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啟蒙是所有父母都會關心的一個話題。我每天也會收到很多媽媽詢問,怎么讓孩子學會指東西啦,如何區(qū)分顏色大小啦,怎樣進行角色扮演啊,等等。這些的確是認知啟蒙的一部分,但如果我們只關注這些,那是遠遠不夠的。
如果把大腦看作一個公司,那這些父母們關注的點,充其量也就是各個部門而已。每個部門都很重要,要讓這個公司運營的好,最關鍵的是需要有CEO抓全局。好的CEO可以協(xié)調統(tǒng)籌,讓每個部門各司其職,從而讓這個公司的潛力發(fā)揮到最大。
今天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認知啟蒙中,擔任大腦CEO角色的,非常關鍵卻常常容易被我們忽視的一塊區(qū)域,執(zhí)行能力。
哈佛大學把執(zhí)行能力比喻為“空中交通管制系統(tǒng)”,它可以指揮我們的大腦調用之前的“知識”,過濾干擾,然后完成指定任務。一個孩子要在學業(yè)或事業(yè)上成功,光知道是什么是不夠的,還需要學以致用,這就要有相對應的行為和技能來配合去完成任務,而這就是認知中很關鍵的執(zhí)行能力。
研究發(fā)現(xiàn),執(zhí)行能力從孩子出生后就會不斷發(fā)展,其中有個很關鍵的窗口期,3~5歲,這個期間會急劇提高,之后就會進入一個平穩(wěn)期。因此,抓住5歲前,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去做這方面的認知啟蒙,意義非常重大。
執(zhí)行能力發(fā)展的黃金窗口期
執(zhí)行能力有幾大能力組成,今天這篇算是一個梳理,想和大家先分享一下初階的執(zhí)行能力有哪些。
1、自控力
孩子的天性是“沖動性”的,這就是為什么小寶寶根本無法等待,稍微晚點滿足就大哭大叫;等上了托班后,很多孩子基本上沒等到老師說完今天要做什么,就開始行動了。但自控力有多重要我們都清楚,往小了說,上學后要能“收心”認真學習,就是需要自控力的。
父母言而有信,慢慢讓孩子學會等待,和孩子玩一些“紅燈綠燈停”、“你我都是木頭人”這樣的游戲,都是有助于孩子慢慢提高自己的自控力的。
“等我想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時,我已經做完了”,這就是典型的缺少自控力的表現(xiàn),行動語言快于思考。
2、思考的靈活性
思考的靈活性不僅僅是適應能力,更是可以根據環(huán)境變化,提出更優(yōu)化的方案。思考靈活性是一種開放式的思維,愿意從新的角度去重現(xiàn)審視問題,因此常常和創(chuàng)新精神有密切關聯(lián)。
具有較高靈活性思考的孩子,可以更好地在各種學科技能中自由切換,會更加愿意去學習新的解題方法,也更不容易放棄。因為他們知道,“方法永遠比問題多,只要轉換一個角度就好了”。
思考的靈活性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具有多元包容的價值觀,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愿意嘗新。比如,當孩子用積木搭成塔了,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根據塔延展出其他形式,也許橫過來再加上一點積木就是火車了;同樣學習綁鞋帶,可以讓孩子嘗試不同的綁法;鼓勵孩子多提問,不追求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這些都是在鍛煉思考的靈活性。
3、自我監(jiān)控
我們生活中總會遇到這一類人,我們旁人看的特別明顯,根本就是表現(xiàn)很差。但每當年末總結時,他拿到差評,自己卻很驚訝,“啊,憑什么給我這么差的成績?”撇開一部分人是在找借口不說,的確有一部分人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原來那么差,這其實就是他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不強。
自我監(jiān)控就像照鏡子一樣,對于孩子來說,要提高這方面能力有兩個途徑。一個就是保證這個鏡子是準確的,這就是父母的表揚批評方式。長期一味表揚或者一味批評的孩子,他的自我監(jiān)控體系就會出現(xiàn)偏差。
另一個就是需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思考過程,提醒孩子去觀察自己到底在說什么,思考什么,這樣他今后就能自己養(yǎng)成“時刻照鏡子”的習慣。
這個能力很重要,不具備這個能力的人,不僅常常想象和現(xiàn)實的落差很大,更關鍵的是,他的進步空間非常有限。人只有時刻對自己有個全面的評價,才能有更好的上升空間。
4、整理能力
生活中可以把東西各就各位,不丟三落四,這就是最簡單的整理能力,也是生活的秩序感。而更高階的整理能力就是做事說話有條不紊,這是大腦的“整理能力”,可以整理千頭萬緒的信息然后組織出清晰的思路。
這兩種整理能力看似有高低之分,但對于孩子來說是同樣重要。甚至可以說,生活的秩序感是提高大腦秩序感的必經途徑。一個孩子開始學會把亂糟糟的玩具、臥室整理干凈,這個過程其實也是在潛移默化影響他如何整理頭緒。
5、短期記憶能力
短期記憶能力就好比腦子里的“便簽條”,便簽條的質量和容積有多少直接決定了他的長期記憶力的容量,也會影響這個孩子是否可以遵守指令、按照要求做事。有的人不管我們重復叮囑多少遍,他就是不照著做。很有可能不是他故意忽視你,而是他的短期記憶力弱,真的記不住。
6、情緒管理能力
這個估計大家都十分熟悉了,我這里就不多說了。提高孩子情緒管理的關鍵,就是父母首先自己需要管理好情緒,然后在孩子發(fā)脾氣時,可以幫助他認識情緒,梳理情緒,從而掌握方法如何應對情緒。
寫到這,一定有朋友會問,那這些執(zhí)行能力從什么時候開始啟蒙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好的CEO也是需要先讓各個部門上崗后再進行指揮的。0~3歲基本的認知啟蒙我們還是不能松懈,但從1歲后要開始注重執(zhí)行能力的培養(yǎng)。其實這兩者本來也不矛盾,執(zhí)行能力就是把很多認知啟蒙松散的點都串起來,讓孩子可以更好地運用。
希望今天這篇分享,可以讓大家都能對照著拾遺補缺,看看孩子的哪方面執(zhí)行能力還有待提高,抓住黃金窗口期,趕緊讓孩子大腦有個CEO坐鎮(zhèn)吧!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