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把我們連起來
幾個月前,偶然在網絡上看到有一部紀錄片為了能夠在全國院線發行公映而在眾籌,于是詳細看了關于這部電影的情況介紹,當知道這是一部記錄國內 “慰安婦”生活狀態的影片時,毫不猶豫的加入了眾籌。(這個特定的詞匯如此扎眼,但我想了半天卻無法用這個日文詞以外的詞匯代替它)
眾籌發起方特別提示會在影片片尾將捐助超過一定數額的捐助人姓名名單發布,以示感謝。
我沒有將自己的姓名留在捐助回執上。
我想一定有無數人和我一樣,支持這部電影,支持這些戰爭的受害者,是自然而然的,我們情愿不留下姓名,默默的記住和祭奠那些沉重。
原本我也沒打算去影院看這部電影,因為覺得可能會太難過太沉重。這幾天知道了有那么多的人愿意為電影自發宣傳,突然覺得好感動,也想知道那些愿意將自己和電影一起留下來的那些正直好人們的名字。。。
而當我真正在影院的燈光亮起來以后,站在幕布前看著密密麻麻的無數的名字慢慢向上滾動的時候,我的汗毛豎立,眼淚比影片播放的時候還多。。。
二 奶奶們說忘記了
在進電影院之前,好友發消息給我說“你看電影不要太壓抑了哈,不然紙巾不夠用。。?!?
其實整部電影安靜而平和,沒有刻意的煽情,更沒有人物本身很少的語言以外的冗長描述。就好像夏日乘涼時,邊打扇邊和院子里的老人談談說說,沒有計劃好的劇本,也沒有什么預想達到的效果。
想說說九十多分鐘的時間里,我印象深刻的三位奶奶。(我愿意以奶奶稱呼她們,再加上她們如今生活的地方,她們的名字留給史書記載,對于我們來說她們都是奶奶。)
(1) 恩仇何所記?
淚點低的我第一次流淚是因為湖北奶奶。這位出生于當時的南朝鮮,因戰亂逃難來到中國的奶奶,后被同是當時南朝鮮人的同胞誘騙去了日本人的慰安所;再后來她給自己改了姓名,她說她愛毛主席感謝毛主席,所以她從此姓毛;和平后因為不是中國人曾被誤會是日本人而遭受非議,她卻領養了一位孤兒;晚年含飴弄孫,拒絕了韓國志愿者邀她回鄉的好意,坐在弄堂里和任何一位街坊奶奶都沒有什么區別。。。
她的恩,她的仇,該如何記住?她說,記不清了,不講了。然而,當她笑說自己老了“廢了”的時候,女兒說你還會唱歌啊;當奶奶含混著發音,溫柔的唱起《阿里郎》,就仿佛她懷中正抱著輕輕哄睡的嬰孩微微晃動。。。那情深而遙遠的兒時的歌,對她來說是苦難和清甜混合五味調制的雞尾酒吧?不敢多喝,會醉會上癮。
我的眼淚在奶奶的歌聲里無法停住,這位奶奶的豁達超越了時間,甚至超越了恩仇。我無法知道她內心是怎樣的一種平靜才能哼唱出這樣的歌聲讓人動容,也不知道韓國的志愿者們是否有牽著奶奶的手一起唱過這首歌。
我沒辦法準確表達為什么我會流淚,是哀怨?仇恨?或感動?無法說清。
我只知道我愿意聽奶奶唱唱歌,然后聽她說,忘記了,記不清。。。
(2) 戰斗的意志不忘
海南奶奶是一位戰士。即便是耄耋之年住在敬老院里,講話仍然干脆利落,談起當年自己拿槍抗戰的事情精神矍鑠。偶爾也如尋常爺爺奶奶們一樣犯點兒糊涂,在意的是自己的勛章有沒有被偷走。。。
她是堅強的,充滿著向侵略者斗爭到底的意志,生活的磨難也沒有也不能把她打倒,她曾是一位戰士,她如今還是一位戰士,她說,“我的事情,國家知道。。。”
海南奶奶沒有讓我流淚,反而讓我覺得充滿了力量,我敬佩這位奶奶。
(3) 貓貓和孩子們的奶奶
這個山西奶奶算是和觀眾說話比較多的一位,她有一位好兒媳。奶奶說十七歲以后沒有對人講起過往事,紀錄片的團隊來看她好幾次她也沒有講實情,現在講一點過去算是為自己出口氣一樣的。。。兒媳說奶奶經歷過什么我們無法想象,但是我們盡量不去觸碰那些,我們盡量讓她晚年開心幸福。
奶奶喂需要幫助的貓貓,奶奶會煮食物分給孩子們吃,奶奶和貓貓們說話,奶奶和孩子們玩耍。。。
愿,善良如貓貓,愿,善待如孩童,圍繞奶奶長不倦。
三 無言不是無聲
紀錄片團隊是體貼的,奶奶們不說,他們便不問。后輩們是善良的,奶奶們說忘記了,他們便盡力呵護著日常。觀眾們是誠懇的,和奶奶們保持著一樣的平靜,聽她們娓娓道來或陪著她們默默流淚。。。
這部電影是迄今為止我看過的最特別的一部關于那場抗戰的影片,沒有血腥刺激的鏡頭,沒有殘酷的史料數據,沒有同仇敵愾的憤怒,沒有痛哭流涕的傾訴,甚至沒有一點兒視角色彩。
然而,我們的相對無言是沉默嗎?當然不是。我們用平實記錄的方式銘記戰爭使人扭曲丑陋;我們祭奠生命的無辜隕落來控訴加害者的無恥罪惡。
或許歷史從來就是如此平靜無聲,卻無人能有力量將其抹去;就像河流的每一滴水他們不曾被記錄有自己的故事,但他們不但匯成了大海,更流進了我們被河水滋養的世世代代人的血液里,骨子里。。。轟隆隆的響徹腦海,響徹時空。。。
奶奶們遍嘗人間況味,歸于平靜安寧,她們如此珍視的平靜安寧,不正是冥冥中給予她們的安慰與體恤么?
那么,就讓奶奶們忘記吧,就讓我們后輩來記住吧。
四 千言萬語說不出
從觀影伊始到寫了近兩千字的此刻,我的心一直沒有平靜,甚至在回程的地鐵里幾次紅了眼睛,我無法將自己從骨血里反應出來的感受盡數表達于書面。
身為東北人,對于那場苦難的記憶印記不是來源于書本或說教,或許這片土地上長出的每一顆糧食,每一葉蔬菜,每一個果子,每一口泉水,都告訴過我們那場過去。
我們不敢忘記。
五 代表我自己
今天我看的是午后的場次,截至開場大約有一半的座位還空著。我想那一半的空位是很多像我一樣害怕流淚害怕情緒失控的人們不敢來看。
其實不用擔心:電影的節奏平穩,人物親切平和,攝影不炫技,音樂不突兀。。。如我這篇觀后感一樣不刺激。
最后僅代表我自己感謝所有為這部電影努力過的人,也感謝奶奶們愿意和我們說說話,感謝奶奶們身邊的人和那些韓國、日本的志愿者們。
這篇觀后感想到哪里寫到哪里,只想向以上感謝的人做一點觀影后的反饋,表達一點心意,為紀錄片《二十二》站臺打call,為奶奶們加油。
祝,世界和平。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