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腦損傷
不論胎齡等因素,持續或反復發作新生兒低血糖癥可引起嚴重的中樞神經病變,臨床上出現智力低下、腦癱等神經系統后遺癥。
2、視覺障礙
如果血糖<2.6mmol/L(45mg/dl)≥3天,30%會有神經后遺癥;如果血糖持續≥ 5天,40% 會有遠期神經發育后遺癥,低血糖腦損傷,腦磁共振典型表現為枕葉損害,其中約一半會有視覺障礙。
1、輸注葡萄糖液出現低血糖癥狀時,應立即靜脈注入25%葡萄糖液2~4ml/kg(早產兒可用10%葡萄糖液2ml/kg),速度為1ml/min。隨后繼續滴入10%葡萄糖液,速度為3~5ml/(kg·h);葡萄糖液滴入速度為5~8mg/(kg·min),以維持正常血糖水平。如為糖原貯備不足引起的低血糖(如SGA兒),或血糖不能維持正常水平時,可將繼續滴入的葡萄糖液改為12.5%~15%葡萄糖液,以8~10ml/(kg·min)的速度輸注。在血糖>2.2mmol/L達1~2天后,可改為5%葡萄糖液滴注后漸停。在血糖穩定以前,每天至少測血糖1次。
2、輸入氯化鈉和氯化鉀24~48h后,輸入的溶液中應含生理需要量的氯化鈉和氯化鉀。
3、及時喂奶癥狀好轉后及時喂奶,同時逐漸減少葡萄糖的輸入。
4、激素療法如用上述方法補充葡萄糖仍不能維持血糖水平,可加用激素療法。
(1)氫化可的松:5~10mg/(kg·d),致癥狀消失、血糖恢復正常后24~48h停止。激素療法可應用數天至1周。
(2)高血糖素(glucagon):0.1~0.3mg/kg肌注,必要時6h后重復應用。
(3)腎上腺素和生長激素:僅用于治療慢性難治性低血糖癥。
5、病因治療此外,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如半乳糖血癥應完全停止乳制品,代以不含乳糖的食品;亮氨酸過敏的嬰兒,應限制蛋白質;糖原貯積癥應晝夜喂奶;先天性果糖不耐受癥則應限制蔗糖及水果汁等。
6、其他治療期間還需保持一定環境溫度,以降低熱能消耗,并監測血糖變化。
1、做好日常護理
避免一些導致新生兒低血糖的非先天性因素,比如防止新生兒缺氧、受涼。身體情況不佳的新生兒應該進行血糖監測。
2、血糖監測
新生兒自出生后或者一送入醫院就要密切對嬰兒靜脈血液的血糖進行監測,利用微量血糖儀等儀器和紙片擴散法監測腳跟毛細血管血液和靜脈血血糖。
3、早開奶
出生后30分鐘即可喂食,出生第一天最佳的喂食頻率為2h一次,晚上同樣要依據這個頻率。
4、補充葡萄糖
對易于出現低血糖的應該及時補充葡萄糖,可通過喂養來補充。在分娩1小時后每個鐘頭喂食五到十毫升濃度為10%的葡糖糖液。若不能喂養的特殊情況可以采用靜脈滴注的方法。
5、注射葡萄糖
針對早產兒、體重過輕、發生窒息的新生兒,要立馬注射葡萄糖液,濃度要維持在5%到10%之間。此時葡萄糖液濃度和分量不應注射太多,以便把握血糖濃度,維持血糖穩定增長。
相關文章: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