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我們不想議論夫妻離異的對錯,只想提醒離婚父母,在分手前,為你們的親生骨肉做好各種安排,讓兒女身心受到的傷害降到最小程度。
恰如其分地交代
一旦你們已經作出離婚的決定,應該早一點告訴孩子。父母雙方應該一起向孩子心平氣和地講述,就像平時一家人商量去哪里旅游那樣,讓孩子不感到突然。暫且把你們之間的憤怒和愧疚放在一邊。盡管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談話的內容方式不會一樣,但都應包括一些基本的內容:“爸爸媽媽過去很相愛,但現在我們認為分開兩個人更幸福。不管我們之間發生什么,我們都會永遠愛你,照顧你。”談話時,語氣要溫和,不兜圈子。孩子并不需要對細節知道得很詳細,重要的是讓他知道,只是父母分開了,但是誰也不會在他的世界里消失。
還有一點很重要,孩子最怕家庭暴力。父母充滿敵意的爭吵,不但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和不安,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還會給他樹立反面的榜樣,為了孩子,父母雙方離異時要避免爭吵和暴力,任何一方都不要用孩子做要挾,更不能教唆孩子參與戰爭。要知道在家庭暴力沖突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將來也很難處理好自己的家庭婚姻問題。
撫平孩子心理創傷 在父母離異這件大事面前,不同年齡的孩子的反應是不同的,甚至男孩女孩的反應強烈程度也大有差別。所以你必須先要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才有可能去對癥處理———
●2歲以內的孩子:要求生活程序的穩定,如果過去主要照顧他的人換了,他會有種被拋棄的感覺。表現出來的是
哭鬧增多、飲食習慣改變、睡眠易
驚醒,離不開唯一的單親。這時需要用雙倍的愛去撫平幼小心靈的創傷。
●3歲到5歲的孩子:要求來自父母的持續的照顧。隨著他們記憶和
語言能力的發展,他們的自我意識能力也在強化,他會把自己跟父母親情看得很重。任何一方消失改變都會令其不安、誠惶誠恐甚至已經改掉的壞習慣又重現,像吮大拇指、尿床等。這時你千萬不要用教訓的態度去管教,那樣會加重他的失落感。這時孩子最需要的是不間斷的語言交流,你千萬不能因為情緒低落、苦悶而冷落了孩子,讓他失去寶貴的語言速進期。
●6歲到8歲的孩子:在這個年齡段,他們可能要求和父母雙方有同樣時間的接觸,保持相等的距離。失掉任何一方的愛,對他都是劣性刺激,會使他變得自卑、憂傷、孤獨,在學校不愿交友、易怒、富于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