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體:主要是病毒感染,可占原發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細菌很少引起。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下降,細菌可以利用這一缺陷并發生化膿性感染。
常見病毒
鼻病毒— —約5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可引起上感、支氣管炎和中耳炎。
冠狀病毒— —也是上感常見病原體,還可引起嬰兒、新生兒急性腸胃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它是嬰兒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多見于新生兒和6個月以內的嬰兒,可引起小流行。該病毒對嬰兒呼吸道致病性強,癥狀嚴重,包括鼻炎、高燒、喉炎、咽炎、細支氣管炎和肺炎。但對于老年兒童,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明顯減少。
流感病毒— —主要引起兒童呼吸道疾病,也可引起喉、氣管、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和肺炎。
副流感病毒— —常引起細支氣管炎和肺炎,常引起哮喘。
柯薩基及埃可病毒— —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的腸道病毒可引起呼吸道癥狀。
肺炎支原體— —肺炎不僅可引起肺炎,還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多見于5~14歲兒童。秋冬常見,每3~4年流行一次。
腺病毒— —主要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咽炎、咽炎、咽結膜炎濾泡性結膜炎。大約2~4%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除了肺炎。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冠狀病毒常見于上呼吸病毒感染。
常見細菌
大多數侵入上呼吸道的繼發性細菌感染屬于β溶血鏈球菌A組、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桿菌和葡萄球菌。
二、誘發因素: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和發展不僅取決于病原體的類型、毒性和數量,還取決于其他誘發因素。
宿主的防御能力— —營養不良和缺乏鍛煉,以及過敏或免疫功能缺陷或低兒童,身體防御能力降低,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更嚴重,在冬季和春季氣候變化較大,更容易引起流行。
環境因素— —空氣污染、生活擁擠、間接吸煙、被動吸煙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進病原體生長繁殖。
中醫認為,感冒的發生有外因和內因。外因主要是感受風邪,常夾寒、熱、暑、濕、燥;內因是兒童缺乏正氣。當孩子的身體抵抗力低下時,外邪很容易乘虛入侵。冬天天氣寒冷,孩子陽氣不夠,寒冷來襲,往往會傷害陽氣,導致身體防御能力下降,感冒。簡而言之,外部冷空氣使兒童感冒或兒童自身抵抗力下降容易導致感冒。
兒童感冒的癥狀
1.潛伏期:多為2~3天或稍長。
2、輕度疾病:只有鼻部癥狀,如流鼻涕、鼻塞、打噴嚏等,也可能有眼淚、輕微咳嗽或咽部不適,可在3~4天內自然愈合。如果感染涉及鼻咽,通常有發燒、咽痛、扁桃體炎和咽后壁淋巴組織充血和增生,有時淋巴結可能略有腫脹,發燒將持續約2~3天至1周,容易引起嬰兒嘔吐和腹瀉。
3.重癥:體溫可達39~40℃或更高,伴有冷感、頭痛、全身無力、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皰疹和潰瘍發生在咽部,稱為皰疹性咽炎,有時會影響扁桃體,導致過濾性膿性滲出物,加重咽痛和全身癥狀。鼻咽分泌物由稀變粘,頜下淋巴結明顯腫大,壓痛明顯。如果炎癥影響鼻竇、中耳或氣管,則會出現其他癥狀,全身癥狀嚴重。在嚴重癥狀中,應注意高熱驚厥和急性腹痛,并與其他疾病進行鑒別和診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熱驚厥多見于嬰幼兒,發病后1~2天見。急性腹痛有時非常嚴重,主要在臍帶周圍,無壓痛,往往早期出現,多為暫時性,可能與腸蠕動亢進有關,但也可持續存在,有時與闌尾炎癥狀相似,主要由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引起。
4.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的一部分病程和并發癥與急性咽炎不完全相同。由病毒引起的白斑滲出物有時可以在扁桃體表面看到,小潰瘍可以在軟腭和咽后壁看到。雙頰粘膜充血伴有出血點,但粘膜光滑,可與麻疹鑒別。由鏈球菌引起,一般在2歲以上兒童,全身癥狀,可有高燒、冷、嘔吐、頭痛、腹痛等,咽痛或輕或重,吞咽困難,扁桃體彌漫性腫脹,或同時顯示過濾膿滲出,患者舌紅或苔厚,如不及時治療,易發生并發癥,主要是鼻竇炎、中耳炎和淋巴結炎。
5.血象:病毒感染一般白細胞較低或在正常范圍內,但早期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較高;細菌感染主要增加白細胞總數,嚴重病例有時減少,但中性粒細胞百分比仍增加。
6.病程:輕度病例發熱時間從1~2日至5~6日不等,但重度病例發熱時間可達1~2周,偶爾長期發熱時間可達數周。因為病變沒有清除,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治愈。
冬季感冒,注重預防。父母可以從日常護理開始預防兒童感冒,也可以配合中醫感冒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提高兒童抵抗疾病的能力,讓兒童度過一個健康的冬天。
1、著裝
1. 給孩子穿貼身內衣:有些家長認為只要在外面穿厚衣服就能保暖,不注意孩子的內衣。其實柔軟的棉質內衣不僅能吸汗,還能保持皮膚周圍的空氣,阻斷體內溫度的流失,讓孩子不容易感冒。
2. 棉質衣服應該很輕:許多父母認為只有厚羽絨服才是最暖和的。事實上,小棉衣中的膨脹棉可以形成保護層,不易讓冷空氣入侵,有很好的保暖效果。
3. 干透氣的襪子:一旦孩子的腳很冷,身體就很容易感冒。讓孩子的腳在冬天感到溫暖是至關重要的。許多父母也錯誤地認為孩子的襪子越厚,保暖效果越好,但襪子越厚,不吸汗,很容易潮濕,會讓孩子的腳底感冒。因此,為孩子們選擇純棉質地和良好的透氣性襪子。
4. 判斷情況再加衣服:很多家長總是怕孩子凍著,所以一出門就給孩子穿很多衣服,讓孩子一活動就出汗,衣服被汗水濕透,更容易感冒,降低孩子對外界溫度變化的適應性,降低抗病能力。所以如果孩子出去鍛煉,可以適當減少衣服。另外,判斷孩子穿得是否合適,可以經常摸摸小手,只要不冷就說明身體暖和。
2、個人防護
1. 勤洗手,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講衛生,避免病因。據統計,有幾十種細菌寄生在手和指甲之間。用臟手揉眼睛或吃手指的孩子會使細菌和病毒很容易接觸粘膜并引起疾病。因此,孩子們有必要養成經常洗手的好習慣,尤其是外出和飯前飯后。研究表明,用肥皂在水下洗手2分鐘可以去除90% 上述病原菌能有效預防感冒。
2. 避免交叉感染:接觸患者后洗手,必要時在一般托兒所和醫院穿隔離衣。隔離不僅可以保護鄰近的兒童,還可以減少兒童的并發癥。在家庭中,成人患者應避免與健康兒童接觸。 避免長時間呆在擁擠的地方,擁擠的地方,空氣循環不良,這增加了被感染的機會。父母應該盡量不帶孩子去這些地方。
3. 堅持鍛煉:利用自然因素鍛煉身體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經常打開窗戶睡覺、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都是積極的方法。只要你堅持下去,你就能增強你的體質,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堅持鍛煉的兒童增加了身體對寒冷的耐受性。大多數感冒是由冷熱不均勻或寒冷引起的,兒童有身體抵抗力也能抵抗感冒的侵襲。
4.藥物預防:中藥黃芪、西藥免疫調節劑藥物可改善機體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
3、中醫防治
1. 揉迎香穴:迎香穴位于鼻翼兩側。父母可以用中指和腹部揉孩子兩側的迎香穴,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30次。
2. 擦鼻翼兩側:用魚際從孩子的鼻根開始從上到下擦鼻子,可以同時或交替進行,每側擦30次。
3. 按合谷穴:用拇指按住兒童合谷穴,使兒童有酸脹感,來回旋轉20次。
護理篇
注意休息:良好的休息是恢復的關鍵。嬰兒越小,就越需要休息和護理。適當減少戶外活動,癥狀消失后恢復活動,避免因病變未清除而復發。對于發燒的嬰兒,最好臥床休息,以減少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
為寶寶安排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保持室內安靜,不大聲說話,盡可能增加寶寶的睡眠時間,減少能量消耗,可以讓寶寶躺在床上,輕聲講故事或聽音樂,幫助寶寶放松,會發揮促進疾病康復的作用。
合理飲食:感冒和發燒的嬰兒容易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飲食護理非常重要,可以讓孩子多喝水,因為足夠的水可以稀釋鼻腔的分泌物。同時,兒童應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一般原則是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如果強迫嬰兒吃,會導致嬰兒胃腸道負擔,對身體和疾病恢復有害,每次少吃食物,多吃,給嬰兒喝更多的果汁,如新鮮橙汁,熱消退和消化能力更好的嬰兒飲食可以厚,隨著嬰兒病情的改善,一般1周左右可以逐漸恢復日常飲食。
通風窗:空氣長時間不通暢會滋生細菌。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醫院,請保持嬰兒房間的空氣循環。上午和下午每扇窗戶通風一次,每次不少于20分鐘。對于發燒的嬰兒,新鮮空氣有助于皮膚有效出汗,降低體溫,但應避免直接吹嬰兒,導致嬰兒皮膚血管收縮,加重病情。
有效出汗:鼓勵寶寶多喝水,可以增加新陳代謝,促進體內毒素排出,有效出汗,有利于降溫。嬰兒的衣服和床上用品不應該太厚,應該穿寬松的衣服和褲子,以促進有效的出汗和散熱,不要穿太多的衣服,蓋太厚的床上用品,否則很容易導致高燒,甚至誘發高燒驚厥。服用退熱藥后,寶寶會出汗很多,衣服出汗后要及時更換,以免感冒加重病情。
飲食調理篇
1.可以補充一些易消化、高熱能的半流質食物。如粥、牛奶、蔬菜湯、蔬菜汁、果汁等。
2.多吃具有輔助治療和抗病作用的食物。姜、蒜、紫蘇葉、醋等。生姜蘇葉粥、生姜棗粥,這些食物能散發風寒,行氣健胃,是治療感冒氣滯的好產品。
3.吃楊桃。生楊桃洗凈吃,對風熱感冒咳嗽喉痛者有效。
4.風熱感冒的人應該吃涼爽、清熱、利咽的食物:比如適量生吃鮮梨。
5.避免吃油膩、粘稠、熱的東西。
6.最重要的是不要吃香菜,雖然它溫暖健胃,容易感冒,但吃香菜后更容易感冒。
7.風熱感冒發熱期應避免使用油膩的肉和甜食,咸菜、咸魚等咸食。
8.三花茶:銀花5克,菊花和茉莉花3克。將三花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浸泡,作為兒童茶飲用,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適用于有發熱、怕冷、鼻塞但無鼻涕、喉嚨痛等癥狀的兒童。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