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不論是大人孩子都喜歡到有水的地方游玩,家長在帶孩子出游時一定要格外小心,并且要詳細了解孩子溺水后的急救知識,那么,兒童溺水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夏季頻發兒童溺水事件,為了還在安全著想,掌握正確的兒童溺水急救常識便是十分必要的了。 兒童溺水,6分鐘急救步驟: 1、下水迅速救上岸 由于孩子溺水并可能造成死亡的過程很短,所以應以最快的速度將其從水里救上岸。 若孩子溺入深水,搶救者宜從背部將其頭部托起或從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將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里的堵塞物 孩子被救上岸后,使孩子頭朝下,立刻撬開其牙齒,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內雜物,再用手掌迅速連續擊打其肩后背部,讓其呼吸道暢通,并確保舌頭不會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3、倒出呼吸道內積水 方法一:搶救者單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將溺水兒童俯臥置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頭足下垂
去野外或公園先做好防護 寶寶體重輕,對于毒素的反應更為敏感,一旦被毒蟲叮咬,很容易皮膚紅腫,甚至出現更嚴重的癥狀。所以,盡量避免帶寶寶去雜亂的草叢。去公園或野外時,涂好防蚊蟲水,盡量穿長袖長褲,不穿鮮艷的衣物,如紅色、明黃色,這些顏色容易吸引昆蟲。 被蟄咬后的毒刺處理 第一步:刮掉毒刺 被蜜蜂等有毒刺的昆蟲蜇傷后,如果毒刺還殘留在皮膚里,可以使用信用卡或硬紙片等工具,將毒刺刮出來。 第二步:沖洗傷口 用肥皂水沖洗傷口,還可以冰敷傷口,以減輕寶寶的疼痛。 第三步:立刻去醫院 被毒蟲蜇傷后,如果寶寶出現呼吸困難、傷口紅腫、嘔吐或腹瀉等癥狀,一定要立即帶寶寶看醫生。 專家對你說 寶寶皮膚嬌嫩,用針挑刺的方法容易造成更大的傷害,毛毛
最近天氣炎熱,經常聽到寶媽說想帶寶寶去游泳或者玩水。但是一些寶媽可能還不太注意,“水”對寶寶很危險。以美國的數據來說,1-4歲孩子“意外傷害”死亡的原因中,“溺水”排列第一,占比29.9%!(排第二的“交通事故”致死占比24.8%)。美國溺水兒童占比這么高,可能和美國住宅往往自帶游泳池有關。但中國的情況也不能忽視,每年夏天總會聽到一些孩子溺水的悲劇。比如前不久網上就熱傳的一個視頻,小姑娘在游泳池溺水了,生死未卜;她的媽媽在旁邊急得痛苦得滿地打滾。。。 網上最喜歡熱傳的就是這些悲劇的視頻,以及一些“雞湯”性質的游泳安全文章。但這些有啥用呢?!最可氣的是,我們發現一些關于“溺水”急救的文章,特么還是錯誤的!人命關天的大事,也不認真負責。真的很讓人生氣。因此今天我們給寶媽分享一份最準確、權威的溺水急救指南。 1 |游泳安全 先說游泳安全。游泳存在很多的安
艾暢、諾斯清,緩解感冒癥狀 艾暢,又叫小兒偽麻美芬滴劑,可以幫寶寶緩解鼻塞、流鼻涕、緩解咳嗽等各種不適癥狀。每4~6小時服用一次藥,24小時不能超過4次,效果很不錯。 諾斯清,又叫作生理性海水鼻腔護理噴霧劑,我家寶貝每次感冒,鼻塞明顯的時候,我會給他用這個藥物,能幫助緩解鼻腔干燥癥狀,寶寶會舒服一些。 思密達,治腹瀉效果好 蒙脫石散(思密達),也是我家的常備藥,治療寶寶腹瀉的效果很好。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氣體等有極強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對消化道黏膜還具有很強的覆蓋保護能力,修復、提高黏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的作用。但在使用的時候,注意觀察寶寶大便性狀,好轉后可減量或停用,否則容易引起便秘。 泰諾林、美林,安全
小寶寶頑皮搗蛋,難免有受傷的時候,最讓媽媽們擔心的就是孩子頭皮受傷,當出現這種現象時,媽媽們應該如何做好急救措施呢?請看本文對此給出的詳細指導。 兒童在運動玩耍時造成頭皮受傷,即使流血較多,令人驚慌,但傷勢往往不是很重,其急救方法是: 1、輕輕觸摸傷口周圍的顱骨,如有松動,應懷疑骨折,此時切勿按壓;如無松動,即用干凈的紗布墊或手按住止血。 孩子頭皮受傷時的急救方法 2、止血后,用紗布敷住傷口。如懷疑傷口內有異物或顱骨骨折,可輕輕敷上紗布,周圍放置環形墊,以減輕包扎時的壓力。 3、用三角巾固定紗布和環形墊。將三角巾長的一邊放在前額,拉回頸背相交后再拉回額打平結。確使三角巾緊緊包住頭皮。 4、送入醫院作清創處理,必要時可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和抗生素作抗感染預防治療。
嬰幼兒燒燙傷類型、原因 嬰幼兒燒燙傷與成人一樣,分為熱液燙傷、接觸性燙傷、火焰燒傷、化學灼傷、電擊灼傷及熱輻射等六大類型,其中,又以熱液燙傷最常見。日前一名媽媽帶6個月大的女兒到鼎泰豐用餐,喝雞湯時不慎打翻,以致女嬰臉部、胸部、左手臂等全身18%二度燙傷,就是熱液燙傷最明顯的例子。另外,媽咪幫嬰兒接的洗澡水過熱、幼兒拉扯桌巾使熱水瓶翻倒、熱油潑濺也都是熱液燙傷常見的案例。 接觸性燙傷則好發于可以自主活動的幼童,可能發生的原因譬如上下機車遭排氣管燙傷、碰觸熱電鍋鍋蓋、不慎觸碰電熨斗、摸鐵板燒爐面等。而幼童好奇玩火、玩炮竹或拜拜燒金紙、烤肉炭火都可能造成火焰燒傷意外。廚房、家庭清潔用品若擺放位置不當、易于小孩拿取,化學灼傷的風險相對高。有些好奇心旺盛的幼童喜歡拿鐵絲戳插座或啃咬電線,會導致電擊灼傷。而許多媽咪冬天會用電烤箱、電暖爐、烤燈為寶寶取暖,如果太過靠近或時
兒童意外傷害一直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特別是兒童意外窒息,是近幾年發生率比較高的意外傷害,當兒童出現意外窒息,家長們應該做好急救措施,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看看,如何做好急救措施。 1、背部拍擊 急救者取坐位,將患兒背朝上平放在兩腿上,頭低腳高,使前胸緊貼在急救者的膝部,用一手指使嬰兒開口,另一手以適當力量用掌根拍擊患兒兩肩胛骨間之脊椎部位,異物有時可被咳出。 兒童意外窒息的急救方法 2、腹部推擊 使患兒仰臥平放在一適當高度的臺桌上,急救者站在患兒腰部左側或坐于大人腿上,左手平放于患兒臍與肋骨間的腹壁上,并緊貼腹部和適當加壓,右手置于左手的上方,邊按壓邊向胸部方向滑動,以增加胸腔內的壓力,使膈肌向上活動,如此推壓6-10次,使肺部殘氣沖出氣道,有時亦可使異物咳出。
溺水不僅僅是指落入江、河、湖、海而引發窒息的情形,像一般把頭埋在水盆里造成窒息的情況也成為溺水,很多孩子會因為好奇而把頭埋進水里,這極有可能會造成溺水的現象,那么,寶寶溺水了家長該怎么辦? 溺水最多的便是水深入肺部而引發窒息的情形,另外還有因聲帶附近的痙攣(喉頭痙攣),空氣進不到肺部的窒息,以及突然接觸冷水所引發的反射性心臟停止跳動等情形。這些都是因缺氧所造成的意識消失,時間過久便會引起腦細胞的障礙。 1、無氧狀態是腦部的致命點 人體肺部所吸入的氧氣中的1/5全為腦部所用,因此氧氣不足時,首當其沖的便是腦部。 一般而言,無氧狀態若持續3。6分鐘,便會引發腦障礙。但當人體溺在冰冷的水中而導致體溫的下降時,腦的代謝會跟著變慢,需氧量自然也會減少,因此即使心臟停止跳動了20~ 30分鐘以上,還是有救活的可能。 溺水時身體內所發生的變化方面,有因氧氣不足所引發的
寶寶對爸爸媽媽來說應該是最寶貴的,也是他們會用生命去呵護的。大家都知道寶寶的身體很脆弱,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每當寶寶生病或者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現的時候,爸爸媽媽的心會揪一下,因為他們怕寶寶會有什么以外。所以一般的爸爸媽媽都會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來應對突發情況的發生,可是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比如:寶寶嘔吐怎么辦? 寶寶嘔吐的原因會有很多種,一般是因為飲食方面多造成的,但是也不是全部的情況如此,有時候寶寶的嘔吐也和一些疾病有關。寶寶一旦發生嘔吐會急壞了爸爸媽媽,那么寶寶嘔吐了,爸爸媽媽能做些什么呢? 寶寶如果發生嘔吐現象,可以暫時禁食水約1~2小時后,若孩子嘔吐有所緩解,而且精神及一般情況都不錯,可重新嘗試給孩子喝10~20毫升溫糖鹽水或溫口服補液鹽水。如果孩子能夠喝下去,每20~30分鐘重復服用。如果孩子確實很難喝進去水時,你需要仔細觀察孩子是否存在脫水情況。如果還沒有脫水,
兒童游泳是一項非常不錯的保健運協,但同時存在的安全隱患也很多,特別要謹防出現溺水現象,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兒童游泳溺水的急救措施。 暑期是兒童安全隱患最多的時候,也是意外事故高發的季節。據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急診科主任秦偉毅介紹,在暑假,兒童溺水當屬急救最常見的兒童意外事件之一。據調查,溺水是兒童傷害死亡的首要原因,有63%的5-14歲兒童溺水事件發生在水塘等自然水域。另有一部分則是在小區游泳池發生溺水。 秦偉毅說,去年暑假醫院就接診了兩例兒童溺水的急救,而且都是在小區游泳池發生意外。其中有一個孩子,只有8歲,在小區游泳池游泳,水池不深,孩子也不知道是腿抽筋還是其他的原因,就沉在了池底,而小區游泳池的救生員也沒有及時發現他,結果等到發現送來醫院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兒童游泳溺水的急救措施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讓小朋友單獨游泳,最好有同伴陪同或家長陪伴,不到非游泳池,
孩子燒傷的緊急處理方法 小兒燒傷燙傷的原因以熱水、熱湯等燒傷為主,比如孩子自己喝水、喝湯時,會燙傷面頸部。還有扒翻熱水瓶、熱湯鍋造成四肢燙傷。近幾年,電動車進入千家萬戶,因為小孩的好奇心比較重,不小心用鑰匙、硬幣等金屬插入電動車充電口中,引起電火花燒傷的也不少見。所以,廣大家長要提高安全意識,妥善保管好物品,是防止小兒燒傷最有效的措施。 夏季,小兒燒傷很常見,不及時進行救治,不僅孩子遭罪,還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一旦孩子燒傷,家長應該怎么處理呢? 孩子燒傷的緊急處理方法 孩子一旦燒傷之后,家長不要慌張,首先要對孩子的傷口進行簡單的處理。最好先使用涼水沖洗,然后小心地、慢慢地脫下小孩的衣服,并在創面上涂美寶濕潤燒傷膏。如沒有藥膏,可先用小磨香油等植物油代替。切不可涂抹牙膏和醬油等。簡單處理后盡快送到治療燒傷的專科醫院進行治療。 小兒燒傷以后,如果不進行正規治療或
在廣場上能看到很多孩子穿著輪滑鞋在滑冰,仔細一看有的孩子才2歲多。但因滑冰而受到意外傷害的孩子不在少數。 一項研究表明,某醫院在去年暑期共報告了67例輪滑鞋所引起的傷害案例。其中,手腕傷害最為普遍。這些受傷者都沒有佩戴保護裝置。 這項研究表明:1、手腕斷裂是最通常被報告的傷害。其它傷害包括,胳膊其它部位的骨折,肘部,腳踝傷害,以及腿部骨折。2、傷害最通常的原因為,孩子們在試圖改變身體重心并尋找平衡時向前或者向后摔出。在一些案例中,傷害是由于跳躍或者突然改變方向而造成的。3、大部分傷害發生在戶外的馬路、人行道、匝道或者體育場。 研究者也發現20%的傷害發生于第一次使用輪滑鞋時,還有36%的傷害發生于學習使用輪滑鞋的過程中。
寶寶中暑嘔吐該怎么辦呢? 如果寶寶不小心中暑了,同時還伴有嘔吐的話,家長該怎么辦呢?其實這個家長不用太擔心,按照下面的方法來做就可以啦。 1、可以用藥 可以用一下藿香正氣水,或者霍香正氣丸,調節一下胃腸道的癥狀,減輕中暑的癥狀。 同時還可以用十滴水、龍虎人丹、嗎叮啉及風油精外擦。 2、 注意飲食 在飲食方面,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不要給孩子喝牛奶,不要吃雞蛋,蝦等等。 3、及時補充水分 給寶寶喝含鹽的開水補充中暑丟失的水分吧:每天供水4-5升,里面加鹽10克,相當于2個去了內膠的啤酒瓶蓋的鹽。平時飲食注意增加維生素C的含量 寶寶中暑表現有哪些?
而在生活中,當發現孩子誤吞東西的時候,大家第一時間肯定是想要讓他趕快吐出來,于是各種灌水摳喉嚨。但是我這里要提醒各位,并不是所有誤食都能盲目催吐,不然就是幫倒忙了! 寶寶誤食,一定要冷靜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誤食的時候,非常慌亂,有的甚至開始打罵孩子,結果不僅耽誤了救治時間,還會使孩子哭鬧導致二次吸入或嗆到。一般在出現此類情況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冷靜下來,在安慰孩子的同時,弄清楚他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吃了多長時間等等。 然后看看能不能取出還在嘴中的東西,并且及時送往醫院。注意把剩余的物品、包裝以及孩子的嘔吐物都帶著,這些東西都可以幫助醫生診斷,縮短診療時間,讓孩子得到最快的救治。 如果家長比較懂孩子護理,那么可以在去醫院前做一些簡單的救治,其中比較常用的就是催吐。不過并不是所有誤食都需要催吐,下面我們來詳細看看,哪些情況無需催吐。
聰聰回家和媽媽說,今天在學校遭遇了一場緊急事故,課間一個女生突然昏倒在走廊上,大家慌成一團,不知如何是好。不少人嚇哭了,后來老師趕來才將女生送到醫務室。聰聰媽一聽有點擔心,以后孩子在學校遇到類似緊急情況該教他們如何處理呢? 從小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環。在商場萬一走失怎么辦?遇到火災該怎么救助?在學校遇到緊急事故如何冷靜處理?除了告訴孩子必要的方法技巧,家長還要在家里通過做游戲的方式進行“模擬演練”,防患于未然。 1深呼吸,先冷靜 遇到緊急事故,先將腦中的“怎么辦”轉變為“冷靜下”,“深呼吸”+“數深呼吸的次數”+“冷靜的自我暗示”。 2跑到離你最近的老師身邊 就算不是自己的班主任老師也沒關系,盡快跑到離你最近的老師身邊即可,然后把你想要報告的事說給老師聽。 3大聲說“不好了!”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 找到老師后,先
孩子燙傷了怎么辦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意外,孩子燙傷在寶寶意外傷害中排名第一,但是部分家長缺乏早期急救常識致使傷情惡化,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那么孩子燙傷了怎么辦呢?跟著案例一起學習。 近日,家長王先生燒水給女兒菁菁洗澡,正當他把熱水倒進桶還沒有加上冷水時,聽到屋外有人找。他跑到門口不到一分鐘的光景,就聽見5歲的菁菁在洗澡房里尖聲痛哭。等王先生沖進去一看,菁菁把左手伸進滾燙的熱水里,燙得手上皮膚脫落。 據全球兒童安全網絡(中國)的調研數據顯示,超過40%的兒童意外傷害發生在家中。尤其在暑假期間,大量少年兒童留在家中,家長容易疏忽大意,使孩子遭受各類意外傷害。 燒傷燙傷 燙傷是兒童意外傷害的首要原因,已成為1~4歲兒童意外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暑期以來,各大醫院燒傷科比平時要多收治5~6倍的兒童燙傷小患者。 解放軍
近日,家住廣州市荔灣區,一名叫瑪麗亞(化名)的外籍寶寶,竟然將一杯洗衣液一口干了!后果是當即暈倒。 當時,瑪麗亞的爸爸不在家,媽媽因為太累睡著了,她的姐姐正和小伙伴玩得不亦樂乎。覺得口渴的瑪麗亞發現飲水機旁有一小杯“飲料”,于是就端起來一飲而盡…… 所幸瑪麗亞的媽媽及時驚醒,發現了暈倒在地的瑪麗亞。當她發現瑪麗亞喝下的是姐姐玩耍時倒進紙杯的洗衣液時,立即撥打120,送進廣醫三院急診科急救。 還好,瑪麗亞誤服的洗衣液不多,經催吐、護胃、增加攝入液體等對癥治療后,她于兩天后痊愈出院了。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邱國瑩介紹,醫院每年都會收治很多例因為誤食而入院的“好奇寶寶”。 發現誤食立即送院,切忌盲目催吐 一旦發現寶寶誤食,并出現癥狀怎么辦? 第一件事當然最好是立即送醫院救治或撥
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急診室護士長李淑芳提醒說,夏天引起小兒發熱甚至高熱的疾病很多,遇到小兒高熱抽搐,家長往往手足無措,經常看到家長用厚厚的被子把孩子捂得嚴嚴實實的,送到醫院,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更加重了散熱不暢。 小兒高熱不退,最關鍵的是盡快降溫,同時讓孩子多飲溫開水,促使排汗盡快降溫。當小兒抽搐嚴重時,要防止小兒發生碰傷、墜床、咬傷舌頭的可能,必要時可在口腔內上下牙齒間放一件不易咬斷的硬物,比如牙刷、小勺、壓舌板等,以防咬傷舌頭。當抽搐超過15分鐘,家長應馬上送孩子去醫院。 反復抽搐發作可導致腦細胞損傷,抽搐1周后應帶小兒到醫院做腦電圖檢查,如腦電圖不正常,應在醫生指導下,長期少量服用苯巴比妥等鎮靜藥,防止再發生高熱抽搐。
孩子墜樓后自行坐上電梯返回樓上 家長次日才發現孩子情況不妙 一名5歲的小男孩從8樓墜下落到花圃,導致腎、脾等多處內臟破裂、多處骨折——由于孩子當時奇跡般自行爬起,加之小孩缺乏溝通能力,粗心的父 母以為孩子只是“從1米高的臺階上摔了一跤”而沒有立即就診,結果第二天情況直轉急下,孩子被送到醫院后宣告病危。昨日,記者從該院獲悉,經醫院連續數日 全力搶救及近一個月時間的治療,小孩歷經重重險情后終于脫險,小孩近日已安然出院。 孩子內臟多處破裂 醫生判斷系高處墜下 談起小孩入院時的情境,該院骨一科周醫生告訴記者,當時小孩先去了南屏某民營醫院,經該院檢查后,病情嚴重,缺乏診療條件,于是轉入珠海市第二 人民醫院。醫生詢問病情,當時家長告訴醫生:小孩從“1米多高的臺階上摔下”。醫生經過檢查后,發覺孩子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為了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都選擇養上一兩只小寵物,例如熱情活潑又忠厚老實的汪星人,高冷形象面人的喵星人等等。 然而,萌寵們很可愛,但它們有時也會漏出小爪牙,甚至給孩子們“來一下”…… 萬一孩子被寵物咬傷了,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怎么做呢? 被寵物咬傷要做以下幾件事! 如果是被貓、狗等抓傷咬傷的話,首先要做的就是處理傷口! 第一步:沖洗傷口 如果被狗咬出血了,要馬上用流動的水沖洗傷口,盡可能把病毒沖走,把血擠出去。最好用20%的肥皂水進行沖洗,連續沖上20~30分鐘。 被狗咬傷的傷口往往外口小、里面深,這就要求沖洗的時候盡可能把傷口擴大,并用力擠壓周圍軟組織,設法把沾在傷口上的狗的唾液和傷口上的血液沖洗干凈。 第二步:傷口消毒 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洗掉碘酒,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