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新生兒出生后環境溫度比母親子宮內溫度要低,因而出生后,足月新生兒的體溫明顯下降。
一小時內可降低2.5℃,如果環境溫度適中,足月新生兒的體溫可逐漸回升,達到36℃-37℃,這種最適宜的環境溫度,通常稱為適中溫度或中性溫度。
足月新生兒的中性環境溫度常隨體重及日齡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室溫的控制需要隨著寶寶的出生天數而調節。
1、出生24小時:裸體放置在暖箱中,所需要的最適合環境溫度為31~34℃。而體重較小的未成熟兒所要求的溫度就比足月兒高,為33~34℃。
2、出生2天:第二天以后逐漸降至22℃-26℃。早產兒的室溫要求比正常兒的要高一些。
3、出生3-5天:一般足月新生兒出生后3-5天才從醫院回到家中,因此這時足月新生兒房間的溫度保持在20℃-22℃為適宜。
給足月新生兒打造一個適宜的室溫,所需要的,無論是溫度,還是濕度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1、空調:常用的有空調,可隨需要來調節溫度。當環境溫度升高時,足月新生兒的體溫也會升高,因此,夏季出生的足月新生兒,室溫也應予以控制在20℃-22℃。通??捎每照{、電風扇等方法,但應避免將風直吹足月新生兒,可采用微風吊扇較為適宜。
2、暖氣、火爐、取暖器:在北方或者冬季,使用暖氣、火爐等取暖,保暖效果明顯,但必須保持室內通風。
3、窗戶:保持通風,新鮮的空氣和陽光對足月新生兒的健康至關重要,每天定時開窗,只要避免對流風即可。天氣好時,還應抱寶寶到戶外活動。煙氣、煤氣盡量不要污染室內,否則易引起足月新生兒呼吸道疾病。
4、空氣增濕器:無論采用那種方法取暖,都會使空氣干燥,因此,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一般在50%左右。如果家里是使用空氣加濕器的,為防止水中綠膿桿菌滋生而污染空氣,媽媽要注意每日換水,最好注入純凈水或冷開水。
1、室溫10℃以下:給足月新生兒上身穿棉衣,包一床小被,蓋一床大一點的厚被,小被外面放熱水袋;
2、10~15℃:穿棉衣,包一床小被,再蓋一床被子;
3、16~21℃:穿夾衣或絨衣,包一床小被;
4、22~25℃:穿棉毛衫,包一層小薄被;
5、26~28℃:穿棉毛衫,包一床小夾被或毛巾被;
6、29~30℃:穿汗衫,包一層單布;
7、30℃以上:穿小背心或帶一小肚兜,不打包,蓋好肚子就行。
另外,要讓足月新生兒有一個舒適又有利于健康的室內溫度,還需要根據足月新生兒自身情況而定,每個寶寶都不一樣,任何理論標準都應該以實際情況為前提。
1、足月新生兒的衣被
足月新生兒的衣服、被子最好選用新棉花和柔軟舒適的棉布制作,以保證良好的保暖性。
2、環境溫度
在寒冷的冬天,足月新生兒的居室溫度一般應維持在20—24℃。秋冬季較為干燥,還應注意室內的濕度,一般應保持在50%左右??梢岳眉訚衿鱽碓黾邮覂葷穸取?
3、足月新生兒洗澡
當環境溫度低時,不要把足月新生兒放到浴盆中洗澡,要一部分一部分洗。
4、寶寶換尿布
足月新生兒排尿很勤,更換尿布次數較多。由于尿布的溫度低于寶寶的腹部溫度,應注意不要把尿布放在足月新生兒腹部,以免腹部受涼。有條件的話可以事先在暖氣上把尿布預暖再行更換。
5、使用睡袋
足月新生兒晚上睡覺時較為多動。父母要隨時查看,注意不要讓寶寶的頭部和臉部翻到被子底下,以至引起窒息。使用睡袋保暖之余也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相關文章: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