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亦多起于經期、產后或小產術后,此時胞脈空虛,若攝生不慎,則濕、熱、毒邪氣可乘虛內侵。外來之邪阻于沖任,與氣血相搏,氣血因之阻滯,引起發熱、腹痛諸癥。可分為以下兩型進行論治。 熱毒熾盛型:寒戰高熱,下腹部疼痛拒按,白帶量多,色黃如膿,氣味臭穢。或伴見咽干口苦,頭痛煩躁,腹脹便秘等癥。舌質紅,苔黃厚,脈弦數有力。 濕熱瘀結型:癥見低熱起伏或午后低熱,小腹疼痛,按之痛重,白帶量多,色黃有味。或伴見口渴口粘,神困體乏,納呆,小便色黃,大便不爽。舌質暗紅或有瘀點,苔黃膩,脈滑數。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合作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