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19日或20日。太陽行至黃經30度進入谷雨時節。谷雨,為春雨增多,雨生百谷之意,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同時也是重要的民俗節日谷雨節。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扒迕鲾嘌扔陻嗨?,氣象專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
從這天起,氣溫回升快,雨水增多,農業進入搶種搶栽時期。像農諺“谷雨前,好種棉”、“谷雨前后,種瓜點豆”等都是人們的農事經驗之談。柳絮飛舞,杜鵑啼鳴,桃花盛開,牡丹斗妍各種自然物象提示人們已進入暮春,如果錯過農時,會直接影響秋后作物收成。谷雨時節,作物生長需要大量水分,時雨降下,利生百谷。人們常以谷雨的降水情況來判斷一年的豐歉。江南一帶農家則在谷雨前后時刻關注雨水對秧苗和茶葉的影響。
有許多小伙伴們發現,清明前后種瓜點豆的和谷雨前后種瓜點豆兩句諺語都有聽過,那么到底哪一句是對的呢?
原來由于谷雨和清明兩個節氣非常的接近。而由于我國地廣遼闊,南北方天氣稍微有差異。因此南方的春季往往比北方要早,種瓜點豆的時間也略有不同。因此,其實古時候的農事諺語其實只是一個大概的時間,會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和氣溫降水情況而有所不同,但人們往往都是在農歷三月前后開始種瓜點豆。
因此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和谷雨前后種瓜點豆兩句話都就此流傳下來,形成了古代農事種莊稼的經驗總結。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同樣也是一句農業諺語。清明節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清明,不僅是一個極重要的農事季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俗演成民間節日的節氣,又稱作“清明節”。清明時節,除東北與西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長城內外,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