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初
類似感冒,數日后咳嗽加重,尤其夜間咳重,經1—2周發展為陣咳期。
2、陣咳期
表現為一陣一陣的咳嗽。咳聲短促,連咳十數聲而無吸氣間隙,臉憋紅,鼻涕、眼淚流出,最后有一深長的吸氣,并發出雞鳴”樣吼聲,常將食物吐出。
注意:
新生兒患百日咳,因咳嗽無力,氣管、支氣管管腔狹窄,很容易被痰液堵塞,因此得百日咳以后病情常不表現出典型的一陣陣咳嗽,只是一陣陣憋氣、面色青紫。
3、恢復期
經2—6周的陣咳期以后,進入恢復期,恢復期約2—3周。
1、流行情況
本病在全世界范圍內流行,美國1932~1989年間曾發生18次流行,平均每2~3年1次,即使在廣泛免疫接種的今天,這種流行循環依然存在。一般菌苗接種者超過12年后免疫力下降,有報道這類人群百日咳的發生率超過50%。
2、發病季節
本病四季都可以發生,但以冬春兩季為多。
3、發病年齡與性別
6歲以下嬰兒發生率最高。然而1986~1988年美國12.7%百日咳發生在15歲或以上的人群。沒有進行免疫或接種成人或沒有全程免疫接種的兒童是百日咳易感者。比較特殊的是女性比男性更易感染。
1、自動免疫
生后2~3個月起,開始接種百日咳菌苗。目前應用的是“白百破”三聯制劑,即注射百日咳菌苗、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三聯針。連續肌肉注射3次,1年后注射1次作強化,4~6歲時第二次強化,以求保持長期較穩定的免疫力。
2、被動免疲
沒有接受過自動免疫的體弱幼嬰,可肌注百日咳高價免疫蛋白,方法同前。
3、藥物預防
有與百日咳患兒密切接觸的易感兒,可口服紅霉素或復方新諾明7~10天。
4、患兒隔離
從發病起計算40天,從痙咳出現30天為隔離期,10歲以下的易感兒與傳染源有密切接觸后,應檢疫21天,檢疫期滿,即應開始做全程的百日咳菌苗接種。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