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
免疫力特征常表現出免疫系統發育不夠成熟,功能尚欠完善;尚未接觸過子宮外環境的各種病原,也沒有接觸過食物蛋白等種類繁多的抗原性物質;
孕期受到通過
胎盤的母親抗體的影響,使新生兒存在著生理性免疫低下。新生兒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中絕大部分為通過胎盤的母親IgG,其自身IgG的合成能力低下,含量也少,且出生后隨著小兒的生長發育,會逐漸增加血循環量,IgG的濃度迅速下降。新生兒白細胞的生產及儲備都比較少,當他們患有感染及嚴重疾病時,會增加白細胞的消耗量,從而降低吞噬功能和殺菌活性。
因此,增強新生兒免疫力,減少寶寶生病的機會是每個父母都需要關注的事情,新生兒的免疫狀態與其營養狀況、喂養的種類以及生后良性刺激有著密切關聯,爸媽可以此來制定提升小寶寶免疫力的方案。
方案一:合理營養
新生兒期表現為高營養需求,有限的消化代謝功能,因此,對營養既要求足夠量來保證生長發育的需要,又不能過量喂養,以免造成新生兒胃腸道的過重負擔,要適當掌握合理營養對增強體質和抵抗力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每天攝取均衡的營養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及
提高免疫力。
蛋白質是構成免疫細胞和抗體的主要成分,一旦蛋白質缺乏則會造成免疫機能下降。
維生素C能刺激身體制造干擾素,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可增加抗體,清除病毒和細菌,從而增強免疫力。其它如-胡蘿卜素及營養素中的
葉酸、
維生素B12、煙堿酸、
泛酸、鐵、鋅和酶等也都與免疫能力有關。
方案二:預防接種 新生兒時期雖然從母體來的免疫球蛋白提供了一些抗體,但對于許多傳染病仍是一個高度的易感者。預防接種是抵抗病菌的有效方法,可以通過早期有效的預防接種來防止對新生兒危害最大的傳染病的發生,如
結核病、乙型肝炎等。
新生兒時期細胞免疫系統的功能已經比較成熟,對結核桿菌已能產生相應的反應,因而目前在出生后即行
卡介苗接種,能夠對結核菌感染起到相應的免疫效果。新生兒期接種
乙肝疫苗后已證實能得到很好的免疫應答效應,生后立即預防接種乙
肝疫苗,以后1、6個月再接種2次,認為預防的效果是肯定的,可使新生兒受到保護。
方案三:母乳喂養 母乳比代乳品含有更多的免疫活性物質,它可供給新生兒所需的全部營養物質:蛋白質、脂肪、乳糖、維生素、鐵、尤其是母乳中含有抗感染的抗體(免疫球蛋白)及抗感染的活性白細胞、雙歧因子、溶菌酶等,它們具有增強免疫功能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