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都春·余往來清華池館六年賦詠屢矣感昔傷今益不堪懷乃復(fù)作此解
作者:吳文英 朝代:宋代
原文:
春來雁渚。弄艷冶、又入垂楊如許。困舞瘦腰,啼濕宮黃池塘雨。碧沿蒼蘚云根路。尚追想、凌波微步。小樓重上,憑誰為唱,舊時金縷。 凝佇。煙蘿翠竹,欠羅袖、為倚天寒日暮。強(qiáng)醉梅邊,招得花奴來尊俎。東風(fēng)須惹春云住。□莫把、飛瓊吹去。便教移取熏籠,夜溫繡戶。
拼音解讀:
chūn lái yàn zhǔ 。nòng yàn yě 、yòu rù chuí yáng rú xǔ 。kùn wǔ shòu yāo ,tí shī gōng huáng chí táng yǔ 。bì yán cāng xiǎn yún gēn lù 。shàng zhuī xiǎng 、líng bō wēi bù 。xiǎo lóu zhòng shàng ,píng shuí wéi chàng ,jiù shí jīn lǚ 。 níng zhù 。yān luó cuì zhú ,qiàn luó xiù 、wéi yǐ tiān hán rì mù 。qiáng zuì méi biān ,zhāo dé huā nú lái zūn zǔ 。dōng fēng xū rě chūn yún zhù 。□mò bǎ 、fēi qióng chuī qù 。biàn jiāo yí qǔ xūn lóng ,yè wēn xiù hù 。
翻譯:
春天來臨,郭家園林內(nèi)的“雁渚”,又將成為一處游玩的勝景。我在園中一路玩賞,見鮮花繽紛,數(shù)株垂柳在春陽下懶洋洋地擺動“瘦腰”飄舞。一忽兒毛毛雨又沾濕了池旁的迎春花叢,池塘中也泛起了一片漣漪。園中的小山丘上,松柏蒼郁,樹下小徑苔蘚青翠,曲徑通幽,令人聯(lián)想起或許會有一位凌波仙子在此散步。已重新登上園中的一座小樓撫今追昔,感嘆還有哪一位嬌娘能再為我重唱那首《金縷曲》呢?
在我的追憶下,園中諸景,一一浮現(xiàn)眼前:夏天園中“煙蘿翠竹”,一派黯綠;秋日“天寒日暮”,羅袖迎風(fēng);冬季逞強(qiáng)拼酒,醉倚梅叢;春陽萬花作奴,醉夢侑酒。主人家應(yīng)將園中快樂的生活像萬花似錦的春天,風(fēng)云變幻的春云般保持下去,也不要將遣興娛樂用的骰子輕易地撤去,掃客人的逸興。想要在“小樓”之中重溫舊夢,所以請人搬來熏籠,將住宿處薰得溫暖如春,以便自己睡在那里可以獲得美夢。
注釋:
1.絳都春:《夢窗詞》入“仙呂調(diào)”。雙調(diào),一百字,上下片各六仄韻。第二句第一字是領(lǐng)格,宜用去聲字。此調(diào)《夢窗詞集》共收六首,但因句逗上下片都不盡相同。所以各詞句數(shù)有些差異。大致可分為,上下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十句一格共三個格。一般以上片十句,下片九句的為正格。
2.清華池館:蘇州名勝地,與蘇姬同游之地。一曰或為吳文英好友郭希道(清華)在蘇州的園林,內(nèi)多佳景,詞人曾“賦詠屢矣”。
3.渚(zhǔ):水中小洲。
4.瘦腰:指柳條。
5.宮黃:即宮黃額。古時女子以蝶粉搽面,以蜂黃涂額的裝束。此喻早春時嫩黃尚未轉(zhuǎn)青的柳枝。
6.金縷:指《金縷曲》。
7.羅袖:代指蘇姬。
8.花奴:唐玄宗時汝陽王李琎小字也,善羯鼓,明皇鐘愛之。嘗曰:“花奴姿質(zhì)明瑩,肌發(fā)光細(xì),非人間人,必神仙謫墮也。”此借指梅花。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常作為宴席的代稱。俎,古代祭祀時盛牛羊的禮器。
9.東風(fēng):舊時稱主人為“東翁”,所以這里的“東風(fēng)”應(yīng)作主人郭清華。
10.囗:一作“更”。
11.飛瓊:西王母侍女許飛瓊。此借指梅花。
12.熏籠:熏衣物的竹籠。
賞析:
此為憶姬之作。因重游清華池館而憶姬,發(fā)端“春來雁渚”二韻,寫春到人間,小島上大雁休憩,楊柳婀娜,春花艷冶。“困舞瘦腰”一韻,由柳枝搖曳,柳葉翠黃,想起蘇姬婀娜多姿的身影,臉上貼黃搽粉的美艷。“困舞” 以擬人法寫春日風(fēng)微,楊柳不搖的姿態(tài),猶如人之春困。“啼濕”以擬人法,寫夜間春雨灑在柳葉上,水滴晶瑩之狀。“池塘” 切小序中的“清華池館”。“碧沿苔蘚云根路”一韻,寫沿苔蘚小路,漫步登山。“尚追想”一韻,逆入,回憶昔日與蘇姬一起游山泛舟的歡樂。“凌波”化用曹植《洛神賦》以洛神的身姿形容蘇姬體態(tài)的輕盈優(yōu)美。“小樓重上”一韻,平出,寫今日舊地重游,重登池邊小樓,再也聽不到蘇姬所唱的優(yōu)美歌曲,一縷思念之情托筆而出。“金縷”切“柳”字,暗寫了柳的色與形。與開頭的“垂柳如許”呼應(yīng),從而展示了依依深情。
上片游園,“感昔傷今”;下片重在追憶。
過拍“凝佇”,平出,以描摹法,勾勒自己現(xiàn)在出神凝思之狀,表達(dá)了“憶姬”的題旨。“煙蘿翠竹”一韻,逆入,承“尚追想”三字,繼續(xù)回憶往昔二人生活的情景,在“煙蘿翠竹”中同游共賞清華池館的美景。“欠羅袖、為倚天寒日暮”轉(zhuǎn)筆,回憶昔日分別時恰值冬季,從此再也沒有蘇姬的相倚相伴。此韻之內(nèi)有變化,既寫昔日共聚,又寫后來的分手。“強(qiáng)醉梅邊”一韻, 寫昔日冬季自蘇姬去后,自己徘徊在梅花邊,強(qiáng)飲酒,一醉解千愁。“強(qiáng)醉” 二字,寫出了當(dāng)時心境之苦。“凝佇”五句,追憶園中四時之景。詞人“往來清華池館六年”,所以對園中四時之景印象深刻。因此,所以詞人對此也“賦詠屢矣”。“招得花奴來尊俎”,言只有那花奴陪伴飲酒,暫解憂愁。“招得” 二字,以擬人法,寫天寒日暮之時,梅花怒放,陪伴自己,似相知之人。“莫把飛瓊吹去”以懇求之語,擬請北風(fēng)不要把梅花吹去,讓梅留下來以慰藉自己孤寂的心靈。此二韻,將蘇姬走后,自己憂愁、孤寂的心境寫得淋漓盡致。最后“便教移取熏籠”一韻,又一轉(zhuǎn)筆,寫當(dāng)時心愿,在“天寒日暮”之時,想象已離他而去的蘇姬,一定也會感到寒冷,于是請人為她移去熏籠,夜晚時能溫暖那佳人的香閨繡戶。此處化用白居易《后宮詞》,表明即使蘇姬恩情斷絕,我依然對她念念不忘。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