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位置的
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與子宮壁發生分離,稱為胎盤早期剝離,是
孕晚期的一種嚴重并發癥。
胎盤早剝多由于
妊娠中毒癥、創傷、子宮靜脈壓
增高等因素引起,以創傷較多見,腹部直接被撞擊,如摔倒;
胎位不正,進行外倒轉術時手法粗暴;重體力勞動時局部過度牽拉;嚴重咳嗽;或胎兒
臍帶過短,胎頭下降時被牽扯;
羊水過多,破水時羊水流出過于迅速,或雙胎時第一胎兒娩出太快,使宮腔內壓力突然降低等。精神上過于恐懼、憂慮,引起子宮的變化和循環紊亂,而引起胎盤早剝。
較輕的胎盤早期剝離多發生于
臨產前后,
陰道出血為其惟一癥狀,出血量少,患者可無任何癥狀,如出血量較多,患者可表現相應程度不同的貧血,出血開始顏色鮮紅或暗紅,出血較多者亦可有血塊流出。
此類病人之出血多屬于外出血型。腹痛不嚴重,但多已臨產,有陣發性子宮收縮,可能有過于勞累或外傷的歷史,也可能合并中度妊高征。較重的胎盤早期剝離多發生于孕晚期,病人多有高血壓等合并妊高征,常突然發生一側劇烈腹痛,以后持續疼痛,或伴有陣發性絞痛、
惡心、
嘔吐,嚴重者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發涼等休克征象。有時伴有少量或中等量陰道出血,或流出血水。
胎盤早期剝離有輕型與重型之分。輕型陰道流血顯著,腹痛程度較輕,貧血不明顯,胎兒多不受影響,易誤認為是先兆
早產。重型的典型表現是突發劇烈持續性腹痛,陰道流血量較少甚至不出血,實則胎盤剝離處出血量多,但都積聚在子宮腔內。子宮受血刺激而變硬,貧血貌、冷汗、休克,病人危急,胎兒常死于宮內。
本病的輕型病例不需特殊處理,如出血較多,可行人工破水,加速
分娩過程。重型病例應抗休克、防止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止血改善貧血狀態,防止
產后出血再度休克:力爭在6小時內結束分娩。
根據失血情況,采取氧氣吸入、輸血。無輸血條件時可輸入低分子右旋醣酐、代血漿或10%
葡萄糖,有妊高征者,勿輸入生理
鹽水。做好臨產和剖宮產的準備。術中如發現子宮卒中,子宮肌壁經
宮縮劑局部刺激均無反應,而持續出血時,為挽救產婦,應作子宮截除術。
預防措施主要是避免外傷(特別要避免腹部直接受撞擊),
孕期積極治療原有的高血壓和腎臟病等合并癥,做好產前檢查,預防和治療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尤為重要,因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胎盤早剝的重要原因,特別是重型胎盤早剝多見于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病人。此外,醫師應正確指導和處理好臀位外倒轉術、羊水過多和雙胎,防止胎盤早剝。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