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婚前婆婆就主動提議說:將來要倆孩子,無論男女第一個跟老公姓,第二個跟我姓。后來生下大寶,按計劃讓女兒隨老公的姓,前不久二胎兒子如期而至,把全家人高興得,終于兒女雙全了。
于是周末和婆婆去給二寶上戶口,在派出所碰見婆婆多年不見的老同學(xué)。阿姨很熱情,拉著我們就說家長里短。期間聊到孩子上戶口,一聽我家大寶和二寶的姓不一樣,立馬尷尬地說:沒事兒!現(xiàn)在離婚率高,半路夫妻過得也幸福。婆婆聽完臉上的笑都僵了,直接懟道:開玩笑吧!老二跟我媳婦姓,有毛病?
說真的,我當(dāng)時都又憤怒又疑惑,現(xiàn)在思想這么開放,孩子跟著媽媽姓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一不影響家庭關(guān)系二不耽誤孩子的,怎么還有人對姓氏這么執(zhí)著?(大清早就滅亡了好嘛!)
大寶二寶“一碗水端平”
常聽說親戚家誰誰誰生了倆娃,一個跟爸姓一個跟媽姓,結(jié)果兩邊的老人都只認(rèn)自己家姓的孫子,弄得倆小孩動不動就掐架,到頭來就連大人也開始后悔起名字的決定,弄得可不愉快。
其實這說白了就是父母和長輩的“小偏袒”,不過話又說回來,家中倆娃雖不同姓氏,但父母和長輩給的愛可不能偏,既然是當(dāng)初商量好的決定,那就該讓倆寶的相親相愛不因為姓氏而斷裂。
教倆寶“相愛”而不是“相殺”
二寶姓氏的差別,有時候會讓整個家庭關(guān)系變得比較微妙,冥冥中一些“比較”,一些“偏心”總會顯露出來,這個時候,家里人尤其要關(guān)注到兩個孩子的情緒變化。平時多進行一些友愛互助的親子活動,避免讓兩個孩子因為姓氏的不同而越離越遠(yuǎn),形同陌路。
及時制止“玩笑話”
俗話說“人多口雜”,尤其是在鄰里親人之間,難免會碰上一兩個不懂事的,逮著孩子的姓氏就是一頓開涮,什么“你倆不是親的”、“誰跟媽媽姓媽媽愛誰”等等。遇到這樣的扯淡情況,立馬制止對方的“玩笑話”,并且當(dāng)著孩子面糾正,讓孩子們之間形成相互尊重、相親相愛的觀念。
你家二寶有不隨老公隨你姓的嗎?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