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看到一組育兒知識宣傳畫。
這是上海新亞書店出版的《兒童心理教育圖》,由畫家章育青于1952年繪制。
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沒有嚴肅的太空哲學,沒有晦澀難懂的道理。雖然時隔67年,上述教育理念從未過時,甚至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有人說:隨著我的成長,我逐漸發(fā)現(xiàn)父母教我的很多東西都是錯誤的,但這些東西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不可避免地會再次犯錯誤……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傳達給孩子的東西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未來的生活。
1
媽媽,弟弟從哪里來?
媽媽,我是從哪里來的?
這恰好是性教育的機會
不要捏造故事欺騙孩子
可以用小貓小狗小雞的比喻來解釋生育的事情
67年前的宣傳畫告訴我們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但67年后的今天,我們在《方思琪的初戀天堂》中看到方思琪說:我們家有各種各樣的教育,但缺乏性教育。
媽媽驚訝地看著她,回答說:什么是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的?思琪立刻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但他們認為自己還沒有開學。
我們必須承認,談?wù)撔宰兓匀皇谴蠖鄶?shù)父母的狀態(tài)。他們認為性是壞的、可恥的,甚至是邪惡的。他們總是可以避免和掩蓋孩子的性教育。
當孩子問自己的出生時,他選擇使用撿起來和從天而降"……當謊言搪塞時,認為他們長大后自然會知道。
只是結(jié)果是什么?
有的孩子甚至20多歲還是性盲,性教育缺乏到空白的程度:
不知道人流的危險;
對避孕知識一無所知;
不知道如何預防性病;
孩子遇到性侵甚至不知道怎么說不;
……
王龍喜在演講中提到:由于艾滋病、性病、性侵、意外懷孕、流產(chǎn)等社會問題眾多,我們應該進行性教育。
性教育不是洪水猛獸,性無知才是。
性盲并不可怕。
2
孩子們害怕死人
或者問死亡問題
你可以根據(jù)他的智能告訴他事實
并可作比喻說:
花草會死,鳥也會死。
死亡是生命的停止
張淑美博士提出:4歲左右的孩子會有死亡的概念。如果他們不能得到父母或老師的正確指導,他們很容易對死亡有錯誤的認識,然后產(chǎn)生負面情緒,影響他們的生活。
中國人認為死亡是禁忌,這是未知的,不吉利的——樓號、車牌號、手機號、電梯號,甚至不能出現(xiàn)4這個數(shù)字。
然而,面對死亡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課。
不知生,怎知死。
不知死,又怎知生。
《尋夢環(huán)游記》之所以感動無數(shù)人,可能是因為它以溫暖的方式揭開了死亡恐懼的神秘面紗,為每個人補上了死亡的一課。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結(jié)局,但不是所有故事的結(jié)束。
面對自己的死亡:敬畏生命,在死亡到來之前,不辜負每一天;
面對別人的死亡:只要他的記憶還在,他的愛還在,他就不會消失……
前不久基努·里維斯在一個脫口秀節(jié)目中被問到:你認為我們死后會發(fā)生什么?·里維斯回答:
我知道愛我們的人會想念我們。
讓死亡教育成為孩子愛的教育。
3
孩子不能溺愛,也不能愛
失去愛情,脾氣暴躁
體罰責罵不是教育
適度的護理,兒童身心健康
就像花草得到雨水和陽光一樣
欣欣向榮
毫無疑問,父母的愛決定了家庭教育的質(zhì)量。
充滿愛的教育帶來幸運;缺乏愛的教育只會導致不幸。
我看過一部感人的短片《努力一點》。一個小男孩非常喜歡足球,但由于基礎(chǔ)差,天賦不足,跑步和頭球練習都很差。
面對一個總是倒數(shù)第一的失落的孩子,男孩的母親沒有讓他放棄或嚴厲責罵,而是認真地告訴他:他真的很棒,只要再努力一點。
一點點努力,一點點積累,一點點進步。
在最后一場比賽中,這個不知不覺中改變的男孩為球隊贏得了一個關(guān)鍵進球,使用了他曾經(jīng)技術(shù)0的頭球。
有人說麥田里的守望者,寫得最好的兩個字叫守望者。
家庭教育不是管,也不是管,在管和管之間,有一個詞叫做“守望”。
用愛守望他的成長。
4
媽媽抱著哥哥,哥哥哭了
要獨占,要求偏好
爸爸也喜歡弟妹
從來不偏心
切瓜,要平均
切好后,我來分
每個人都公平,不嫉妒
這對有兩個孩子的家庭來說可能再重要不過了。
我一點也不喜歡弟弟;
有了弟弟,我感覺不到媽媽的愛;
總是讓我照顧弟弟,讓我讓弟弟,讓我懂事……但我也是個孩子。
也許我們對這樣的聲音并不陌生,因為有了弟弟妹妹,那個只有幾歲的孩子似乎要一夜之間長大。
他們不愛弟弟妹妹,但突然發(fā)現(xiàn)弟弟妹妹的到來,卻讓父母離自己越來越遠,從父母的愛中得到的安全感也變得搖搖欲墜。
一旦出現(xiàn)這種心理隔閡,如果不溝通疏導,這種隔閡只會愈演愈烈,直到無法挽回。
勞倫斯·科恩說:
孩子們需要照顧和照顧,就像一個杯子,不斷需要儲水。老板和第二個孩子也需要不斷地把水儲存在他的杯子里。
讓兩個孩子知道自己被寵壞了,這是這個家庭中獨一無二的存在。只有這樣,成長道路上的小矛盾才會在時間的洗禮中升華為深情。
5
孩子不是故意破壞的
只想看看東西撕破后是什么樣子的
給他一個替代品
讓他滿足好奇心
世界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空白的、全新的、未知的。
他們對一切都很好奇,經(jīng)常無意中做父母無言甚至憤怒的事情:
躺在草地上看螞蟻搬家,干凈的衣服都臟了;
想知道玩具的結(jié)構(gòu),把新買的玩具拆成四分五裂;
在外面玩了一天,拒絕回家……
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調(diào)皮搗蛋,搞破壞,上去罵他,教他聽話,卻不知不覺扼殺了孩子最寶貴的好奇心。
我喜歡龍應臺和孩子們的相處方式。她帶著年輕的安安去上學。在不長的路上,龍應臺像導游一樣向安安介紹世界。
天空、白云、兔子、鴿子、蘑菇、卡車、吉普車……
引導他了解世界,發(fā)現(xiàn)世界。龍應臺知道,對一切都充滿好奇的心,會驅(qū)使他的安全奔向更大的世界,遇見更多的美,追求更多的可能性。
即使將來到處都是六便士的街道,也能抬頭看月亮。
6
嬰兒可以在母親的懷抱中獲得最寶貴的安全感
鼓勵孩子愛動物
發(fā)揮同情心
滋養(yǎng)正常情緒
小男孩,堅持留長發(fā)。
兩年來,由于長發(fā),他被許多人誤認為是女孩,被班上的同學取笑,取笑……
但他堅持要把長發(fā)做成假發(fā),給那些因病化療而失去頭發(fā)的孩子帶來一點美麗。
說實話,我經(jīng)常被一些孩子感動:
雨天,他們?yōu)榱骼素垞蝹悖?/p>
他們用零花錢給拾荒者買食物;
他們很年輕,但還是要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
他們從不吝嗇自己的溫柔、微笑和友誼。
在這個不那么美麗的世界里,我希望父母能教他們的孩子保護自己,但同時,不要扼殺他內(nèi)心的簡單、溫暖、勇氣和善良。
7
孩子富有想象力
有時候虛構(gòu)一個故事
三四歲的孩子說:
我家有一架大飛機
他在撒謊嗎?不是說謊嗎?
1968年,一位母親起訴了一所幼兒園。
原因是幼兒園剝奪了女兒的想象力——他們教女兒知道字母,女兒看到O只想到字母"O",在此之前,她會說O形容太陽、足球、鳥蛋……
母親說:女兒就像一只天鵝,幼兒園剪掉了一只叫做幻想的翅膀,很早就把她扔進了那篇文章ABC的小水塘。
我見過太多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他們就帶著焦慮、爭奪第一的野心和半個人大的書包在各個學前班、輔導班和藝術(shù)班匆匆穿梭。
要有成就,要有才華。
周國平在一篇文章中解釋了他的擔憂:
今天的普遍情況是,整個成人世界都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標強加給了孩子,把他們趕到了功利戰(zhàn)場。
也許,我們是不是太著急了?
也許,我們把他們帶入成人世界是不是太快了?
孩子們必須有想象力。想象力是無價的。孩子們必須有一個秘密的世界,里面有從未存在過的東西。
8
破皮出血不痛
從小就要有勇氣
不要讓他害怕高或走夾板
不要讓他畏縮不勞動
不要讓他害怕黑暗
總有一天,我和她的父親會離開這個世界,希望她能獨自面對。
說這句話的是盲人小女孩的母親。
天生失明的女孩在特殊教育學校學習,每天拄著盲杖上學。這條曾經(jīng)讓她害怕的路,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所畏懼了。
她不知道的是,每天上學的時候,媽媽都默默跟著她,默默守護著女兒,卻不讓她發(fā)現(xiàn)。
有時女孩走錯了,走得很偏,在建筑周圍來回走了好幾次,但她的母親仍然殘忍不出現(xiàn),看著她的女兒,看著她區(qū)分,探索,分析,直到成功。女孩和她母親的臉上同時露出了微笑。
我希望她堅強自信,能自己克服一切。
作為父母,不可能代替孩子走完一生??傆幸惶欤麜氉蕴ど险鞒?,面對以前從未經(jīng)歷過的風風雨雨。
教他如何面對挫折、挑戰(zhàn)和困難比教他取得好成績更重要。
還記得那首感動無數(shù)人的小詩嗎?
《挑媽媽》
你問我出生前做了什么
我回答,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我覺得你很好
想成為你的兒子
我覺得我可能沒那么幸運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jīng)在你肚子里了
選擇你做他的父母是因為覺得你夠好。
怎樣才能辜負他的選擇?
了解更多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