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治療:
隔離,臥床休息,半流質易消化飲食。
2、支持和對癥治療:
退熱,止吐以及止痙藥緩解腹痛等,另外應該按脫水程度給予液體療法。
3、抗菌治療:
近年來對氨芐西林、慶大霉素等耐藥的痢疾桿菌菌株日益增多,最好根據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可選用阿米卡星、第三代頭孢菌素、含酶抑制劑的第三代頭孢菌素或碳青霉烯類等藥物。
1、降溫止驚:
可綜合使用物理、藥物降溫或亞冬眠療法。驚厥不止者,可用地西泮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或用水合氯醛保留灌腸;或肌注苯巴比妥鈉。
2、抗休克治療:
擴充血容量,糾正酸中毒,維持水與電解質平衡,改善微循環。
3、防治腦水腫和呼吸衰竭:
保持呼吸道通暢,給氧。首選20%甘露醇降顱壓,每6~8小時一次,療程3~5天,或與利尿劑交替使用,可短期靜脈推注地塞米松,劑量同上。若出現呼吸衰竭應及早使用呼吸機。
4、抗菌治療同急性細菌性痢疾。
1、管理傳染源。
及時發現患者和帶菌者,并進行有效隔離和徹底治療,直至大便培養陰性。重點監測從事飲食業、保育及水廠工作的人員,感染者應立即隔離并給予徹底治療。慢性患者和帶菌者不得從事上述行業的工作。
2、切斷傳播途徑。
飯前便后及時洗手,養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尤其應注意飲食和飲水的衛生情況。
3、保護易感人群。
口服活菌苗可使人體獲得免疫性,免疫期可維持6~12個月。
相關百科
相關文章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