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3歲還沒學會這樣吃,當媽的要留意了。曾經以為寶寶不愛吃輔食,只是個別情況,長大就會好,但原來寶寶不愛吃飯,并沒有這么簡單! 寶寶不愛吃飯意味著口腔觸覺、咀嚼能力等出現問題,而這會導致挑食、影響手眼協調、語言能力的發展。 我們??吹接⒄Z口音很重,說話不利索的人,就是因為口腔能力發展不善。更嚴重的還會導致大舌頭、地包天……嚴重影響顏值,想想都可怕。 如果學會讓寶寶愛上吃飯,簡直相當于多賺了幾個億呢。 吃什么影響營養的提供;怎么吃影響寶寶的一生。 告別母乳后,寶寶要從輔食中攝取營養,才能長高高,這個媽媽們都知道,在此不多贅言。 1、輔食影響口腔發育 一直添加糊狀食物,沒有改變食物的形狀,使得寶寶的口腔一直得不到鍛煉,進而導致寶寶的咀嚼肌得不到發展。 不同的輔食添加
建立新生兒安全感,正確抱姿很重要??墒怯捎诔跎⒆由眢w各方面發育不全,所以父母抱孩子正確的姿勢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家長不妨學習幾種正確抱姿。 1.不要豎著抱初生寶寶 還未出生之前,孩子在媽媽的子宮里都是蜷縮著的,有種自我保護的感覺。當他們來到陌生的世界后,原本熟悉的環境不見了,會變得很不安。 不要豎著抱孩子的原因一方面是剛出生的寶寶頸肌發育不完全,頸部無力,若豎著抱會影響寶寶脊椎的正常發育。另一方面,寶寶一出生就豎著抱,這和他們原本蜷縮的姿勢大相徑庭,會讓他們感到驕傲不安。 2.不要長時間抱著孩子 現在獨生子女居多,一個大家庭就只有一兩個孩子,所以說孩子就是幾萬千寵愛于一身。正因為這樣,家長對初生寶寶更是愛不釋手,有的甚至整天抱著孩子,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初生的寶寶每天大概需要19或20個小時的睡覺時間。
爬行訓練,讓寶寶爬出智慧。寶寶六個月以后可以訓練爬行了,這是寶寶一生中手腳等各個身體器官最先綜合協調使用的階段。 如何教嬰兒爬行 教嬰兒爬行方法一 1、 把家里的小席子卷成圓狀。(席子有彈性,方便展開) 2、 讓寶寶趴在席子上,將席子一邊壓在身下。 3、 媽媽推動席子,讓寶寶隨著席子的展開而朝前爬。 教嬰兒爬行方法二 1、 寶寶爬在地上或床上。 2、 一個人在寶寶前面,一個人在寶寶后面。 3、 前面的人牽寶寶的右手,后面的人就推寶寶的左腳。牽寶寶的左手時,就推寶寶的右腳。 教嬰兒爬行方法三 媽媽躺在床上,寶寶趴在一邊,爸爸在媽媽的另一邊,爸爸牽寶寶右手,媽媽推寶寶左腿,反之亦然,協助寶寶從自己的那邊爬到爸爸這邊來。 貼士:這幾種
新生兒的這個部位很脆弱,再臟也不能隨便洗。有些強迫癥媽媽,因為洗不干凈,就非得給寶寶把這些“臟東西”給摳下來,結果,就造成寶寶腦部感染了!那么該拿乳痂怎么辦? 1、寶寶頭頂上這層“臟物”,很常見! 寶寶出生時,皮膚上有一層油脂,是一種由皮膚和上皮細胞分泌物所形成的黃白色物質,嬰兒期快速的新陳代謝又使得頭皮皮脂腺的分泌物和脫落的頭皮較多,如果不及時為寶寶清洗,就會不斷堆積而形成厚痂。 這是一種非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皮脂腺分泌旺盛引起的,大部分孩子在出生后不久開始發生。不過寶寶乳痂不會傳染,也不是不愛干凈的表現,因此不用過于擔心。只要護理得當, 通常在寶寶 3~4 周大左右,會逐漸好轉、消失。 2、乳痂用不用清潔? 年輕的家長總想除去這
寶寶有這些癥狀,你就該讓娃喝水了!我們一定要留意孩子有沒有這四個癥狀,如果出現,說明寶寶的身體已經很缺水了! 1、嘴唇干 當我們發現寶寶總是喜歡舔嘴唇,而且細細的觀察,他的嘴唇已經有了起皮的現象,這時候寶寶一定是缺水了,需要趕緊補充! 2、小便 每當我們早上起床,給寶寶換尿褲的時候,一晚上尿的那個多啊,紙尿褲特別沉,從這點上我們就可以知道寶寶是不是缺水,如果寶寶尿量變少,或者尿液變成黃色,就需要及時的補充水分了! 3、排便 就像小便剛才說的,寶寶多天不排便,不過也有可能是寶寶攢肚了,這兩種也很好分辨,寶寶攢肚不會有明顯的不舒服,也不會出現哭鬧或者沒有胃口的情況,而且攢了幾天后,排泄物并沒有太干,每次都比較輕松的排出來,反之則是寶寶缺水或者上火了! 4、皮膚 當寶
哄寶寶入睡原來是個技術活?難怪這么難!當然每個寶寶是不同的,有些寶寶的睡眠時間跟別的寶寶能差上兩個小時,不同年齡寶寶平均需要多少睡眠時間,有總體的指導原則。 你的寶寶幾乎每次坐車都會睡著嗎? 你幾乎每天早上都不得不叫醒你的孩子嗎? 你的寶寶在白天似乎很任性、暴躁或過度勞累嗎? 你的寶寶在一些晚上似乎比平時困得更早嗎? 如果你對哪個問題的回答為‘是’,說明你的孩子可能比他需要的睡得少。要想改變他的睡眠模式,你要幫助他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并固定適當的睡眠時間。這樣他就會獲得足夠的睡眠,生龍活虎的了。 寶寶的睡眠時間會怎樣變化? 隨著寶寶越長越大,他很可能不需要白天睡覺,只在晚上睡了。學齡前兒童和剛上小學的孩子仍然需要晚上睡10~11個小時,但是會逐漸減少。到他十幾歲的時候,你的寶寶每天晚上將
常讓寶寶做這些事,娃會越來越聰明。生活中父母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會逼自己學會各種各樣帶娃技能,甚至有的變化之大讓人不敢相信。 1、早睡早起 本 · 富蘭克林曾說,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幸福和聰明。 然而,在現代不少家庭,由于孩子的作業或輔導班多,或是處于升學期,或是孩子沉迷電視、游戲等,導致很多孩子習慣了晚睡或熬夜。尤其是在假期,晚睡晚起的現象更是普遍,且年齡層越來越低齡化。 晚睡或熬夜不僅對孩子的健康有害,導致抵抗力下降,也會影響孩子的大腦及智力發育。長此以往,孩子會慢慢出現失眠、健忘、焦慮等負面情緒,精神壓力加劇。 相反,早睡早起的孩子由于大腦供血充足,不僅精神的健康程度較高,身體也會更棒。長期堅持良好的作息習慣,不僅有助于磨煉孩子的意志,也有利于促進大腦發育。 而要讓孩子做到早睡早起,關鍵在于調整
寶寶睡覺有這種表現,那是娃在悄悄長智力哦。都會引起媽媽的大驚小怪,這都是母愛泛濫的結果,充分說明有多愛和在乎自己的寶寶。 一個親戚,結婚快十年用了各種辦法,也沒有懷上寶寶,后來只好做了試管嬰兒,竟然成功了,之后順利產下一個可愛的大胖兒子。 一家人歡喜得不得了,孩子的媽媽更是抱著兒子就不舍得放下,只要兒子有個風吹草動,就擔心生病了,立馬就去醫院。幾次下來,醫生都服了她們倆口子了,有些生氣的說,孩子原本沒病也被他們折騰出病來了。 就在寶寶幾個月大時,媽媽發現孩子變的很少哭鬧了。有一天早上,媽媽剛睡醒,睜眼一看兒子,竟然瞪著一雙圓溜溜的眼睛看著自己,這把媽媽嚇了一跳。 她平時所看所聽的小寶寶,都是醒來哭鬧個沒完,看自己的孩子這么乖巧,她緊張的帶寶寶去檢查,甚至懷疑孩子智力上有問題。孩子媽媽還告訴醫生,自己兒子經常在
懷孕生孩子以后,到底什么時候最累?那等孩子斷了奶應該就會好點了吧;真的熬到了孩子1歲多才發現,更多操心的事情正等著呢。 所以懷孕生孩子以后,到底什么時候最累?寶媽們紛紛表示:沒有最累只有更累,不同的挑戰在不遠處等你呢。 一.0~3個月:初生適應期 面對新生寶寶爸爸媽媽們剛開始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寶寶吃喝拉撒在爸爸媽媽眼里都是美好的,然而一個月以后,爸爸已經敗下陣來,這剩下媽媽一人獨自面對。寶寶的母乳,黃疸,紅屁股,消化不良,上火……一個又一個新問題讓新手媽媽操碎了心。還好這一團糟的前三個月很快就過去了,新手媽媽將希望寄托在接下來幾個月里,覺得只要度過新手期就好了。 二.4~12個月:基礎發育期 “3翻,6坐,7滾,8爬”,除了吃喝拉撒睡,寶寶又有新的任務要完成了??粗舶察o靜的寶寶,媽媽該開心才對,那可不行啊,
寶寶想要長高,睡個好覺很重要。后天因素也是有可能幫助寶寶長高的,長高的三大要訣:營養好、睡眠足、常運動,相信很多父母都知道的。 睡眠可不是躺倒床上閉上眼睜開眼的哦,當中有不少的要點呢,媽媽們,你們知道多少呢? 一方面,睡覺可使大腦神經、肌肉等得以松弛,解除肌體疲勞;另一方面,寶寶睡著后,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旺盛,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寶寶長高 優質睡眠要點1、睡得早 科學家們發現,人體在睡眠狀態下會大量分泌生長激素,刺激骨關節軟骨和骨骺軟骨生長。晚上10點到凌晨1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并且這個高峰還需要人體熟睡70分鐘后才會分泌。所以,如果想要寶寶獲得更多的生長激素,那么在10點前就要睡著。 如此類推,9點后上床就很有必要了。 不過,寶寶每天所需睡眠時間,個體差異較大,如果有的寶寶睡眠時間較
寶寶春捂秋凍有講究!捂哪?怎么捂?老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流傳千年的養生法還是很有道理的。那孩子春天該捂哪兒呢? “春捂”不是捂得越多越好 所謂“春捂”,并不是穿得越暖和越好,應當根據室外溫度來增減衣服。 春季的早晚比中午氣溫低,因此早晚可以比中午多穿一件衣服,中午曬太陽的時候更要注意少穿一件衣服。活潑好動的寶寶要比安靜斯文的寶寶穿得更靈活一些,玩耍的時候最好減一件衣服。室外如果陰雨蒙蒙,那么帶寶寶出門要比室內多穿一件,室外如果陽光明媚則不一定要加衣服,有時候可能室內比室外還陰冷哦。 一般來說,當晝夜溫差大于8℃時就需要“捂”,為孩子添加衣服,以免受寒。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捂”出來的3種病 “多穿點”,幾乎是所有父
每個寶寶都躲不開的“睡眠倒退期”:經歷過,才知道有多崩潰。原本睡眠已經規律,準點睡覺準點起床的“睡神寶寶”,突然一夜之間變成了“睡渣”?! 什么是睡眠倒退期 一些原來已經有睡覺規律的寶寶,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突然毫無征兆的改變了睡眠時間,夜間頻繁醒來,其實就是傳說中的——睡眠倒退期,在醫學上稱之為“嬰幼兒睡眠倒退”。 白天小覺睡眠時間變短、夜間頻繁醒來、哄睡變的困難、對大人更加依賴......當睡眠倒退期出現的時候,爸媽們經常會被寶寶弄的精疲力盡。 睡眠倒退期什么時候出現 一般睡眠倒退期會在4個月、8-10個月、11-12個月、18個月、2歲時出現,大多持續的時間1-4周左右。 因為這些時間段是寶寶生長發育以及心理發展的一些關鍵期,也就是說,每當寶寶get了一個新技能就可能出現睡眠倒退的情況。
別讓錯誤睡姿影響新生兒寶寶的發育,這些正確睡姿寶媽要知道。是娃娃長個子以及姿態糾正的天敵,弊大于利的睡姿往往會讓小娃娃獲得老年人所必備的近視以及脊梁彎曲。 阻礙寶寶在體能大關升級的睡姿是哪幾種? 1. 蛤蟆式:這是一招可以占據大半江山的操作,倘若以此類姿勢在夢中一笑江湖。那么脊椎又會委曲求全,而此時,略微突出的眼睛則是成了頭部的唯一支撐點。而這類睡姿,雖然會讓娃娃擁有高超的安全感,但同樣會被附贈相伴一生的駝背套餐以及扎實的近視套餐。 2. 以被蓋頂式:專注于夢里行為施展的嬰兒,往往會采取這一極為低調的休眠方式。而這類專注的精神一旦保持下去,20年以內或許有一番驚為天人的成果。他們對安全感的要求極為苛刻,即使是一點噪音也容易影響自己在夢里的發揮。不過,在娃娃的年紀,此招弊大于利。原本功率不大的肺,在長時間的憋氣操作
孩子睡覺有這3個小動作千萬要重視!越早看到越好。孩子睡覺總有這些“不老實”的小舉動,喜歡翻來覆去、蹬被子、易出汗、打呼嚕。很多媽媽以為這是正?,F象,并沒有足夠重視。 其實,孩子的睡姿和一些小動作暗藏了他們身體的健康信號,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孩子的睡姿里面究竟藏著什么樣的身體秘密吧。 易出汗 孩子在睡眠中出汗是常見的,不少家長有些擔心,是缺鈣還是其他原因?其實晚上睡覺易出汗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 生理性出汗 生理性出汗,是指孩子發育良好,身體健康,無任何疾病,只是在睡眠中出汗。多見于頭和頸部,常在入睡后半小時內發生,1小時左右就不再出汗了。 這時候,媽媽們要看看是不是自己的一些不科學的做法引起的。媽媽們往往習慣于以自己的主觀感覺來決定孩
寶寶臉上有斑就代表肚里有蟲,需要吃打蟲藥?老一輩的說法別盲信。前兩天帶著孩子在小區里玩,一位老人看到孩子后善意提醒我“孩子臉上有蟲斑,得打蟲了。 “臉上長斑就代表肚里有蟲”,這是老一輩的常見說法。記得小時候自己也不少吃寶塔狀的打蟲藥,還真能打下蟲子來。但是,如今的孩子臉上長斑也必須得吃打蟲藥嗎?不一定,老一輩的說法別盲信。 現在衛生條件好了,孩子接觸到蟲卵的機會也少,沒必要專門給孩子打蟲 以前給孩子打蟲,完全是因為當時衛生條件差,也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孩子們玩沙玩泥巴之后不洗手,直接拿著食物吃,這才導致蟲卵被吃進肚里,需要打蟲。 但現在衛生條件改善太多,家長們甚至唯恐孩子弄臟手,連孩子玩土玩泥巴的機會都被剝奪。況且“飯前便后要洗手”這一衛生習慣不僅深入人心,也被執行到位。孩子很少接觸到
重癥監護室門外,才徹底明白:對于孩子,健康比什么都重要。直到在重癥監護室門外待一天一夜,才明白對孩子唯一的希望就是:健康的成長。 我家孩子出生以后,新生兒體檢,檢查出心臟有雜音,醫生說不排除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要在孩子六個月的時候做心臟彩超檢查一下。 直到孩子六個月做心臟彩超確診為室間隔缺損,孩子先天性心臟病成為全家人的一塊心病。但當時還抱著僥幸的心理,不是還有可能自己長好嗎?等等看還時有希望的。 接下來的兩年,每半年一次心臟彩超復查,缺損并沒有減小,而且還有一點不太好的發展趨勢,醫生建議手術治療。跟醫生約好了住院時間,然后安排手術。 因為是相對比較簡單的手術,從麻醉到手術結束大概三個小時的時間。然后孩子就被送到重癥監護室監護,需要在里面待24小時才能送到普通病房。
夜醒不斷怎么辦?7種方法教你給寶寶斷夜奶!一覺睡整夜不是夢!就將斷夜奶的所有問題和方法總結成了這篇文章,希望對媽媽們有所幫助。 判斷夜醒原因 斷夜奶是每個媽媽迫切的愿望。然而斷夜奶對于有的孩子而言,水到渠成,對于有的孩子卻不得不需要父母給出一些引導。 錯誤預期:如果你希望晚9點一直睡到早晨9點,那只能說“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睡過夜的定義是:16周以上的孩子夜晚連續睡眠達到6小時以上。 正常夜醒情況: 隨著孩子的成長發育 3個月以下的孩子夜間進食次數控制在3次以內 5個月以下控制在1-2次 6個月時是完全可以舍棄夜奶的。 當孩子頻繁夜醒的時候,很多媽媽會立馬瞇著眼睛抱起來胡亂喂一頓奶,不管孩子吃多少,只要他能閉嘴別哭就行,夜晚完全失控。
月子寶寶你真的會照顧嗎?尤其是在冬天!產后27天超詳細護理!面對突然的新生命,沒有經驗的支持,很多人都是茫然無措的。 新生兒發育平均指標為: 體重:2500-4000克; 身長:47—53厘米; 頭圍:33-34厘米; 胸圍:約32厘來; 呼吸:每分鐘40-60次; 心率:每分鐘140次左右; 坐高:(即頂-臀長)約33厘米 該如何進行日常護理? 1、新生兒出生第一天護理: 1、孩子出生后,2小時內應該進行哺乳,盡早開奶,初乳富含豐富的抗體,能提高新生兒抵抗力,也能促進媽媽子宮盡早恢復。 2、出生24小時內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接種部位有可能會出現小的紅暈和硬結,一般不用處理,1-2天可自行消失。 3、一般在出生后12小
新生兒的百天發育很重要,別再把老一輩這些錯誤觀念當"真理"了。老人們在孫輩降生之時多數也是到了退休的時候,含飴弄孫恰巧的填補了退休后無事可做的空虛。 把孩子交給老人一方面是因為無奈,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放心。畢竟是老人的親孫子,他們恨不得把當初照顧自己兒女的百倍精力放在孫輩身上,絕對不會怠慢了家里的小寶貝疙瘩。況且老人們可是都是有帶娃經驗的呢。 但是老人們帶娃也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世界的快速發展讓今天的生活方式和當時有了一定的變化,當時認為的真理有些也被證實并沒有那么科學。 如果您的孩子一定要交給老人,那么老人的錯誤觀念可要耐心對他們說明哦。雖說新生兒百天內大多數時間再睡,但是也是很有可能被老人們信了一輩子的"真理"耽誤的。 1、 吃喝作息 1. 孩子們日夜顛倒的作息真的是讓人十分頭疼的一件事,白天大人有大把的
嬰兒長短腳是怎么回事?出現嬰兒長短腳,爸媽要擔心什么呢?之前從來沒想過在29歲這年生下的孩子會有罕見疾病,家里沒有遺傳疾病,懷孕時也很年輕,就沒有去做羊膜穿刺或是抽血基因檢測,整個孕程也很順利。因為第一胎是剖腹,第二胎在39周時剖腹,是個胖胖的大寶寶。 出生后一直都沒發現,是在她5個多月時,有朋友來我們家時看到寶寶趴在哪里,說寶寶的兩只腿粗細好像不太一樣,我看了一下好像真的有點差距,趕快叫隊友來看,結果兩只腿一拉就發現兩只腿居然也不一樣長,腳掌也不一樣大,兩只手臂也是有顯著的差異。 長短腳、罕見疾病、遺傳BWS生長板 接著就是一連串的四處求診,最后在1歲3個多月時確診是BWS(貝克威斯.韋德曼氏綜合征),當下是一陣晴天霹靂,但知道病因后也才知道怎么幫助寶寶。BWS通常伴隨著半邊肢體肥大跟巨舌,醫生說某一對染色體上的基因是介于BWS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