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燒餅啦!這里的燒餅甜又香啊!”在去上學的路上,一陣香味撲面而來,只見一位年輕的叔叔在小街上正在大聲吆喝他的燒餅呢!我的小肚子不由自主地跟著叫了起來,于是我就拼命地拉著媽媽帶我去買個新鮮出爐的燒餅嘗嘗。
“多少錢一個燒餅?”我問叔叔。
叔叔笑著說:“五角。”
我轉過頭對媽媽說:“呀,一元就可以買兩個,那就買兩個吧”!媽媽答應了。只見叔叔熟練地從大面團里中抓出兩個白團,在手中輕輕一揉,三下兩下,面團頓時成了叔叔手中一件珍貴的藝術品,他又嫻熟地在面團中間撒上一層薄薄白糖后,再用手那么輕輕一搓、一按,一眨眼的工夫,圓圓的白團就變成兩個“白娃娃”。
看著叔叔像寶貝似的小心地將這兩個“白娃娃”放進了爐子,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我不斷地嗅著鼻子,耐心地等待著燒餅的出爐了。媽媽笑著說我像只小饞貓似的。不一會兒熱乎乎的,香噴噴的燒餅已在我手中捧著呢!我迫不及待地張嘴狠狠地咬了一口又一口:“哇,真好吃!”燒餅叔叔的手可真靈巧呀!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蹦銈儾拢@是什么?沒錯,它就是燒餅。
關于燒餅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呢!傳說軒轅帝曾在縉云山鼎湖峰架爐煉丹,非常專注,餓了就抓一塊面團貼在丹爐壁上烤著吃。軒轅黃帝馭龍升天后,當?shù)匕傩站陀锰胀聊7禄实鄣牡t,制造陶爐燒烤面團食用,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燒餅。燒餅也稱為桶餅,是浙江省縉云縣傳統(tǒng)小吃。據(jù)說有六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呢!
燒餅不僅歷史久遠,做法也極其簡單。先準備面粉、豬肉(夾心肉)、梅干菜、食鹽、飴糖、芝麻等材料。第一步,把面粉拌和成發(fā)面。不過發(fā)面,冬天夏天方法不一。冬天用熱湯,夏天用涼水。夏天時,現(xiàn)做與延時做又不一樣?,F(xiàn)做用熱湯,延時用涼水。第二步,夾心肉切粒,+梅干菜和食鹽。拌和入味成餡。第三步,發(fā)面摘劑,包入餡,收口捏攏,按扁,搟成圓餅坯,直徑約十到十五厘米。第四步,餅胚正面刷上些麥芽飴糖,灑上芝麻,在反面刷少許水,貼在炭火燒熱的燒桶內(nèi)壁上。燒烤三至4分鐘后,用特制鐵鉗鉗出即成。
走進燒餅店,一股焦香味撲鼻而來,買一個燒餅,拿到手上熱乎乎的,色澤金黃,焦香中還帶著一絲芝麻香,咬上一口,肉香四溢,梅干菜又甜又咸。新鮮豬肉油而不膩,燒餅表脆內(nèi)糯,好吃極了!
饑腸轆轆時來上一只上好的燒餅,是多么幸福的時刻……
雙手抱著一個熱騰騰的燒餅,有股說不出的感動蕩漾在心間。
第一次參加“青少年城市生存挑戰(zhàn)賽”,感受不一樣的生活;第一次懷揣一元錢,信心十足地親近城市生活;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體會成長的快樂!此時的我,如同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剛剛步入市內(nèi),我們一個個面帶微笑,嘻嘻哈哈亂成一片,精神勁兒倍足。但一想到中午餐要靠這手中的一元錢解決,免不了泛起一絲絲愁意。
我們九個人組成一個團隊漫步在街頭,渴求一點點兒贊助,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我們采訪路人、給可親可敬的環(huán)衛(wèi)工人獻鮮花、為愛心商家贈榮譽牌。忙上忙下,轉眼就到了中午,只覺得饑腸咕嚕,好想到餐館飽餐一頓,可教練就是不發(fā)話。
我們唱著歌,說著祝福詞,挨個訪談商戶。一個老板聽說我們只有九元錢體驗生活,就立馬拿出剛做好的燒餅,一人發(fā)一個,還給了我們二十元贊助費。我從老板的眼神里看到了他的真誠,感覺到了他的關愛,他滿滿的愛心,不就是我們要找的愛心商家嗎?
雙手接過那個熱乎乎的燒餅,內(nèi)心激動萬分。這個嚴寒的冬天不再寒冷,手中的一元錢不再成為負擔,因為有愛就能行走天下!轉過身,我雙手捧出“愛心商家”的牌子,恭恭敬敬地遞給老板。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謝謝您!”我們在一起合了影,這將是我永遠的回憶。
那個普普通通的燒餅,抵不上滿漢全席,沒有壽司那樣可口,更沒有麻辣燙那么誘人。但它凝聚了一種愛,圓圓的大燒餅不正是我們這個可愛團結,積極向上的團隊嗎?
大家你一口我一口,手中的燒餅消失了一半,甜香清脆味殘留在唇邊,回味無窮。那是我吃到過的最有味道的美食,回味無窮,香滿齒邊。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