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鱔入饌、日啖
荔枝三百顆、不間斷地服用西洋參……不要以為常見的食物就是絕對安全,食用不當,也會造成嚴重后果。
荔枝:荔枝是水果中的珍品,色美味甘,營養豐富。中醫認為,荔枝備五行之粹美,可以通神、益智、健氣。不過荔枝中含有一種可以降
低血糖的物質,吃得越多,血糖越低,如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死亡。
注意:
1.荔枝不能當飯吃,一天不要超過半斤,還要在飯后半小時吃。
2.如果將荔枝連皮浸入淡
鹽水中,放入冰箱里冰后再吃,不但可以避免
上火,口感也更好。
3.有個偏方:荔枝殼泡水喝,可以解荔枝毒性。
豆漿:豆漿是公認的健康食品。在這個DIY的年代,為了衛生我們會選擇自己磨制豆漿。需注意的是:生豆漿里含有一種皂毒素,會使人
惡心、
嘔吐、腹痛、
腹瀉。豆漿還是種善于偽裝的“毒藥”。它在真正被煮沸消失毒性前先會“假沸”。即當豆漿加熱到80°C時,會出現泡沫,且隨著溫度
增高泡沫越來越多,形似沸騰,其實并沒真的燒開,毒素依然存在。煮豆漿時中途添加生豆漿。煮豆漿時先用旺火,當出現泡沫上溢時,再改用小火,直到泡沫逐漸消失為止。從外面買回的豆漿,也最好再次燒開。
白果:這種很有禪意的果實不僅鮮嫩,還有美容和藥用價值。但核仁中含有對皮膚及胃腸黏膜有刺激作用的銀杏酸和銀杏酚。中毒后先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不振,隨即開始煩躁不安、恐懼怪叫,逐漸四肢無力,甚至發生呼吸困難、肺水腫和昏迷。接觸核仁和肉質外皮還可能引起
皮炎。白果不能生吃,熟的一天最多吃4~5顆,吃10~50顆就有中毒危險了。
1.吃的時候去除果仁中綠色的胚芽。避免接觸果核。
2.一旦出現中毒癥狀,只要用白果殼30g煎水服就成了。
桑葚:歷代本草均對桑葚極其推崇,認為有滋陰益腎、養血生津的功效。但桑葚所含的揮發油對消化道有刺激作用,會抑制腸道內的多種消化酶,造成細胞中毒死亡,甚至發生出血性
腸炎和
鼻出血。也有人對桑葚
過敏,出現腹瀉及面目紅赤,耳內、鼻腔內、上眼瞼內、咽喉部腫脹
瘙癢。貪嘴:桑葚性寒,不要多吃,脾胃虛寒、
大便稀薄者更要注意適量。
黃鱔:黃鱔一直被認為是補益佳品。明代醫藥家李時珍認為黃鱔特別適合女性進補,可益氣、補虛損。鱔
魚體內的組胺酸是其鮮味的主要成分,可在死后組胺酸迅速分解為有毒的組胺。組胺中毒會出現皮疹、頭暈、嘔吐、腹瀉等,嚴重時可使人因中毒而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