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都有過冬至的習慣,但是你知道冬至是什么意思嗎?其實,冬至,俗稱“冬”節,是山西民間重要節日,親親寶貝小編帶你了解冬至是什么意思,讓你這個冬至過得更有意思。
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實質上相當于今天的春節。后來實施夏歷。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個節氣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稱之為“亞歲”。從漢代以來,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峰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三天,歡度節日。其熱鬧程度不亞于過年。
現在的冬至節,仍然保留著許多歷史的遺跡。從冬至之日起,即進入了數九寒天。民間保留有涂畫“九九消寒圖”的習俗,形式多種多樣。
有畫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紅筆或黑筆涂染一朵花瓣,花瓣盡而九九出,稱為九九消寒圖。
有的是橫十畫、堅十畫,制成一個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塊圖表。每天涂抹一格、九盡格滿,稱為九九消寒表。
有畫幾個中空的格子,選好幾個字,每字必須是幾劃。每日寫一筆,最后成為一句話,如“亭前屋后看勁柏峰骨”等語,稱為九九消寒句。
最雅致的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畫,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為九九消寒迎春聯。
各家具體采用什么形式,往往根據主人的愛好和文化素質而定。民間還留有九九消寒圖民諺:“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右霧雪中心。圖中點得墨黑黑,門外已是草茵茵。”
更多冬至美食,請瀏覽專題:2012冬至吃什么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