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新世紀婦兒醫院兒科主任 陳英
最近幾天,大家都非常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的動態,兒童病例的出現影響了所有家長的心。觀察身邊的朋友和家長,大家普遍都很緊張。其實情緒太緊張對健康不利,緊張的時候人更容易生病。
冬天是兒童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季節,總會有一些兒童發燒、生病,此時父母特別尷尬:帶孩子去看醫生害怕感染新冠肺炎,不去醫院害怕延誤孩子的病情。那么,孩子們必須去看什么發燒呢?哪些發燒可以先在家里抵抗?
哪些發燒可以先在家抗一抗?
1.剛發燒。發燒通常是兒童疾病的第一個癥狀。不要對孩子突然發高燒感到困惑。無論什么原因,先服用退燒藥(體溫超過38.5°C當時),先退出體溫,然后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體溫下降到基本正常,孩子精神狀態良好,可以先在家觀察。
2.發燒1-2天,體溫下降,但咳嗽。普通感冒的病程大致是這樣的:一開始只有發燒,體溫下降后咳嗽會逐漸增多,咳嗽會在3-4天后逐漸減少,整個病程的癥狀會在5-7天內逐漸消失。如果孩子基本上是這樣的疾病過程,可以暫時在家觀察。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必須多喝水,清淡飲食,好好休息。同時,你可以給孩子服用退燒藥、止咳藥、化痰藥和一些中藥。這些都是OTC可直接在藥店購買類藥。
咳嗽初期經常出現干咳,此時可給兒童服用止咳劑。西藥止咳糖漿基本上是中樞性鎮咳作用。如果咳嗽不嚴重,就不能服用;如果咳嗽嚴重,可以讓孩子服用,影響孩子的日常活動或夜間休息。2歲以下兒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咳嗽三四天后,痰經常增加。此時,不建議繼續服用止咳藥,但可以給兒童服用化痰藥。這些藥物主要起稀釋和破痰的作用,使粘稠的痰容易咳出。
如果孩子發燒、咳嗽、大便干燥或便秘,可以考慮服用清熱中藥。這類藥物一般清熱方便,對退熱、止咳、排便有輔助作用。
3.低熱伴有咳嗽和流鼻涕。兒童感冒,如上述常發高燒,但也有兒童沒有發高燒,只有低燒,如體溫37℃-38℃伴有咳嗽和流鼻涕,這種情況主要表明呼吸道感染癥狀不是特別嚴重,病原體的發熱能力相對較弱,一般可以在家抗,可以根據上述治療方法在家治療。
但如果持續兩三周的低熱,往往意味著一些特殊疾病,或者去醫院。
哪些發燒必須及時去醫院?
雖然不能去醫院就不能去醫院,但以下情況還是要及時帶孩子去看醫生。
1.精神不好。孩子發燒時會煩躁、哭鬧、精神不好。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觀察發燒后的發燒。一般體溫38.5°C退燒藥可以退燒,體溫下降到37基本正常°C如果孩子精神好,可以在家觀察;如果體溫下降到基本正常,孩子一直昏睡或易怒哭泣,及時就醫,尤其是嬰兒。
2.發燒超過3天。在非常時期,據估計,一般發燒的兒童會抵抗,但不要盲目抵抗持續發燒。如果孩子發燒超過3天,建議父母盡快帶孩子去看醫生。此時,醫生需要檢查孩子并做一些測試來幫助診斷。
3.發燒伴有皮疹。如果孩子發燒4-5天,發燒時有皮疹,需要及時就醫。兒科有很多皮疹性疾病,尤其是皮疹和發燒,需要兒科醫生篩查。
4.發燒和咳嗽逐漸加重。如果發燒超過3天,體溫不會下降,但會逐漸升高,伴有咳嗽和逐漸加重,建議盡快就醫,醫生需要檢查是否有氣管炎或肺炎。
5.第一次就診后持續發燒3天以上。這種情況也需要再去看醫生。
6.嬰兒發燒不到6個月。新生兒和嬰兒通常很少發燒。如果發燒往往意味著病情嚴重。雖然醫院環境復雜,但新生兒和看新生兒和發燒的嬰兒。
7.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毒感染有關的癥狀應積極就醫。
一些家長擔心,如果他們帶著發燒的孩子去看醫生,他們是否會被扣在醫院隔離。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如果兒童沒有武漢或湖北疫區的接觸史,沒有相關患者或可疑患者的接觸史,可在醫院發熱門診明確診斷后在醫院治療或回家治療。
8.還必須治療以下疾病。如果孩子有哮喘、呼吸快或咳嗽,需要看醫生;如有哮喘發作,吸藥后無法緩解需求;嘔吐腹瀉兒童伴有抑郁、易怒、發燒、尿量明顯減少;嬰兒奶量明顯減少,窒息奶嘔吐嚴重,精神抑郁需要看醫生,兒童病情變化太小,不能延誤。
總之,如果你認為孩子病情嚴重,或者發現孩子的情況與平時有明顯差異,建議及時就醫。
來源: 中國婦女報
2020-02-12 10: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