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我都沒看到過胎盤,那時候生孩子壓根兒沒想著這事。媽媽們,生過孩子有見過自己的胎盤嗎?國外的家庭在分娩的時候,把胎盤拍下來的做紀念的很多~
但是吃胎盤真的補嗎?有沒有啥注意點?我的好奇心立馬起來了!趕緊去了解了一下……
胎盤是個很奇妙的臨時器官,是胎兒生長發育的指揮中心,是胎寶寶的生命維持系統;
它附屬在子宮上,給胎兒提供營養、氧氣并處理廢物,扮演著肺、肝、腎和其它內臟的角色,直到胎兒自己的器官長好為止~
同時還能隔絕有害物質,保護胎兒健康呢~如果胎盤出了問題,會導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有一個有趣的比喻是:臍帶是寶寶的第一個玩具,寶寶抓著臍帶蕩秋千,這是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最喜歡的游戲了。而胎盤則是寶寶最早的食堂,玩累了,食堂會給他提供足夠的營養。
胎盤的娩出一般是在分娩后10-20分鐘從子宮壁脫落、排出;
胎盤脫落本身并不疼痛,只是有一點宮縮引起的疼痛,程度大概和月經時嚴重一點兒的疼痛差不多,但要比陣痛輕得多。
圖里面的暗紅色的碟形組織就是胎盤啦~這是在嬰兒娩出之后被拿出來的,大約有一斤重呢!大概是寶寶體重的六分之一吧~
盡管傳統醫學認為胎盤大補,吃后能補氣補血、增強免疫力。但醫生并不鼓勵產婦吃自己的胎盤。胎盤為胎兒傳輸營養,也給他們提供排泄渠道,可能傳播各種疾病。而且在胎兒娩出的過程中,胎盤有可能受到污染。而民間將胎盤清燉、煮湯,更是無法消滅盤中的病毒和細菌。
比如:
對成年女性:導致乳腺癌;
對成年男性:有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對未成年的女孩:導致性早熟;
對未成年的男孩:很可能變成泰國“人妖”!
如果孕媽本身帶有病毒和病原體,那么胎盤也有可能運載著病毒和病原體,想想看吃進身體的后果!
而且,胎盤也不是人人都能吃。胎盤能補充雌激素,不適合給孩子吃,可能引發性早熟;陰虛的人也不適合吃。所以醫生建議,來源不明的胎盤,最好不要吃;即使想吃自己的胎盤,也應先請醫生把關:是否能吃、怎樣吃才有效。
在國外,一些父母會選擇把胎盤埋起,一些父母給寶寶存儲胎盤干細胞;據統計:在美國,干細胞的儲存率為10.7%,日本和臺灣甚至在15%-20%。
親愛的媽媽們,你們見過胎盤嗎?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