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孕中后期,準媽媽的肚皮漸漸被撐大,很容易引起皮膚瘙癢,有的皮膚皮膚瘙癢現象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有的卻是病理的,如何區分這些瘙癢癥是生理還是病理反應呢?本文就詳細的為大家講解,孕期各種皮膚瘙癢癥。
詳解孕期各種皮膚瘙癢癥
第一類:3種良性的皮膚疾病,也就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以下3種孕期發生的皮膚瘙癢,對母體與胎兒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只要妥善治療與保養,就可恢復正常。
1 妊娠癢疹
妊娠癢疹(Prurigo gestationis),發生的原因目前仍無法確知,可能與懷孕期間激素變化以及外來刺激物等因素有關,對胎兒和媽媽并無明顯影響。
癥狀
出現紅色或淡粉紅色丘疹,患者會感到瘙癢,生產后會逐漸痊愈,不過容易留下色素痕跡。發生原因可能與孕期激素分泌或皮膚干燥、受到外來刺激有關。(孕婦網ou54.com編輯)
發生部位
好發于四肢近端伸側,包括大腿或手臂。
發生階段
懷孕中、后期(約懷孕4~9個月之間)。
治療
主要以外用類固醇藥膏為主。
2 多型性妊娠癥
多型性妊娠癥(Pruritic Urticarial Papules and Plaques of Pregnancy,簡稱PUPPP)在懷孕期間才會出現,發生原因可能因媽媽對胎兒的免疫反應所導致,一旦發生,會持續整個孕期,如果未加以治療,孕媽媽往往會因瘙癢而嚴重影響睡眠。除了影響孕媽媽生活之外,由于這類皮膚疾病多屬良性,對胎兒和媽媽本身的健康并不會造成影響。
癥狀
出現類似蕁麻疹或不規則的丘疹,感覺很癢,通常到生產后一周,癥狀會逐漸消失。
發生部位
多發生在肚皮周圍,再往大腿、手腳等其他部位擴散。
發生階段
懷孕后期,而且最常發生在第一胎,第二胎以后發生幾率比較少,多胞胎或孕期體重增加快速的孕媽媽也較容易發生。
治療
感到很不舒服時,孕媽媽可尋求醫生診治,使用口服抗組織胺或局部類固醇藥膏涂抹,以緩解癥狀。這類藥品在分級上多屬于B級,所以安全方面是沒有問題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