適宜于氣虛肺燥引起的咳喘氣短、口干舌燥、咽干咳嗽、失眠之人士。
秋季天氣干燥,飲食應該以滋陰養顏為主。小編建議人們在秋季應該多喝湯水,粥品也是不錯的選擇。今天小編推薦的是滋陰美容的玫瑰花粥。 玫瑰花粥的材料: 主料:粳米(100克) 輔料:玫瑰花(20克) 櫻桃(10克) 調料:白砂糖(30克) 玫瑰花粥制作工藝 1. 將未全開的玫瑰花采下,輕輕的摘下花瓣,用冷水漂洗干凈。 2. 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 3. 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放入先用旺火燒沸,然后用小火熬煮成粥。 4. 粥內放入玫瑰花瓣、櫻桃、白糖,再煮5分鐘,即可盛起食用。 養生食譜營養 粳米: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 櫻桃:櫻桃
秋季天氣干燥,人體水分流失嚴重,應該多吃些祛暑滋陰、養肺護肝的食物,提高身體免疫力和抗病力,有利于秋季養生喔。 一、秋季飲食宜祛暑滋陰 入秋不久,晝夜溫差較大,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醫學專家認為,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 宜,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類等食物,少吃油膩厚味之物。 考慮到天氣還可能會依舊炎熱,市民可通過多吃蔬菜、水果來降暑祛熱,還可及時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余的酸性代謝產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 用。蔬菜應選擇新鮮汁多的,如:黃瓜、冬瓜、芹菜等。水果應食用養陰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類、水果 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因此,脾胃虛寒者注意不宜食用過多。 二、秋季宜養肺護肝
天氣開始轉涼的秋季,飲食也要開始注重養生了。秋季最重要的是潤燥和養肺,每天從早餐做起,試試小編推薦的八款秋季養生粥,早餐也可以養生喔。 第一,宜食豬肝粥: 配制:粳米250克,豬肝6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豬肝粥具有補血(補血食品)明目、養肝健脾的作用,適合貧血頭眩、目疾、肝病等患者食用。 第二,宜食菠菜粥: 配制:菠菜500克,粳米200克,豬油(油食品)25克,精鹽5克,味精3克,胡椒粉2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菠菜粥具有養血止血、斂陰潤燥、通利腸胃的作用,適合平時血虛腸枯而致大便秘結,尤其是老年(老年食品)慢性便秘、習慣性便秘(便秘食品)以及痔瘡便血、小便不利、高血壓(血壓食品)引起頭暈等患者食用。 第三,宜食紅棗粥: 配制:粳米250克,紅棗60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紅棗粥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適合貧血、慢性消化不良、神經衰弱
秋天的天氣十分涼爽舒適,也是個食療的好季節,適合養生。男性秋季最適合補腎,小編推薦六款秋季養生補腎食譜,營養充足,有助于男性健康喔。 一、秋季養生補腎海參粥 海參50克,粳米100克。將海參泡發,剖開腹部,挖去內腸,刮洗干凈,切碎,加水煮爛。粳米淘洗干凈,與海參一并放在沙鍋內。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鐘,以米熟爛為度。加少許蔥姜食鹽調味,早晨空腹食用。有補腎益精,滋陰補血的作用,適用于腎虛陰虧所致的體質虛弱、腰膝酸軟、失眠盜汗等。用治腎氣虛弱,精血虧損,陽萎,早泄,遺精,尿頻,面色無華,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疲倦乏力。 補腎益精話海參:中國醫學認為,海參味甘、咸,性溫,具有補腎益精、療痿、潤燥通便的作用,凡眩暈耳鳴、腰酸乏力、夢遺滑精、小便頻數的患者,都可將海參作為滋補食療之品。 二、秋季養生補腎枸杞豬腰粥 枸杞子10克,豬腎一個
秋季的進補講究清補和平補,不適宜冬天的大補。因為秋天的天氣比較干燥,早晚溫差大,最好不要食用過多的溫熱食物,我們一起看看秋季最好吃什么養生吧。 食療:苦瓜祛心火,蓮藕防秋燥 1、苦瓜:苦瓜有清熱祛心火,解毒,明目,補氣益精的作用。 煩熱口渴:鮮苦瓜 1 個,切斷去瓤,切片,水煎服; 中暑:取鮮苦瓜 1 個,截斷去瓤,納入茶葉后,遮蓋好,懸掛通風處陰干,每次取茶葉和苦瓜6~9 克,水煎或泡開水代茶飲。 常見的家常菜式有“涼瓜炒田雞”、“涼瓜排骨”、“釀涼瓜”。最簡單的是煮苦瓜湯:取鮮苦瓜半斤,去瓤切塊,加瘦肉100克切塊,放鍋內加適量水同煮,熟后加適量鹽調味食用。此湯有清熱解暑之效。 2、蓮藕:蓮藕味甘,性平,有消炎化淤、清熱解燥、止咳化痰之功效。 潤肺化痰:選新鮮白蓮藕
有些上班族知道要注重養生,但是總嫌養生湯和養生粥做起來太麻煩。正值秋季,是個滋陰進補的時節。小編推薦幾款簡單而又可以治病的養生茶,多喝可以增強體質喔。 桔紅養生茶 桔紅3-6克、綠5克。用開水沖泡再放鍋內隔水蒸20分鐘后服用。每日1劑隨時飲用,有潤肺消痰;理氣止咳之功,適用于秋令咳嗽痰多、粘而咳痰不爽之癥。此茶以桔紅宣中理氣,消痰止咳。茶葉有抗菌消炎作 用,以此二味配制,對咳嗽痰多、粘而難以咯出者療效較好。 茅根銀花茶 銀花15克,白茅根25克,加入1升水,煮沸,再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銀花能清熱解毒、疏利咽喉。可治療病毒性感冒、急慢性扁桃體炎、牙周炎。 銀耳養生茶 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先將銀耳洗凈加水與冰糖(勿 用綿白糖)燉熟;再將茶葉泡5分鐘取汁和入銀耳湯,攪拌均勻服用。有滋陰降火,潤肺止咳之功,適用于陰虛咳嗽。銀耳是食藥兩用滋補
秋季養生除了可以喝養生湯外,養生粥也是個很好的選擇。小編推薦的八寶粥具有健脾養胃,益氣安神的功效,是秋季營養的養生食品喔。 秋季養生粥之八寶粥 八寶粥做法一 材料:糯米150克、紅小豆、綠豆各75克,紅棗、蓮子、桃仁、花生仁、栗子各50克。 做法:1 紅小豆、綠豆洗凈,分別放入兩個小鋁盆中,加清水,沒過豆面,4厘米,上火煮1小時,豆皮綻開,豆湯快熬干時即可。 2 蓮子洗凈,去外皮,捅出蓮心,洗凈;剝去桃仁外皮,桃仁掰成兩半;花生仁放入沸水盆中浸泡10分鐘,去衣;紅棗洗凈去核;糯米洗凈。 小提示:寒冷的冬天,來一碗熱乎乎的八寶粥,既補充了營養,又能營嘗美味,還可美容養顏,愛美的女性一定要多吃。 營養快線:這道粥含有米和豆類,能互補蛋白質中氨基酸數量和含量不足,搭配出最佳的營養組合。 八寶粥做法二 材料:糯米250克、紅棗100克、
立秋后,正式進入秋季。秋季是滋陰進補的最佳時節,但是有些朋友進補過度,導致了養生的反效果。秋季飲食養生也是有禁忌的,我們看看秋季飲食的八宜忌。 立秋后,往往白天很熱,而夜晚比較涼爽,早晚溫差變大。自然萬物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變為陰盛的轉折點,人體陰陽代謝自然也進入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 立秋后,在飲食上要“增酸”,以增強肝臟的功能,抵御過盛肺氣侵入。中醫認為,秋季是夏冬兩季的過渡時期,氣溫由熱向寒轉變,養生也應從“養陽”轉向“養陰”。秋季飲食有哪些禁忌呢? 立秋適合吃啥 營養學家認為,立秋后,最適宜吃以下食物。 黃綠色蔬果。即橙黃色蔬果和綠葉菜。夏天人們吃蔬菜、水果以瓜豆為主,比如黃瓜、冬瓜、西瓜、甜瓜、西葫蘆之類,四季豆、豇豆、毛豆等。除了西瓜、四季豆之外,瓜豆類中胡
秋季是個養生的最好時節,這個時候養生最好的辦法莫過于食療法了。秋季應該吃些什么食物,有利于補充夏季流失的營養和能量呢?小編推薦幾款最適合秋季進補的食物吧。 海帶 味咸,性寒,是化痰、消炎、平喘、排毒、通便的理想排毒食物。 功效:海帶中的碘能被人體吸收后,促進有害物質、病變物和炎癥滲出物的排除,同時海帶含有一種叫硫酸多糖,能吸收血管中的膽固醇,并排出體外。 適合癥狀:甲狀腺腫大和碘缺乏而引起的病癥,高血壓、動脈硬化、藥物中毒、浮腫。 蜂蜜 味甘,性平,自古就是滋補強身、排毒養顏的佳品。 蜂蜜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E、果糖、葡萄糖、麥芽糖、蔗糖、優質蛋白質、鉀、鈉、鐵、天然香料、乳酸、蘋果酸、淀粉酶、氧化酶等多種元素,對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排毒養顏有顯著功效。 蜂蜜中的主要成分葡萄糖和果糖(含量65%一80%),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
秋季早晚溫差比較大,人體容易受風寒入侵。因此,秋季養生應該要養肺護肝,預防感冒。那么,秋天養生要怎么吃呢?小編認為秋季飲食應該祛暑滋陰。 一、秋季飲食宜祛暑滋陰 入秋不久,晝夜溫差較大,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醫學專家認為,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 宜,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類等食物,少吃油膩厚味之物。 考慮到天氣還可能會依舊炎熱,市民可通過多吃蔬菜、水果來降暑祛熱,還可及時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余的酸性代謝產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 用。蔬菜應選擇新鮮汁多的,如:黃瓜、冬瓜、芹菜等。水果應食用養陰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類、水果 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因此,脾胃虛寒者注意不宜食用過多。
中醫講究血氣通行,保健養生。起源于我國的博大精深的中醫,提倡人要注意保健養生,才能健康長壽。我們一起看看老中醫推薦的五大養生竅門,你有做到了嗎? 1.秋季養生保健之鍛煉。 要增加戶外運動。秋季是外出鍛煉的大好季節,每人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的項目,如登山、太極、游泳、單車等,可促進心肺功能。 2.秋季養生保健之起居。 要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因受涼傷及肺部。 3. 秋季養生保健之喝水。 每天至少600毫升。干燥的秋天使人的皮膚日蒸發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秋天必須補水。通常,秋季每天要比其他季節多喝水500毫升以上,才能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但要注意多次少量。 4. 秋季養生保健之練功。 拍胸練呼吸。每晚臨睡前,坐在椅子上,身體直立,兩膝自然分開,雙手放在大腿上,全身放松,吸氣于胸中,同時抬手用掌從兩側胸部由上至下輕拍
秋季是個溫補的時節,應該注意保護人體最大的解毒系統和營養輸送系統---肝臟。秋季養肝就猶如春季養心一般重要。我們一起看看秋季應該多吃些什么食物和如何做才能達到養肝的功效吧。 1、多吃酸味食物 中醫學中認為酸味入肝,所以日常多吃酸味的食物可以達到養肝的目的。山楂、葡萄等酸味的食物都可以。肝氣旺盛的季節不宜多吃酸味食物,容易造成肝氣過盛的問題。秋季則是可以多吃酸味食物養肝的季節。 以最常見的酸味食品山楂為例,山楂味甘、性微溫酸,入脾、胃、肝經。所含的成分有消食健胃、行氣散淤、擴張冠狀動脈、舒張血管、降脂強心的作用。11月份是山楂新鮮上市的時候,個大飽滿,酸甜可口。老人可以每天用鮮嫩山楂果1-2枚泡茶飲用。還可以做山楂醬,將山楂洗凈、切開、去籽,和冰糖同煮,放冰箱里冷藏,當作飯后開胃食品。 果醋也是不錯的選擇。如蘋果醋飲料含有大量鉀離子,能夠抵消體內過多的鈉鹽,
秋季是個干燥的季節,喉嚨皮膚都先得特別缺水,因此要多吃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對身體有不可多得的作用。小編推薦10款有利于緩解秋季各種不適癥狀的食品。 1、輕微干咳 “春暖卷簾永晝長,池塘碧艷臥鴛鴦。”這是百合花盛開的美麗。“更氣兩從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這是說百合的對人的保健作用。中醫認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經、為清補之品。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解熱利尿,止咳平喘,理胃健脾的功效。 2、心神不寧 蓮子的壽命很長,歷代很多本草著作都認為蓮子可以延年益壽。《神農本草經》列蓮子為上品,可以頤養天命。蓮子的作用補腎、健脾、養心、安神、抗衰老。用蓮子配白茯苓、淮山藥、糯米、陳倉米、白砂糖等,蒸熟成糕。每日服食最能延年益壽。 3、面色晦 銀耳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質5-6克,脂肪0.6克-
秋天天氣有點兒寒涼,人們還沒從夏季的炎熱中舒緩過來,會有體虛的表現,特別是老人。小編推薦幾款適合秋季食用的食品,合理進補,補充夏季的虛損。 夏季,人們大多貪食冷飲冷食,脾胃功能還沒有恢復過來。此時,若是大魚大肉進補,會增添脾胃負擔,消化吸收的效果都不會很好。用一些有滋補作用的素食來進補,既可起到補虛的效果,又不會增加脾胃負擔,真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1、芋頭 又稱香芋、芋艿。中醫學認為,芋頭性平,味甘、辛,入腸、胃經,具有益胃生津、寬腸通便、化痰散結、補中益氣等多種功效,非常適宜用來補虛。常食芋頭能補肝益腎、添精益髓、健胃和中,特別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及久病體弱的老人食用,是老人秋補的佳品。 2、紅薯 又名地瓜、山芋、番薯、白薯等。《本草綱目》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
女性想要美容養顏,就應該注重不同季節的養生保健方法。最好的養生法莫過于食療法了,秋天季節干燥,多吃滋陰潤肺的時候有利于滋潤皮膚,補充水分。女性秋季養生吃些什么好呢? 氣候干燥、涼爽,日照時間減少,氣溫逐漸下降,由于氣候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毛發脫落增多、汗水分泌減少、口苦咽干、皮膚干燥和皺紋增多等現象,便秘以更常見,脈搏變沉細,易于疲倦。秋季情緒一般較焦躁,因而血壓波動幅度較大,根據“燥則潤質”的原則,秋天的飲食結構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為主, 這是克多吃一些芝麻、蜂蜜、銀耳、乳制品等滋潤食物。脾胃虛弱者,勿吃生冷食物,否則容易引起秋泄。秋天空氣濕度小,風力大,在這樣的氣候下,人體汗液蒸發很快,皮膚容易干燥,同時從失去的汗液中丟失一部分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等。如果在秋天不注意補充水分和維生素,不僅會出現皮膚干燥,還會出現維生素缺乏的現象。因
秋季天氣干燥,這個時期的養生保健方法很有講究,應該多吃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補充營養。那么,秋季養生應該多吃什么呢?小編推薦幾款最適合秋季養生食用的食譜,快來看看吧。 秋季養生食療 苦瓜祛心火,蓮藕防秋燥 1、苦瓜:苦瓜有清熱祛心火,解毒,明目,補氣益精的作用。 煩熱口渴:鮮苦瓜 1 個,切斷去瓤,切片,水煎服; 中暑:取鮮苦瓜 1 個,截斷去瓤,納入茶葉后,遮蓋好,懸掛通風處陰干,每次取茶葉和苦瓜6~9 克,水煎或泡開水代茶飲。 常見的家常菜式有“涼瓜炒田雞”、“涼瓜排骨”、“釀涼瓜”。最簡單的是煮苦瓜湯:取鮮苦瓜半斤,去瓤切塊,加瘦肉100克切塊,放鍋內加適量水同煮,熟后加適量鹽調味食用。此湯有清熱解暑之效。 2、蓮藕:蓮藕味甘,性平,有消炎化淤、清熱解燥、止咳化痰之
秋天是個干燥的季節,我們應該多食用滋陰潤肺的食物。在秋季養生有很多技巧,你知道秋天適宜食用什么食物嗎?小編推薦13款最適合秋季食用的食物,讓你養個好身體。 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梨含有豐富的糖分和維生素,有保肝和幫助消化的作用。但是,因為梨性寒冷,對那些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及產后血虛的人,不可多食。 甘蔗:性寒,對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食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來說,作為醫療食品經常食用很有好處。甘蔗有滋補清熱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作為清涼的補劑,對于低血糖、大便干結、小便不利、反胃嘔吐、虛熱咳嗽和高熱煩渴等病癥有一定的療效。 百合:百合是老幼皆宜的營養佳品。中醫用百合作為止血、活血、清肺潤燥、滋陰清熱、理脾健胃的補藥。現代研究表明,百合具 有明顯的鎮咳、平喘、止血等作用,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和增加液體免疫功能的活性。
夏季轉入秋季時,飲食如果不及時調整的話,腸胃功能容易受到損害。脾、肝、胃對于人體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每個季節都要注意補肝健脾。秋季有什么食品適合補肝健脾呢? 通過食補健脾護肝 祖國醫學素來有“五色飲食”的說法,而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經”,因此平時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例如菠菜、芥藍、青瓜、冬瓜、綠豆等,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的功效。此外,“肝性喜酸”,根據酸味入肝的原理,可以在日常多食用一些米醋,除了益肝還可以預防感冒。同時,適當保養脾胃的消化功能,吃一些有益氣健脾功效的中藥,如黨參、山藥、薏仁、扁豆等,對調養肝臟也大有裨益。 養肝食譜推薦: 風栗殼淡菜煲豬瘦肉 材料:風栗殼40克(中藥店有售)、淡菜30克、豬瘦肉400克、生姜3片。 烹制:各物分別洗凈,一起放進瓦煲,加
一日之計在于晨,早餐是每天的必需品。早餐也要因應季節的變化而作出改變,才能保護人體腸胃功能不受破壞。小編介紹幾款適合秋季食用的早餐,看看是否適合你吧。 一.薏仁山藥粥 做法:先把生薏苡仁60克煮至爛熟,而后將生山藥60克搗碎、柿霜30克切成小塊,同煮成糊粥。 功效:補肺、健脾、養胃,適用于陰虛內熱、勞嗽干咳、大便瀉泄,食欲減退等一切脾肺氣虛的病癥。 二.粳米甘蔗粥 做法:用新鮮甘蔗,榨取汁約100-150毫升,兌水適量,同粳米煮粥。 功效:清熱生津、養陰潤燥,適用于熱病恢復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結。 三.粳米玉竹粥 做法:先將新鮮肥玉竹50克洗凈,去掉根須,切碎煎取濃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20克煎湯去渣,加入粳米,再加水適量煮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沸即可。 功效:滋陰潤肺、生津止渴,適用于肺陰受傷、肺燥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