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àn xī shā dàn dàng chūn guāng hán shí tiān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清-李清照
dàn dàng chūn guāng hán shí tiān,yù lú chén shuǐ niǎo cán yān。mèng huí shān zhěn yǐn huā diàn。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hǎi yàn wèi lái rén dòu cǎo,jiāng méi yǐ guò liǔ shēng mián。huáng hūn shū yǔ shī qiū qiān。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
翻譯:
寒食清明時節,萬物復蘇,蕩漾著明媚的春光。玉爐中的沉香即將燃盡,飄出的縷縷殘煙仍是清香醉人。午睡醒來,花鈿已掉落在枕邊床上。
海燕還未飛回,鄰家兒女們玩起了斗草游戲。江梅已經過季,綿綿的柳絮隨風蕩漾。黃昏時分下起了稀稀疏疏的小雨,打濕了院中的秋千。
注釋:
淡蕩:和舒的樣子。多用以形容春天的景物。
寒食:節令名。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介子推輔佐晉文公回國后,隱于山中,晉文公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抱樹焚死。為悼念他,遂定于是日禁火寒食。
玉爐:香爐之美稱。
沉水:沉香。
山枕:兩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
花鈿(diàn):古時漢族婦女臉上的一種花飾。
斗草:一種競采百草、比賽優勝的游戲。
江梅:梅的一種優良品種,非專指生于江邊或水邊之梅。
柳綿:即柳絮。柳樹的種子帶有白色絨毛,故稱。
秋千:相傳春秋時齊桓公由北方山戎引入。一說秋千起于漢武帝時,武帝愿千秋萬壽,宮中因作千秋之戲,后倒讀為秋千。
賞析:
這首詞以白描手法寫了熏香、花鈿、斗草、秋千等典型的少女時代的事物,借以抒發作者愛春惜春的心情。上片寫春光駘蕩,屋內香爐裊煙,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幾筆,勾勒寒食節的初春景色與民間習俗,情韻全出。此詞通過寒食時節景物形象探尋一位少女的感春情思,從而表達作者愛春惜春的心情。
詞的上片寫少女春睡初醒情景,用的是倒敘,頭兩句是第三句睡醒后的所見所感。第三句寫閨中之人,詞中沒有去寫她的容貌、言語、動作,只從花鈿寫她睡醒時的姿態。下片寫少女的心曲,頭一二句對仗工整,既有動態,更有細微的心理活動,極盡工巧之妙,既寫出了少女的春閨寂寞、情懷繚亂,含有作者的惜春心情,第三句是少女春日心情的寫照。此句寫春愁卻不用“春愁”二句,只言雨中秋千,卻道出愁緒萬縷。
這首詞以物寫人,以景寫情,把春日少女的姿態和內心世界寫得活靈活現,有“無我之境”的妙趣。全詞都是景語,仔細體味又都是情語,沒有雕飾斧鑿痕跡,雋秀自然,清新淡雅,充分表現了作者高雅的情趣和高超的寫作技巧。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