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發燒是嬰兒成長的一種癥狀。在急診科,大約20%的嬰兒抱怨發燒。對發燒的母親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冷靜地處理嬰兒的發燒。
寶寶一發燒就慌,發燒焦慮,你有嗎?
急診科,奶奶、爸爸、媽媽帶著15個月的陳晨去醫院看藥,說孩子發燒了,38.3度。醫生看著陳晨像生病的孩子一樣在診所里跑來跑去。他檢查喉嚨,聽心肺,說孩子沒事。如果家里沒有退燒藥,他可以開一瓶退燒藥回去。
奶奶很快說:醫生,我孫子發燒了,沒什么,很快給孩子注射啊,掛水,發燒怎么沒什么?我聽到有人說發燒會燒壞我的大腦….
許多父母,只要他們的孩子發燒,他們就比家里生氣更焦慮。我想馬上給孩子吃藥。我擔心吃藥太慢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立即注射和輸液來退燒。
發燒意味著體溫比平時高。孩子原來的體溫是多少?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溫度,不同的孩子有很小的差異。
看看孩子是否發燒測量三個地方的溫度,一個是嘴:也叫口腔溫度一般為37度,另一個是腋窩,腋窩的體溫比口腔低00.5-1度,約36.5度。還是直腸,直腸溫度比口腔高0.5-1度。
在中國,大多數家長會選擇給孩子腋窩溫度,一般在36到37度之間。我們說孩子發燒了,一般稱37.1度以上為發燒。醫生建議38.5度以上的藥物也指腋窩溫度。
注:以下體溫是指腋窩溫度
每個孩子的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建議父母在孩子身體健康的時候,每天早上剛起床,晚上準備安靜睡覺的時候,可以測量孩子的腋窩溫度。連續三天,平均是孩子的基準溫度。孩子的日常體溫在孩子的基本體溫上下浮動一度是正常的。
發燒不能稱為疾病,它只是一種疾病的癥狀,有時甚至不是一種特殊原因的癥狀
1、以下四種發燒與疾病無關
1、穿得太多
現在已經進入春天,一些孩子已經穿上了小裙子,但害怕冷奶奶像自己一樣害怕冷,穿上厚外套,幼兒園保健醫生用電子體溫計,孩子的體溫達到38度,看到小青穿衣服讓小青坐在保健室,脫下外套,等十分鐘測量小青體溫下降到36.8度。
特別是1歲以后,孩子們會離開。他們喜歡走路和跳躍。基本代謝率高于成人。此外,他們比成年人更活躍。此時,如果他們穿太多的衣服,很容易導致體溫暫時升高。
2、出牙期
孩子的乳牙已經存在于胎兒期,只是埋在牙齦下,等待合適的時間打破牙齦。在這個破碎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感到不舒服,所以他們喜歡流口水,咬東西。很容易咬不干凈的東西,加上突破牙齦的過程會有一點創傷,所以會引起發燒。
這時候因為孩子出牙不舒服,可能會出現煩躁的癥狀。
3、關節生長
有時我們會發現孩子無緣無故發燒,沒有其他癥狀,所以發燒兩三天后似乎發現孩子長高了,這也是由加速發燒引起的。
四、免疫接種后
疫苗具有抗原性,會刺激嬰兒的身體產生抗體,刺激身體產生抗體的過程也會釋放熱原,引起發燒。
一般來說,乙肝、乙腦、麻疹、白破、流腦、麻腮風、水痘、流感疫苗都可能導致兒童注射后發燒。
一般發燒溫度不會太高,在38度左右,孩子的精神狀態一般都比較好。如果吃了38.5度以上的退燒藥,兩三天左右就可以退燒了。
如果孩子發燒時精神不好,有流鼻涕或鼻塞的癥狀,可能是孩子體內潛伏的感冒病毒。接種疫苗時,身體全部精力產生抗體,導致這些感冒病毒興風作浪,導致感冒發作。
二、疾病引起的發燒:
1、幼兒急疹
據說兒童急性皮疹通常發生在6-24個月左右的兒童身上。6個月前,嬰兒體內有子宮帶來的抗體,免疫力相對較好。7個月后,子宮帶來的抗體被消耗掉,因此很容易被抓住。許多嬰兒第一次生病時患有兒童急性皮疹。一般來說,嬰兒急性皮疹的特點是高燒。如果你吃藥,你會退燒。一般來說,高燒會持續三天。
兩天前,靜媽媽去了她姑姑家。她表哥的孩子只有七個月大。她發燒到39度以上。父母非常焦慮。我觀察到孩子沒有說明顯的感冒癥狀。此外,發燒相對較高。我說:孩子應該是孩子的急性皮疹。兩天后,發燒會導致皮疹,皮疹會慢慢消失。沒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把它燒起來,給退燒藥。
果然,我沒想到媽媽。今天早上9點,表哥打電話給我說:孩子不燒了,現在長疹子了,問我怕不怕。我說不疼不癢就好,兩天皮疹就慢慢退了。
呼吸道感染
如果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我們所說的感冒,感冒兒童也會調動身體的免疫力來對抗病毒,從而導致發燒。
喉炎或中耳炎也屬于上呼吸道炎癥,也會引起發燒。
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氣管炎和肺炎,可能會有更高的溫度和更嚴重的燃燒。
3.消化道感染
主要癥狀是腹瀉。如果是病毒感染,秋季腹瀉一般不會太高,一般在38度左右。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可能會燒到39度。
4、暑熱癥:
嬰幼兒期是一種獨特的季節性疾病,在南方較多,兒童會出現發熱、口渴、多尿、少汗,
主要原因是兒童3歲以下,中樞體溫調節功能發育不完善,產熱散熱功能不平衡,汗腺功能不足,出汗少,不易散熱,有時可能燒到38度。
一般來說,如果家里開空調,孩子的癥狀可能會好轉?,F在很少見,因為每個家庭基本上都有空調。
1、 看年齡
一旦孩子發燒不到三個月(不包括穿得太多太熱),一旦發燒,立即送往醫院。
因為孩子小,體溫調節差,體溫可能不太高,病情比較嚴重。而且疾病發展迅速,感冒可以很快進展到肺炎。另外,孩子小的時候要非常小心用藥,建議馬上就醫。
3-6個月的兒童發燒超過38.5度也建議盡快送往醫院。
孩子6個月以上,如果發燒能吃、喝、睡、玩,皮膚大小便沒有異常,建議先在家觀察。
2、 看精神
如果孩子精神狀態好,一般問題不大,比如玩,笑,哭。一般可以在家觀察。
如果孩子無論是燒退還是不退,都要堅持媽媽,沒有精彩,那就警惕孩子可能病情比較嚴重,建議去醫院。
3、 看皮膚
皮膚上沒有皮疹,類似于生病前。建議在家觀察
皮膚異常發紅或蒼白,或皮膚粘膜長滿皮疹,建議就醫。
4、看二便
大便的數量和性狀與平時沒有區別,小便的數量和數量也沒有太大變化。這意味著你也可以在家里觀察。
若兒童大便頻繁,甚至蛋花湯樣大便,膿水樣大便立即就醫。
小便次數減少,即使半天不小便,孩子也可能脫水,盡快就醫。
物理降溫
如果發燒不到38.5度,精神好,可以不吃藥給孩子多喝水,也可以多喝水。洗溫水澡。
洗溫水澡時,一定要注意水溫適宜37度左右。洗澡時,用毛巾擦拭兒童皮膚,刺激血液循環。如果孩子精神好,可以洗20分鐘,一般 將體溫降低2度20分鐘。
如果孩子精神不好,一般建議不要超過10分鐘。洗澡后輕拍孩子的皮膚,保持一點水分,繼續散熱。盡快穿上衣服,保暖。
藥物退燒
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嬰幼兒最安全的兩種退燒藥。
藥物退燒注意以下五點
1、 選擇哪種退燒藥?
若兒童只有3個月,首選對乙酰氨基酚。由于其適用年齡在3個月以上,而布洛芬適用年齡在6個月以上。
如果孩子不能吃藥,可以考慮對乙酰氨基酚,因為對乙酰氨基酚有塞屁股的栓劑,可以用肛門藥。
若兒童有蠶豆藥,則不能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只能選擇布洛芬。
需要注意的是,許多復方感冒藥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例如,兒童氨基酚黃那敏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如果孩子服用這些感冒藥,他應該每4小時服用一次退燒藥。
2、 給孩子吃藥時,一定要注意看藥品標簽,根據寶寶的體重計算藥量
比如有的孩子6個月體重20斤,和6個月體重只有14斤的孩子不一樣。14斤的孩子只需要喝2.5毫升(100毫克/5毫升)布洛芬混懸液,20斤的孩子需要喝3.5毫升。
而且不同的藥物劑型有不同的濃度,比如布洛芬的嬰兒劑型(50ml/1.25毫升)和(100毫克/5毫升)兩種劑型。必須注意的是,不同劑量的劑量非常相關。
3、 消除浪費的藥量
例如,7個月大的嬰兒醫生建議每天吃3毫升,但考慮到杯子是3毫升,然后從杯子到勺子到嬰兒的嘴,會浪費一些,如果嬰兒不合作會吐出一點,浪費一些,所以最終進入嬰兒的身體可能不到2毫升。
兩天前,我嫂子說孩子不能退燒藥。我說我幫你倒藥。醫生開了布洛芬,說我每次吃3毫升,用量杯倒4毫升,用勺子喂孩子。不到半小時,孩子就從39度變成了38度。因為我必須浪費大約1毫升,所以我增加了1毫升的劑量。
晶媽建議寶寶用退燒藥最好用滴管,這樣劑量比較準確,直接滴到孩子嘴里也不會浪費太多。
4.藥量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
給孩子喝退燒藥不像我們吃,餓了,吃幾口飯,咕咕叫的肚子不會叫。
退燒藥一般要到半小時才能慢慢工作,甚至一小時后才能工作,而且一般2~4小時效果最好,所以一般只要我們的藥量足夠,家長不用太擔心,99%的溫度就能下降。那些說不能降溫的人要么想吃了就馬上降溫,要么藥量不夠。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退燒藥沒有效果,很可能我們的劑量不夠。
5.注意兩次退燒藥之間的時間間隔
一般來說,乙酰氨基酚至少需要4小時,而布洛芬通常需要6小時。只要你注意足夠的劑量,你通常可以使用它來支持這么長時間。
靜媽媽信息:兒童發燒是嬰兒期特別常見的情況,母親不必焦慮,正確面對,科學處理,讓孩子一次又一次地發燒,健康快樂成長。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