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調奶粉的步驟
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認為,沖調奶粉時先加奶粉和先加水都是一樣的,沒什么區別。其實不然,先加奶粉,后加水,即使水仍加到原定刻度,沖調出來的奶會變濃;寶寶喝過濃的奶,胃腸消化能力難以負擔,腎臟的排泄能力也難以承受,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甚至腹瀉,影響寶寶健康成長。
正確的沖調方法是將定量的40℃-60℃的溫開水倒入奶瓶內,再加適量的奶粉沖調。比如,把30毫升溫開水倒入杯中,用配套的奶粉勺盛滿一勺,不可按壓,然后用筷子或刀子刮平,把一平勺奶粉倒入30毫升的水中,套上奶瓶蓋,輕輕的左右搖勻即可,不可過于用力搖晃,以免產生過多氣泡,引起寶寶脹氣。
2、沖調奶粉的水溫
如果用滾燙的開水沖泡奶粉,會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結成凝塊,無法充分溶解,寶寶喝了這樣的奶,難以消化吸收。另外,用過熱的開水沖調奶粉,還會破壞奶粉中的營養成分,導致營養流失。
3、沖調奶粉的水
沖調奶粉時,我們提倡用自來水。有的爸爸媽媽認為用礦泉水、純凈水沖調奶粉會更加營養。其實,這是不對的,純凈水失去了普通自來水的礦物元素,而人從水中對鈣的吸收率可以達到90%以上,所以不宜用純凈水沖調奶粉。而礦泉水由于本身礦物質含量比較多,而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還不健全,磷酸鹽、磷酸鈣過多,會引發消化不良和便秘。
有些家長認為用高湯,比如雞湯、骨頭湯、魚湯等來沖調奶粉,奶水中既有奶粉的營養又有高湯的營養,但寶寶長期喝這樣的奶粉。對血液、腎臟都是有害的,還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4、奶粉沖調太濃和太稀
有些家長怕孩子營養跟不上,每次沖奶粉,都會多加上一大勺,把奶沖調得濃濃的,以為寶寶喝了濃奶粉就會快快的長。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寶寶喝了過濃的奶粉,會造成消化不良,由于奶粉中鈉離子未能得到充分稀釋,寶寶吃了過濃的奶粉,會使血管壁壓力增加,容易引起寶寶腦部毛細血管破裂,導致出血。如果經常給寶寶喝過濃奶粉,出血多了會影響寶寶智力發育。
當然,奶粉沖得太稀也不行,這會導致蛋白質含量不足,同樣也會引起營養不良。所以,爸爸媽媽給寶寶沖調奶粉時,要按照包裝上標明的配比,不能想放多少就放多少。
5、想沖多少奶就沖多少
有的年輕爸爸媽媽為了貪圖方便,沖調奶粉時喜歡多沖一點,吃不完,下次可以再給寶寶吃,這樣,省去了很多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