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流行性疾病的高發期,很多喜歡選購熟食的朋友要注意啦,飲食衛生成為了我們最關心的問題。很多超市和市場都有直接售賣熟食,但是如何挑選熟食才是最放心呢?
看來市民們雖然有了一定的食品衛生安全意識,但在如何挑選安全放心的熟食問題上還只是一知半解,有的人在購買時甚至是比較盲目的。一般來說選購熟食最好首選大型副食商場,那里有熟食專柜,進貨渠道比較有保證,售貨人員均是體檢合格后上崗。小商販,尤其是流動車攤所售的熟食最好不要買,以免買到放置時間較長或隔夜的熟食。如果買到不放心的食品,回家后最好進行煮沸,蒸透等再加工,防止病從口入。高溫酷暑季節是致病性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有利時機,食物容易腐敗變質,誘發腸道傳染病,發生食物中毒。針對如何選購衛生熟食這一問題,市衛生監督所的有關專家稱,熟食是否合格很難從肉眼來判斷,所以市民要盡量選擇環境整潔的正規商家。
首先熟食店要有衛生許可證,有獨立的空間和洗手槽,有條件的話應安裝空調和冰柜,防止食物因天氣炎熱而變質。熟食要和生食分開放置,有玻璃,紗罩等防蠅,防塵設施,并配有專用的食物夾。此外,購買熟食時一定要仔細挑選,眼觀鼻聞口問。色澤老舊,有微微餿味的熟食千萬不要購買,同時不要購買色澤新鮮得異常的熟食制品。對食物有害細菌是否超標,則只能靠熟食質檢儀器。但熟食的衛生指標包括了細菌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等多項指標,過程復雜,檢測結果要兩三天后才能出來,但熟食必須當天出爐,當天售完,不可能等到檢測結果出來才發售。因此散裝熟食買回家后,最好在24小時內吃完。因為這些食品在炎熱的天氣中很容易變質。在購買醬,熏,炸,叉燒類熟肉制品時,可采用看,嗅,摸的方法來鑒別新鮮程度。肢體破碎,組織疏松,顏色晦暗,有異味,手摸發粘的,為變質熟肉制品。對于掛糊的熟肉制品尤其要小心,有些變質的肉經掛糊后不易鑒別,在購買時應掰開表面糊,觀察內部肉質,若色澤不正,發粘,有臭味,則為變質肉。灌腸類制品應腸衣干燥完整,填充堅實,與內容物密切結合,有彈性,空洞少,無黏液及霉斑,切面堅實而濕潤,肉呈均勻的薔薇紅色,脂肪呈白色,無腐臭,無酸敗味,如果香味減退或消失,有酸或其他異味,表面發粘,則不能食用。買燒雞時不要只看色澤,因為用蜂蜜或紅糖過油后,好雞病雞的顏色沒有差別。挑選時要看燒雞的眼睛是否呈現半睜半閉的狀態,如果是這樣,就可斷定不是病雞,病死的雞制出的燒雞眼睛是緊閉的。另外,用手輕輕挑開肉皮,如果里面的雞肉呈現白色,就可以斷定是健康雞做的燒雞,病雞做的燒雞,肉色呈紅色。
生熟不分刀菜板(×)家庭廚房一般比較窄小,加上吃熟食的機會不是很多,有的家庭就生食和熟食都使用同一把菜刀和同一塊菜板,最多是在使用前用開水燙一下“消毒”。但細菌往往不可能因開水短時間的加熱而消滅干凈,很容易造成熟食被污染,人進食后容易生病。因此菜刀在切熟食時應煮一會兒,案板則應有專用熟食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