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是名山,很多到山東旅游的人都會想挑戰一下這座名山,泰山的日出也是尤為出名的,站在泰山頂上,你是否又會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呢?泰山頂上的吃飯很貴,如其他山一樣,越往上走,價格越貴。所以小編建議,如果你想品嘗泰山的赤鱗魚,還是在泰山底下的泰安市品嘗會比較好!
赤鱗魚又名石鱗魚、時鱗魚、斑紋魚,為我國魚類珍品,產于泰山山澗細流中,成魚長不過20厘米,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為名貴肴饌,還可以藥用。赤鱗魚為泰山獨有珍品,清代為宮廷'貢品'。赤鱗魚生長于海拔270米至800米的泰山山澗溪流中,一般長不足20厘米,它與云南洱海的油魚、弓魚、青海湖的湟魚、富春江的鰣魚并列為國內“五大名魚”。赤鱗魚形體雖小,但光彩熠熠,美麗動人。
泰山赤鱗魚,該怎么吃?
泰山赤鱗魚,最好就是用清蒸的方法了。泰山赤鱗魚魚肉細嫩,湯汁鮮美清口,無魚腥味。但是,小編在這里還推薦一個吃法,就是干炸赤鱗魚。
清蒸赤鱗魚
【原料】
活赤鱗魚750克,精鹽、姜未、花椒、紹酒、醬油各10克,醋100克,味精1克,清湯1000克,胡椒粉0.5克。
【制作過程】
1、將魚剖腹去內臟,洗凈,放入開水鍋中汆熟,撈出放在大湯碗內,撒上胡椒粉。
2、炒鍋上火,加清湯、鹽、醬油、花椒、紹酒、味精,燒開,撇凈浮沫,倒入魚碗內。醋加姜未拌和入碟上桌佐食。
干炸赤鱗魚
【特點】魚體呈弓形,顏色淡黃,外焦酥、里鮮嫩,蘸以花椒鹽佐食,風味尤佳。
【原料】
主料:活赤鱗魚16條(重約250克)。調料:蔥椒紹酒20克,花椒16粒,精鹽3克,面粉750克。花椒鹽5克,花生油750克(約耗75克)。
【制作過程】
(1)用利刀將魚腹剖開,取出內臟,沖洗干凈,放入盛器內加花椒、精鹽、蔥椒紹酒拌勻,腌漬10分鐘取出,沾勻一薄層干細面粉。
(2)炒鍋內放入花生油,中火燒至七成熱時,將魚投入改微火炸至淡黃色撈出。吃時蘸花椒鹽。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