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雙燕·滿城社雨
清-張惠言
滿城社雨,又喚起無家,一年新恨。花輕柳重,隔斷紅樓芳徑。舊壘誰家曾識,更生怕、主人相問。商量多少雕檐,還是差池不定。誰省、去年春靜。直數(shù)到今年,絲魂絮影。前身應(yīng)是,一片落紅殘粉。不住呢喃交訊,又惹得、鶯兒閑聽。輸于池上鴛鴦,日日闌前雙暝。
翻譯:
農(nóng)歷一月底二月初的“春社”時節(jié),“滿城”均下著淅淅瀝瀝的春雨,那瀝瀝雨絲與瀟瀟雨聲喚起一雙燕子無家可歸的“新恨”,因為花開花落,冬去春來,年年遷移的侯鳥燕子,又要開始新的漂泊。然而,此時此刻,燕子還不知道家在何方。春天的花朵還是那樣燦爛,春天的楊柳還是那么蔥翠,它們重重疊疊隔斷了通向閨中思婦居住的“紅樓”小徑。燕子隱隱約約還記得去年砌下的舊巢,但又不能確認(rèn)。燕子打量了多少屋檐雕龍描鳳的殷實之家,想找出去年舊巢,但它們最終還是飛來飛去,遲疑彷徨,找不到一個棲息或再筑新巢的地方。誰人能夠了解燕子春去秋來那年年歲歲都縈繞在心頭如“絲魂絮影”般的漂泊與孤獨的心境?那漂泊與孤寂的燕子呵,前身理應(yīng)是那一片片凋謝飄零的“落紅殘粉”。燕子遲疑彷徨,但它們相濡以沫,態(tài)度親昵。它們不停地呢喃,似乎在交換著意見,又似乎在互傾衷腸。它們恩愛的關(guān)關(guān)鳴聲,又讓黃鶯鳥聽得那么專注。燕子雖然恩愛,但它們棲移不定的漂泊生涯,畢竟比不上那日日在水池畫欄傍雙棲雙眠的鴛鴦來得寧靜、溫馨。
注釋:
雙雙燕:南宋史達(dá)祖自度曲,見《梅溪詞》。詞詠雙燕,即以此為詞調(diào)名。
社雨:春社和秋社時節(jié)下的雨。此處指春社時節(jié)下的雨。春社,古時一般在立春、立秋后不久兩次祭祀土神,春祭稱為“春社”,秋祭稱為“秋社”。
紅樓:舊指閨秀女子的居處。
芳徑:芳,此處指花卉。徑,小路。芳徑,花間小道。
舊壘:舊,陳舊,過時,與“新”相對。壘,堆砌物,此處借指燕巢。舊壘,此處當(dāng)解為“舊燕巢”。
商量:謀劃或討論事情。
雕檐:雕有圖案的精美屋檐或門窗。
差(ci)池:參差不齊。
省(xing):明白,醒悟。
絲魂絮影:絲,此處謂柳絲,絮,此處謂柳絮。
落紅殘粉:落紅,我國古代詩詞常用來指落花。殘粉,我國古代詩詞常指凋謝之花。
不住:不停地,沒完沒了地。
呢喃:一指燕鳴聲。一指低聲絮語。
交訊:交,相互交往、連接。訊,訊息,消息。交訊:互相傳達(dá)消息。
閑聽:聽得悠閑、愜意。
闌:柵欄一類的遮欄物。
雙暝:暝,原意為日暮,天黑。這里通“眠”,“睡”的意思。雙暝,“雙眠”的意思。
賞析:
這首詞借詠燕,委婉且淋漓盡致地抒寫他身處異鄉(xiāng)時那種寂寞難耐的孤苦感,那種漂泊四方時壓抑在心頭的感傷,那種煢煢孓立時對親人與故鄉(xiāng)不可遏止的思念。詞中對浪跡天涯燕子的擬人化描摹,是孤苦、感傷、思念且又有幾分怨懣心態(tài)的真實反映。全詞所反映出來的苦寒人生遭遇也是傳統(tǒng)社會中諸多為生計、為功名奔走四方、萍飄天涯的“寒士”們孤苦生涯的真切寫照。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