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日常生活中太過害羞和內向,不愿意和人交際互動,喜歡自己一個人玩玩具,遇到熟人也不和別打招呼,而且特別愛哭。這樣的孩子通常比較敏感,不合群。那么,父母應該拿這類孩子怎么辦呢?孩子性格內向不善于交際怎么辦?下面一起看看吧。
一、孩子性格內向不善于交際怎么辦
1、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①多跟孩子說話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學習語言的基礎是模仿,因此,父母首先要多跟孩子說話,讓他們熟悉語言,才能讓孩子對語言保持高度的敏感,這是鍛煉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最初級的步驟。
② 讓孩子們多觀察,多討論
多觀察各種事物,可以使孩子擴大眼界,增長知識,說話有內容。在孩子觀察時,要引導他們看清楚對象,同時用語言給予指導。如告訴他們事務的名稱和特征,性質,用途及與人們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教給他們一些新的詞匯,教他們正確的發音,還可以向他們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議論。這樣就會很自然地鍛煉孩戶的口語能力。
③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意愿
當孩子提出了對一件事情的理解的時候,不管孩子的想法正確與否,結果怎樣,家長都不要抹殺孩子的積極性,因為這是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意愿,重要的是讓他“說出來”,而不要在乎他說得“對不對”。
④ 讓孩子多講,多練
語言是在實踐過程中發展的。培養孩子的口語能力,必須讓他們多講多練。這里所說的多練,主要是指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講述自己的見聞,包括復述聽過的故事、講述圖書的內容,編故事,在日常生活中同別人交談等。應該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認識、掌握的詞匯和語法,創造性地組織語言。
2、樹立孩子自信,克服自卑心理
很多內向的孩子之所以自卑,是因為他們非常在意旁人對自己的看法,尤其是父母對自己的看法,這些內向孩子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鼓勵。
① 家長要首先接納孩子的性格,不要太過在意孩子內向與否,要善于發現孩子性格中的優勢給予孩子自信,不妨轉換一下思路,內向也有很多優點,比如可以更冷靜地觀察與思考,善于體察他人的心事,朋友不多但是非常穩固等等。
② 不要貶低孩子,不要濫貼“標簽”,會使孩子形成錯誤的自我認識從而否定自我,挫傷孩子,對健康成長十分不利。經常受到斥責的孩子會在不知不覺當中接受家長的暗示,承認自己的素質差,慢慢地失去了信心。
③ 要滿足和引導孩子的表現欲,當孩子的自我表現欲受到壓抑時,就會產生自卑感。家長可以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時,請孩子回答。回答的不管正確不正確,家長一些鼓勵的話給聽。
④ 要重視孩子每次成功的經驗,成功的經驗越多,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越強。
3、提高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①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可以與鄰居親切問候,積極參與所在地區的各個活動等,做出與人和諧相處的表率給孩子看。
② 交流的時候要看著孩子的眼睛與之交談,告訴孩子注視對方的眼睛意味著愿意與其建立友好關系。
③ 邀請孩子的朋友及家長在周末或者是孩子生日時前來做客,開始時先讓孩子與兩三個小朋友接觸,待慢慢習慣后,再逐漸增加共同玩耍孩子的數量,并告訴孩子“當沒有人和你一起玩耍的時候,你可以學會主動去找小朋友玩。好朋友是自己去爭取的,而不是別人給予的。媽媽/爸爸相信只要你去尋找,一定有很多小朋友愿意和你做好朋友。”
4、多給孩子提供與外人接觸的機會
其實小孩子最喜歡跟小孩子玩,就像跟同齡人一起玩才會有更多的趣味性,有共同的興趣、語言、在乎的東西。 所以內向的孩子不是不想玩,而是不敢玩,比較害羞。這種情況只能“以毒攻毒”。父母應多鼓勵孩子出門與小朋友一起玩,孩子通過與小朋友的交往,慢慢會找到屬于自己、合適自己的好朋友、好榜樣。 而且父母不應該總是關著孩子,總是讓孩子在家跟父母玩,或是跟不能說話,沒有表情,無法回應的玩具玩耍。這樣會增加孩子對父母、玩具的依賴,害怕跟生人玩。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