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常生活護理
(1)清潔衛生:養成每日早、晚給寶寶洗臉、洗腳和會陰部的良好習慣,勤換衣褲,注意保持皮膚皺褶處的清潔與干燥。
(2)衣著要求:寶寶的衣服宜選用棉質易吸汗布料,盡量不用紐扣,宜用帶子,要式樣簡單、寬松而少有接縫,便于穿脫及四肢活動。
(3)牙齒保健:寶寶在4~10個月時乳牙開始萌出,為減輕寶寶的不適感,可提供一些較硬的餅干、烤面包片等食物咀嚼,家長每天可用濕潤的紗布擦洗齒齦和乳牙一次。為預防齲齒的發生,應避免寶寶養成含著奶頭睡覺的習慣。
(4)活動促進:為了促進寶寶動作發育,家長應為寶寶提供運動空間和機會,2個月可開始練習空腹俯臥,培養其抬頭以擴大視野;3~6個月應用玩具練習抓握與翻身;7~9個月用其感興趣的玩具引逗其爬行,同時練習寶寶站立、坐下和邁步;10~12個月和寶寶玩簡單游戲,如“躲貓貓”,鼓勵學習走路。
2.預防疾病
(1)預防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嬰幼兒生長發育快,維生素D需求增加,容易引起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于皮膚光照合成,因此家長應每天帶寶寶到戶外進行活動。新生兒期不宜外出時可抱至自家陽臺曬太陽,注意開窗,避免玻璃對紫外線的阻擋。
(2)預防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癥:維生素K不易通過胎盤,新生兒出生后體內貯備少,而母乳中維生素K含量也低,故母乳喂養的寶寶易引起維生素K的缺乏。維生素K缺乏可以導致體內凝血因子缺乏,引起身體的出血,可發生于任何部位,如腸道、臍部等,最嚴重的是顱內出血,及時補充維生素K是預防的最好途徑。
(3)預防傳染性疾病:計劃免疫是增強寶寶免疫力,預防傳染病的主要措施。1歲內必須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劑、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的接種。接種后應觀察有無不良反應發生,以保證寶寶健康與安全。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