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要堅持
母乳喂養寶寶,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急性
乳腺炎就是其中之一。寶寶的“糧倉”出了問題,新媽媽擔心,到底應該怎么辦?停奶、吃藥,還是動手術?這些措施對寶寶會不會有影響?
乳汁淤積、細菌侵入致病急性乳腺炎是很多新媽媽都可能遭遇的狀況,這種病癥在第一次做媽媽的女性中更為多見,往往發生在
產后3—4周,主要癥狀包括
乳房疼痛、局部皮膚發燙、紅腫等。因為事關母乳喂養這一重大問題,每個剛做或者即將做媽媽的人都應該對它了解更多,以期能準備得更好。
急性乳腺炎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乳汁淤積很可能導致入侵細菌的繁殖生長,而導致乳汁淤積的原因主要有乳頭發育不好(過小或內陷),妨礙
哺乳,而乳汁分泌過多或嬰兒吸乳少、哺乳姿勢不正確、乳腺管不通暢等也會造成乳汁淤積;而另一方面,細菌也可能常由乳頭破損、皸裂處入侵,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徑。嬰兒口含乳頭睡覺或嬰兒患有口腔炎吸乳時,細菌可直接侵入乳腺管,上行至腺小葉而發生感染。
產后1月內是乳腺炎高發期 急性乳腺炎多數發生在缺乏哺乳經驗的初產婦身上。產后的1個月內是急性乳腺炎的高發期;6個月后的嬰兒開始
長牙,這個階段乳頭也容易受到損傷,應該小心預防;而
斷奶期更要警惕急性乳腺炎的發生。
如果得了急性乳腺炎,起初會感到乳房疼痛,局部出現硬塊、脹痛;隨著病情的發展,還可能出現怕冷、寒戰或體溫一下子升高情況,有時可至39℃以上。一般情況下,只有一側的乳房出現發炎癥狀,患病的乳房疼得不能按,局部皮膚發燙、紅腫,并有硬塊。而同一側的腋窩處淋巴結腫大,按壓有疼痛感。如果到醫院查血常規,會顯示出白細胞數量明顯
增高。
不過,急性乳腺炎的癥狀也會因人而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現。正在服用抗菌藥物的媽媽如果出現局部發炎,癥狀可能被掩蓋。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治療,患病的乳房很可能會化膿,甚至內部組織受到破壞,嚴重的還會發生乳痿。
發炎后不要停止母乳喂養
發生急性乳腺炎時,一般不要停止母乳喂養,因為停止哺乳不僅影響嬰兒喂養,而且還增加了乳汁淤積的機會。所以,在感到乳房疼痛、腫脹甚至局部皮膚發紅時,不但不要停止母乳喂養,而且還要勤給孩子喂奶,讓孩子盡量把乳房里的乳汁吸干凈。
而當乳腺局部化膿時,患側乳房應停止哺乳,并以常用擠奶的手法或
吸奶器將乳汁排盡,促使乳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