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6日,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中山一位9月大的寶寶在吃飯時候被爸爸逗笑,卻不曾想,寶寶一被逗笑,一顆小小的玉米粒竟然嗆到了氣管內,寶寶瞬間呼吸加快,臉色蒼白,送到醫院時已經出現呼吸衰竭的癥狀,全身輕微紫紺,所幸醫生取出了寶寶支氣管中的玉米粒,恢復健康。 (左邊是玉米在食道口胃鏡圖,右邊是取出的玉米) 無獨有偶,重慶一位2歲半的女寶寶平時由爺爺奶奶喂飯,吃飯常常需要1個多小時,媽媽一怒之下打了她,結果女寶寶端著碗一邊哭一邊吃飯,一不小心米飯卡進了氣管內導致臉色發白,隨后立即被家人送醫。 為什么寶寶吃飯時逗笑或者哭鬧容易引起異物嗆入支氣管呢?這就涉及到寶寶支氣管的大門——會厭軟骨。 會厭軟骨和寶寶吃飯的關系 (食物尚未進入喉嚨,會厭軟骨未閉合) (會厭
許多小傷我們通常在家里自己解決,但是有些突發情況,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如不確定是否需要急診就先當做緊急情況,打緊急電話和找醫生。 遇到下列情況時需要緊急護理: 呼吸困難,呼吸短淺,不能吃東西或不能說話; 嘴唇、皮膚或甲床青紫; 胸部或腹部有疼痛感或壓迫感; 突發的頭暈眼花,虛弱感或視力改變; 意識水平改變,如意識喪失、意識混亂或嗜睡; 首次發作的任何類型的痙攣; 被動物咬傷; 肢體疼痛或麻木。這可能是骨傷的先兆; 出血不止; 大于寶寶手掌面積的燒傷或燙傷; 樹枝條或尖物造成的任何部位的皮膚刺傷; 頭、頸、背或眼部受傷; 過敏反應跡象,如蕁麻疹、面部腫脹、吞咽困難等; 誤吞藥物或清潔劑; 父母們在為寶寶實施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后,再給醫生打電話看是否需要跟蹤治療。
親親寶貝小編友情提醒,如果你的寶寶不小心被狗咬傷了,除了及時的送往醫院外,家長一定要做好正確的急救措施,以免更大的危險出現,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寶寶被狗咬傷了如何正確的急救。 急救處理方式: 被狗咬傷后,應在傷口上下5厘米處用布帶勒緊或將寶寶的傷口放在低于心臟水平的位置,將傷口上端用力掐住,防止毒素擴散。 及時將污血擠壓出或吸出。 用肥皂水沖洗傷口20分鐘。 寶寶被狗咬傷的急救措施 然后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 用2.5%~5%碘酒洗燒灼傷口。 用消毒或干凈的紗布覆蓋傷口,用膠布固定。 處理完傷口后立即注射狂犬疫苗。 除傷口觸及大血管外,一般禁止縫合和包扎。 傷口深或傷口清潔度不好時注射抗生素或破傷風抗毒素。 如隔衣咬傷,應立即換下衣褲,煮沸消毒20分鐘,或徹底洗凈曝曬。 如何避免被狗咬傷? 狗狗在吃東西
氣管異物是兒科比較常見的急危重癥之一,尤其是3歲以下的寶寶多見,如果不能及時正確處理,會危及寶寶的生命。今天,我來給大家科普下:氣管異物的正確急救方法。 如果有呼吸系統疾病方面的問題,請看異物卡喉的正確急救法~ 1、寶寶為何易發生氣管異物? 嬰幼兒氣管異物發生率較高,原因:一方面是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動作已經比較靈活,對這個世界又充滿好奇,發現什么都想放到嘴里品嘗一下;另一方面,則與嬰幼兒的會厭軟骨功能還未發育成熟有關。 人的咽喉部位占據交通要道,氣道和食道均開口于此,吸入的氣體進入氣道,吃進的東西進入食道。既然氣體和食物都由此經過,那它們是怎么各自分流,分別進入氣道和食道的呢? 這就依靠一個特殊的分流裝置:會厭軟骨!它是一個舌形的蓋子,能活動。如果會厭軟骨向上,氣道的開口“喉腔”就會開放,氣體就能進入氣管;如果會
小寶寶對外界的認知是懵懵懂懂的,特別沒有安全意識,寶寶的安全責任主要在父母的身上,因此了解寶寶安全常識是父母的必修課,那么,父母須知的寶寶安全常識有哪些? 情景一 寶寶滿月了,姑姑來看她,還送了一個好大的玩具熊。媽媽把熊放在床邊,一家子人就去吃飯了。不久,玩具熊倒下后遮住了寶寶的口鼻,導致寶寶窒息…… 情景二 奶奶帶著2歲的小孫子去醫院打針,出來后把寶寶放在窗臺上給他穿外套。奶奶并沒有發現窗戶沒關嚴,寶寶一鬧騰,從五樓的窗戶掉了下去。 情景三 豆豆1歲半了,媽媽開始教豆豆:“插頭不可以碰!剪刀很危險!”認真地教了半天,豆豆也記住了。可是第二天,豆豆又去抓電線了。 調查顯示,我國0-14歲的兒童每年至少有約1000萬人受到各種形式的意外傷害,且其高發年齡集中在4歲以前。如何有效地保證寶寶的安全
生活中,孩子也許經常會遇到一些小麻煩:手被刺扎了,腿上被蚊子叮起了包,不小心被樹葉劃傷了手……家長如果學會一些應急的小方法,就不會在突發狀況發生時,束手無策了。 緊急狀況一:被刺扎了 應急方法: “如果孩子皮膚表面扎了刺,可以用膠帶沾住小刺,然后把刺拽出來。”如果刺比較大,或者扎進皮膚較深,最好用鑷子把刺拔出來。 方法分析: 刺會沾到膠帶上,這樣拔刺不但快而且操作起來比較簡單。 就醫指征 如果出現下面的幾種情況,最好聯系醫生:你沒辦法把刺取出來,扎刺的地方發紅、有感染的傾向,或者孩子感到非常痛等。 緊急狀況二: 蟄傷 應急方法: 馬上用信用卡邊或比較鈍的刀刮去動物的蟄刺,然后用肥皂水仔細清洗,最后拿一塊冰敷在傷口上。 方法分析: 用刮的辦法而不是用手指拔去動物的
寶寶燙傷氣泡后怎么處理? 工具/原料: 消毒針頭或消毒剪刀、純凈水或涼開水、食用白酒、大米、完膚油或蘆薈汁。 步驟/方法: 1、遠離熱源:首先快速遠離熱源,并且小心脫掉燒燙傷處衣物,讓傷口裸露;如果衣物粘在皮膚上不能脫下,可以用剪刀剪開,不要強行脫下,以免對傷口造成損傷。 2、降溫散熱:剛被燒傷、燙傷傷口處會有大量余熱,需要作降溫散熱處理,否則會燙傷深層皮膚,造成更深程度的燒燙傷??梢杂檬秤冒拙?20~50多度白酒,不可用酒精)或大米第二遍淘米水(如果自來水質量不好,可以用純凈水或者涼開水淘米,取第二遍淘米水)沖洗傷口降溫,也可以用藥棉浸濕白酒敷在患處降溫,這樣可以快速吸收燒燙傷處余熱,有緩和痛感和防止起泡的作用。 注 意:不要用生冷水沖洗傷口降溫,否則會熱毒內浸,造成傷口發炎感染,肌膚潰爛,大大增加留疤幾率。 3、水泡處理:燒燙傷引起
隨著寶寶的長大,寶寶活潑好動的天性逐漸表現出來,尤其是2歲以上的寶寶,好奇心越來越強,自己又有了一定的活動能力,活動范圍不斷擴大。什么東西都喜歡摸摸動動,喜歡把手指伸到門縫里、抽屜里,寶寶手指細,稍不注意就會擠傷手指。另外寶寶喜歡拿一些比較閃亮的東西,比如小刀、剪刀、玻璃片等,稍不留神就會把細嫩的小手割傷,下面就介紹幾種常見的寶寶手指受傷處理方案。 寶寶手指夾傷怎么辦? 首先,家長們應該注意以下這些地方較容易造成寶寶小手夾傷:房門、窗、抽屜、汽車門、冰箱門、衣柜門等。活潑好動的孩子尤其容易出現小手夾傷。夾傷后輕者出血腫脹,重者可引起斷指、指甲脫落等。因此,家長在看護時一定要多加留意,預防此類狀況的發生。一旦寶寶的小手被夾傷了,以下救治措施可供家長借鑒: 首先要安撫寶寶,如果小手出血了,可先用碘伏消毒,再用紗布包扎。 如有傷口,應消毒。用冷毛巾或冰袋將受到擠壓的部
前天看到一篇新聞報道,既緊張,又欣慰。 這是解放日報13日的一篇報道,在上海飛往倫敦的航班上,一名2歲的寶寶突然高溫驚厥,抽搐不止。 當時飛機正飛在萬米高空上,沒有藥,沒有任何準備,孩子媽媽嚇得大叫起來。 同班的飛機上,恰巧有一名來自上海岳陽醫院肛腸科醫生李盈。聽見孩子的情況后,李醫生迅速趕過去查看孩子的情況。當時孩子的體溫高達40.4℃(耳溫的溫度,腋溫約39.9℃)。 李醫生趕快讓空姐拿來毛巾、冰袋等,馬上用清天河水的退燒手法給寶寶推拿,然后讓孩子媽媽幫孩子脫掉兩條褲子和襪子,幫助散熱,換上干凈的尿不濕。 10多分鐘后,孩子體溫迅速從40.4℃降到38.9℃(耳溫的溫度,腋溫約38.4℃),溫度降下來了,驚厥止住了。 因為飛機有10多小時的航程,又完全沒有藥,孩子身體的特點是起病急,發病快,為了
兒科急診主要包括下列各種情況: 1. 突發高熱,達39℃以上。 2. 急性腹痛,劇烈嘔吐,嚴重腹瀉出現脫水癥。 3. 各種原因引起的抽搐、昏迷、紫紺、呼吸困難、心力衰竭、休克者。 4. 各種急性出血,包括咯血、嘔血、鼻出血、口腔出血、皮膚出血、大小便出血,以及有體內出血征象者。 5. 各種食物、藥物中毒,毒蛇、毒蟲咬傷等。 6. 觸電、溺水、中暑、燒燙傷、煤氣中毒等意外事故。 7. 眼、耳、鼻、咽喉、氣管及食管異物。 8. 腦外傷、骨折、脫臼、撕裂傷或其它急性外傷。 9. 新生兒窒息等新生兒急癥。 10. 其它各種緊急情況,需要醫務人員立即處理者。 哪些病必需住院治療? 一般來說,一些急重病孩子必須馬上住院治療。如急性中毒、各種休克、各種急性大出血、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腎功能衰竭、中毒型肺炎、中毒
當寶寶急性腹痛的時候,媽媽們很心疼,卻不知道怎么怎么辦吧?那么寶寶急性腹痛有什么樣的表現,又怎么幫寶寶度過急性腹痛的難關呢?今天跟著小編一起認識下寶寶的急性腹痛吧。 很多幼兒都會有急腹痛。主要的癥狀是: ●哭鬧(通常在早上),有時長達數小時 ●面部通紅 ●背對著你、蜷著身子,或曲起膝來仿佛在忍受著痛苦 看到你寶寶的痛苦,你會難過極了;但這些癥狀對你寶寶并無害。還沒有人能查出癥狀的原因來,很可能是腸道的痙攣,或因放屁沒有通暢而使腸氣於積的結果。不要再給寶寶喂牛奶,若母乳喂養效果很好的話,母親也不要再吃任何的乳制品。一般這種癥狀到了12周的時候就消失了。 在你寶寶看起來十分痛苦的時候,你可以輕拍他的后背,并輕輕按摩,抱著他來回走一走。試著使他坐起來,讓他打嗝,然后臉朝下,肚子緊貼你的大腿躺下。純凈水或淡蒔羅茶對有的孩子很有效。給寶寶洗個熱水澡也能幫他
當小孩子正值細節敏感期,是用手、五官去感知的時期,好奇心爆棚,常常會東摸西摸,做一些匪夷所思的行為,家長們不希望干擾孩子們的行為,怕影響孩子創造和學習能力的發展,但又怕孩子磕磕碰碰遇到大危險。 要知道,安全隱患無處不在嘛,如果孩子不小心把一些亂七八糟的小玩意塞到自己鼻子里,除了去醫院急救以外,還有什么簡易的急救方法呢? 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小孩異物進鼻如何急救??!
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外出受到意外傷害,就天天讓他們待在家里,認為這樣很安全。但是,就算是在家里,好奇的他們也會種種發生意外,很多小小的疏忽就足以引起大災禍,父母應更為謹慎! 安全疏忽一:防護欄間隔太寬,寶寶爬上去時被卡脖子 孩子有了自己獨立睡覺的小床,防護欄是必不可少的,它是防止孩子睡覺時調皮掉下床的保護器,但千萬不要忽視,這保護器也可能變成“兇器”。 有些兒童床的防護欄間隔過寬,寶寶總會好奇地將頭深處防護欄玩耍,這樣的動作很容易卡住寶寶的脖子。為了避免危險,趕緊看看家里兒童床的防護欄吧,適當地增加護欄的密度,保證孩子安全最重要! 安全疏忽二:將剪刀等利器放在冰箱上,小孩搖冰箱的時候被誤傷 家里的東西,我們從來都是哪里順手往哪放,像剪刀、開瓶器、小刀等都會隨手放在廚房的冰箱上,許多父母認為,冰箱那么高,小孩夠不著,利器放在上面很安全。但
10日凌晨1點左右,蘇州一對小夫妻摟著20個月大的兒子睡覺,不料母親的頭發纏住了孩子的脖子,幸虧孩子父親及時發現。 目前,孩子正住院接受治療,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還有待觀察。醫生表示,這是相當離奇的一個病例,同時還發出提醒:孩子出生后應該單獨睡一張床,年輕媽媽也最好不要留長發。 揚子晚報記者 薛馬義 ■記者探訪 20個月大的男孩 臉色紅紫插氧氣管 接到消息后,昨天上午10點左右,揚子晚報記者趕到蘇大附屬兒童醫院。急診搶救室,孩子的父親正焦急地向急診科主任華軍了解病情。剃著寸板發的孩子正安靜地躺在病床上,鼻子插著氧氣管。 可以看到,孩子臉上呈現出不同尋常的紅紫色,還布滿紅點。母親腫著雙眼守在孩子身邊,一頭披肩發大約有四五十厘米長。 孩子父親說,他是蘇州吳江人,兒子才20個月大。事發時間大約是昨天凌晨1點左右,當時自己正在熟睡,聽見了兒子一聲大哭
寶寶1歲3個月,男孩,早上發現流鼻血了,不多,掛在鼻子下面,擦掉沒有再流。今天玩、吃飯、睡覺一切正常。請問要不要緊,是熱的還是干的? 天干物燥,孩子容易出現流鼻血的情況。 如果孩子一直身體健康,偶爾出點鼻血,家長不用害怕。只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孩子止住,別把鼻血咽下或者誤吸到肺里就行了。 因為吞咽鼻血可能會刺激胃粘膜,引起嘔吐,誤吸到肺里甚至有導致窒息的風險。所以一定要注意止血方法。 孩子流鼻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鼻中隔前下方的黎氏區(Little's area)血管出血,所以,給孩子捏住這個地方就可以止血了。 具體方法如下圖所示: 讓孩子坐穩或者站立,頭向前傾,家長幫孩子捏住鼻翼,持續5-10分鐘。 不要每隔1、2分鐘就把手放開,看看是否止血了,一會
對于活潑好動又貪玩的小寶寶來說,經常會不小心扭傷腳踝或手臂,對于這種扭傷,家和們應該如何做好正確的急救措施呢?本文就來告訴家長們寶寶扭傷后的急救方式。 扭傷的程度及癥狀 扭傷的部位疼痛,局部肌肉有壓痛,碰觸或活動時疼痛加劇。 扭傷部位出現不同程度瘀血,局部青紫或紅紫,常圍繞受傷關節。 關節扭傷部位出現不同程度腫脹。 腳扭傷后出現運動障礙,孩子走路出現不平衡,跛行。 急救方式 發現扭傷后,立即停止運動,將扭傷部位的衣物或鞋帶松解。 如果是腳踝扭傷,應先用枕頭把小腿墊高。 剛扭傷時千萬不要按摩、揉搓,以免加重損傷。 用冷水或冰塊冷敷受傷部位約15分鐘。 用手帕或繃帶扎緊扭傷部位固定受傷關節,也可減輕腫脹。 48小時后,可對傷口做熱敷,或按摩,以促使血液循環加速,消退腫脹。 扭傷常伴有骨折或關節脫位,當寶寶覺得疼痛
寶寶出現食物過敏,通常表現為皮疹、嘔吐、腹瀉等。 寶寶過敏的癥狀有時在吃完食物后立即出現,有的要過幾小時或數天后才出現,有的是過一周或一個月才出現。在照顧有過敏體質的嬰幼兒時,應特別認真細致,提高警惕。 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延長母乳哺育時間 母乳喂養的寶寶過敏發生率比較低。因為,母乳中含有很多營養成分,包括低聚糖(益生元),能促進有益菌的生長,阻止有害菌的生長,從而降低這些寶寶發生過敏的風險。母乳還能增強新生兒免疫力。 如果發現寶寶有發生過敏的風險,可以延長母乳哺育的時間,至少保證6個月。母親在哺乳期間也應避免食用易致過敏的食物,如帶殼海鮮、牛奶、蛋等。 2、使用特殊的配方奶 如果發現寶寶有對牛奶蛋白過敏的風險,那么用普通牛奶配方奶粉喂養的時候,就會出現過敏癥狀。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使用特殊配方奶粉,如嬰兒豆奶粉、水解蛋白嬰兒奶粉、基本氨基酸
家有淘氣的小寶寶,媽媽們最害怕的可能就是寶寶被尖銳的東西割傷,本文就提醒媽媽,如果寶寶被割傷了,也不要太慌張,正確的做好急救措施才是關鍵。 根據割傷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急救處理: 較度的傷口 用清水清洗受傷部位或用雙氧水消毒。 用適當的力度摁住受傷部位,通常會在幾分鐘內止血。 出血停止后不要在碰傷口,以免再次出血。 用紗布包扎傷口,傷口更小時也可用創可貼貼上。 如果傷口出血不止,摁住傷口時及時求助醫生。 如果是被刺傷,應借助工具拔出刺,再進行消毒處理。 較嚴重的傷 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并采取正確的急救措施。 把寶寶的腳抬高,促進血液流向大腦,降低休克風險。 用重疊幾層的消毒紗布敷住整個傷口,并用力壓住傷口。 如果傷口有殘留的釘子、玻璃等,不要試圖拔除釘子,應等醫生處理。 可在醫生建議下注射破傷風針劑。
注意監護孩子——別讓孩子傷了自己 可能原因:嬰幼兒時期的寶寶,時常會因為無意識的活動、興奮、鬧情緒或身體某處不舒服,而出現不自主地自我傷害的情況。為了防止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應采取一些措施,避免孩子自我傷害。 安全防范措施:要注意經常把寶寶的指甲剪短磨圓,以防寶寶無意識的撓抓,抓破自己的皮膚,或是抓破已有的傷口,引起感染。當然,除了這些之外,生活中要預防孩子別傷自己的行為還有很多,因為寶寶懵懂無知,不知道保護自己,所以就需要家長們來格外的對寶寶進行監護,別讓他們自己傷了自己。 育兒金點子:給寶寶修剪指甲,應選擇在孩子睡覺的時候剪,防止因為孩子不合作而傷了手指,動作要小心輕柔,應該選擇小型的折疊剪刀來剪,媽媽的左手食指和大拇指輕握小寶寶的手指,手指肚朝向媽媽的眼睛,以便看清楚指甲。媽媽的大拇指向下輕擼小兒的手指,使指甲與手指分
給寶寶準備的家庭小藥箱,有哪些是必備的呢? 發熱 小兒退燒栓可在寶寶發燒溫度不高時使用,百服寧對高燒十分有效,但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給寶寶使用。如果寶寶發燒38℃以下,且精神良好,可以不用吃退燒藥,只需多喝水,注意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物理退燒,注意休息即可。 感冒 生長發育中的寶寶身體抵抗力較差,容易感冒。小兒感冒顆粒純中藥,味甜,家中可常備。但感冒屬于自限性疾病,父母可以通過食療在寶寶的飲食等方面多費些心。 咳嗽 小兒咳喘口服液、小兒止咳糖漿都可以用來治療寶寶短期內的咳嗽,如果寶寶咳嗽持續時間過長,就需要去看醫生了。 腹瀉 思密達、媽咪愛、丁桂兒臍貼都是治療小兒腹瀉的常見藥,除此之外,父母注意暫時不要讓寶寶吃甜食、脂類食物以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