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晏幾道 朝代:宋代
原文:
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淺情終似,行云無定,猶到夢魂中。可憐人意,薄于云水,佳會更難重。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今番同。
拼音解讀:
lí duō zuì shì ,dōng xī liú shuǐ ,zhōng jiě liǎng xiàng féng 。qiǎn qíng zhōng sì ,háng yún wú dìng ,yóu dào mèng hún zhōng 。kě lián rén yì ,báo yú yún shuǐ ,jiā huì gèng nán zhòng 。xì xiǎng cóng lái ,duàn cháng duō chù ,bú yǔ jīn fān tóng 。
翻譯:
離別就像那流水,二水分流,一個向西,一個向東,但最終還能再度相逢。即使情感淺薄似那行蹤無定的白云,仍能相逢在夢中。
可惜有的時候人的情意比行云、流水還要淺薄無定性,美好的聚會難以再來。細細回想從前的種種,雖然多次令人腸斷,但都與這次截然不同!
注釋:
解:懂得,知道。
行云:喻自己所思念的女子,用巫山神女朝云暮雨的故事。
可憐:可惜。
佳會:美好的聚會。
難重(chóng):難以再來。
賞析:
此詞抒離別怨情,上片分寫云、水,以水雖離多而終能相逢、云雖無定猶能到夢中,為下片反襯作好鋪墊。過片總云、水言之而又能翻進一層,說人意薄于云水。開篇先以雙水分流設喻:“離多最是,東西流水。”以流水喻訣別,其語本于傳為卓文君被棄所作的《白頭吟》:“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第三句卻略反其意,說水分東西,終會再流到一處,等于說流水不足喻兩情的訣別,第一層比喻便自行取消。于是再設一喻:“淺情終似,行云無定。”用行云無憑喻對方一去杳無信息,似更妥貼。不意下句又暗用楚王夢神女“朝為行云”之典,謂行云雖無憑準,還能入夢,將第二個比喻也予取消。短短六句,語意翻復,有柔腸百折之感。
這里,有兩點值得特別一提。
其一,兩層比喻均有轉折,而造句上均有所省略。“東西流水”與“行云無定”,于前句為賓語,于后句則為主語。即后句省略了主語。用散文眼光看來是難通的,即使在詩中這樣的省略也不多見,而詞中卻常常有之。這種省略法不但使行文精煉,同時形成一種有別于詩文的詞味。
其二,行云流水通常只作一種比喻,此處分用,“終解”與“猶到”在語氣上有強弱之別,仿佛行云不及流水。故兩層比喻似平列而實有層遞關系,頗具新意。
過片將前二意合并,“可憐人意,薄于云水,佳會更難重”。“可憐”乃哀人生遭際,好景不長,既不如流水之“解相逢”,亦不如行云之“入夢來”,別易會難。流水行云本為無情之物,可是它們或終解相逢,或猶到夢中,似乎又并非二味無情。在苦于“佳會更難重”的人兒心目中,人情之薄豈不甚于云水。翻無情為有情,加倍突出人情之難堪。“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這番同”。“細想”二字,是抒情主人公直接露面;“從來”指一生漫長歲月中;“斷腸多處”,不知經歷過多次的生離死別;仔細回想,過去最為傷心的時候,也不能與今番相比。而經過三重的加倍渲染,這樣明快直截的內心獨白中,自覺有充實深厚的內蘊。
《少年游》是重頭詞,它不僅上下片格式全同,有一體(例如此詞)每片也由相同的兩小節(以韻為單位)構成。作者利用調式的這一特點,上片作兩層比起,云、水意相對,四四五的句法相重,遞進之中有回環往復之致。而下片又更作一氣貫注,急轉直下,故絕不板滯。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