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自從學走路,每天都擔心他會摔倒,都是扶著寶寶學走路的。寶寶走得興致勃勃,大人累得腰酸背痛~ 也有些新手爸媽對寶寶走路這件事了解得不多,結果陷入誤區。而這些家長的共同點在于犯了錯誤而不自知,對寶寶的成長發育產生影響。
誤區一:不讓學爬,先學走? 不少家長擔心地板太臟、擔心寶寶滿地爬太不衛生、擔心寶寶爬行容易受傷……基于各種各樣的擔心,拒絕讓寶寶爬行,直接讓寶寶學走路。 其實,爬行對寶寶的成長非常重要。有研究發現,寶寶至少要爬夠500個小時,對感統發育會更有好處。在爬行的過程中,寶寶的四肢、肌肉、骨骼等都會得到鍛煉,腰部力量、腿部力量等也會在爬行的過程中得到加強,為以后動作發育如站立、行走、跑跳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果擔心受傷、擔心衛生問題而不讓寶寶爬行的話,這個想法一定糾正。爸媽在家開辟寶寶的爬行專用地,時刻保持該區域的衛生,為寶寶營造一個安全干凈的爬行環境。 當然,寶寶在剛開始不愿意爬行也不要強迫,爸媽可以用寶寶平時喜歡的玩具引導寶寶爬行。
誤區二:早早穿上學步鞋? 很多媽媽認為,學步就得穿上學步鞋。事實上,在寶寶還未完全學會走路的階段,光腳才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腳上的分布著許多的末梢神經,寶寶在學步階段,光腳能接觸不同材質、不同軟硬的物體,能刺激觸覺。另外,腳部觸覺靈敏,對大腦的開發也是有幫助的。而且,光腳學走還能幫助養成良好的走路姿勢。 冬天到了,如果擔心室內地板太冷,媽媽可以給寶貝穿上腳底有防滑設計的小襪子,防寒保暖。 誤區三:學步必用學步車? 老式的學步車,是讓寶寶站在車內滑動著學習走路。在很多家長看來,這種學步車方便又省事,寶寶也喜歡,認為它是不錯的學步“神器”。 事實上,2011 年我國衛生部曾發文稱,不建議使用學步車。 這種學步車可能導致發育遲緩以及骨骼畸形,還會容易讓寶寶阻礙孩子運動協調功能的成熟,潛在危險非常高。 不過,家長可以選擇學步手推車。這一類的學步車安全性更高,能激發寶寶掌控玩具的樂趣,寶寶也會愿意推著它到處走,更有利于寶寶學習走路。 家長還要注意一點:寶寶學走路階段,要避免過多的人為干預。比如拉扯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學走路,又或者強行讓寶寶走路。學走也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 |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