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四君子之一,自古,就有無數詩句稱贊它,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就是:“梅花香自苦寒來”。
那個冬天,我終于在東京的梅花山見到了梅花。 那梅花白里透紅,花瓣潤滑透明,像琥鉑或碧玉雕成,有點冰清玉潔的雅致。有的艷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還有的綠如碧玉。梅花開或有早有遲,在同一顆梅樹上,可以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有的含羞待放,粉紅的花苞鮮嫩可愛;風吹花落,你不用擔心花瓣會摔破,梅花不是嬌貴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氣雪壓,它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古人有句話說的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看!梅,真是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寒風刺骨,雨雪飄飛,臘梅競相開放了。一簇簇花朵在寒風中搖曳,散發出陣陣沁人心脾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臘梅靜靜地開放,吹拂它的不是輕柔如柳的春風,而是刺骨凜冽的寒風;滋潤它的不是清涼柔和的雨水,而是寒冰冷雪;照耀它的不是溫暖的陽光,而是嚴冬里的一縷殘陽。它在與嚴寒風雪做斗爭中怒放著自己的美麗,默默地散發著醉人的香味。沒有蝴蝶相伴,沒有蜜蜂光顧,甚至沒有綠葉的襯托,但它依然堅強的開著,欣賞著屬于它們的美。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它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贊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立志奮發的激勵。梅花的色,艷麗而不妖。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梅花的姿,蒼古而清秀。 梅花香自苦寒來呀!
梅花自古以來就一直被人們稱贊,被詩人贊美,關于梅花的詩句多不勝數。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足雪,為有暗香來。"而詩人所贊揚梅花品質都是千篇一律,不是不畏嚴寒,就是堅貞不屈。我曾經看到過許多關于梅花的詩句與文章,我發現了梅花的聰明。
梅花沒有牡丹花的雍容華貴,沒有菊花的尊貴典雅,沒有水仙的婀娜多資。陽春三月,是一個姹紫嫣紅的季節。公園橙黃迎春花兒;純潔無暇的百合,亭亭玉立的郁金香,奇花斗艷,美不勝收。然而在這花的海洋里卻找不到梅花的身影,難道這千百年來被詩人贊美的梅花不存在了嗎?不是的,它們不開在陽春三月,而是開在寒冬臘月,然而這也是它們的聰明之處。
梅花的枝干是干枯的,花朵也是沒什么出色,如果它們在這萬紫千紅的春天開放,在這美麗的花海的襯托下,它們能有什么作為?那些詩人看到梅花,便想:這梅花也沒什么了不起?跟牡丹花,菊花,水仙花等比起來,差得十萬八千里,拍馬都追不上。可是在寒冬臘月開花呢?百花凋零,它凌寒獨秀,這樣的話,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了。
一陣寒風吹過,幾乎把人給凍死,可是,發現,在凜冽的寒風中,仍然看到花,就會讓人感到喜出望外。梅花還硬撐得挺起了腰桿子,裝出一副愈強則強的樣子。這樣,中國的詩人便覺得梅花非常了不得,紛紛寫了關于梅花的詩。來贊揚梅花。到了春天來時,梅花趕忙收工,害怕一比,變得黯然失色,并且轉初一副大方的樣子,把春天留給百化。
梅花的聰明給了我一種啟示:只有抓住機會,不怕危險和困難,才能顯示出自我,才能顯示出本領,才能顯示出個性。
下了幾天的暴雨,今天陽光終于露出了笑臉,陽光明媚,我們決定去植物園賞花。
到了目的地,我發現光禿禿的樹枝上,什么也沒有,一片枯黃,于是我們就往前走。突然,遠處隱隱約約有了幾個白色的、粉色的小點,我感到很驚訝,走近一看,是梅花樹,之間樹高1.40米左右,樹枝上沒有葉子,盡是刺很花苞。只見花開了,眾多白色的花苞圍著一枝花朵,我數了數,,一共有14片花瓣,又聞了聞,清香極了。白梅花旁有一棵粉色的梅樹,高約1.50米,上面也有許多花朵。我也數了數花瓣,我驚奇的發現花瓣都是雙數:16瓣、18瓣、20瓣等等。我發現,每個盛開的梅花中間都有無數個小須,那就是花蕊。
一陣微風吹來,帶著梅花的芬香,撲進我的鼻子,啊!真香!我想起王安石的一首詩:“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還有毛主席的一首詩:“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水,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真美啊!它傲雪獨立,不怕寒冷,獨自開放,多么崇高的品格啊!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