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方式用來教育并提升孩子,但是不存在唯一的方法。因為每個人、每個孩子、每個家庭不盡相同。因此,需要尋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風格。
一、撫養風格因兩類因素而有所差異
1、父母溫暖及敏感程度;
2、父母對紀律的應用程度。
二、分析四類撫養風格
1、權利主義型。
父母堅定、苛刻,懲罰性較強,情感意識相對冷漠。他們希望孩子服從于自己。當孩子出現錯誤,或者表現不好時,這類父母會非常嚴厲得懲罰。他們很少表現出愛與情感。
2、自由閑散型。
父母極度缺乏愛心與溫暖。同樣,他們對于孩子,即便是自己的孩子,也提不起很大的興趣與關注。甚至,會表現出疏忽、以及不在意。他們幾乎不會為孩子設定紀律,或者付出得非常有限。因而,孩子們較難從這類父母身上獲得自己需要的各項指導。
3、支持擁護型。
父母富有愛心,但不會對撫養及教育過于松懈。他們為孩子設置行為界線與限制,并且向孩子解釋這當中的原因。他們鼓勵孩子培養獨立意識與能力。這類父母擁有,并懂得向孩子傳遞愛和情感。毫無疑問,最有益于兒童的撫養及教育風格顯然是支持擁護型風格。
4、寬容至上型。
父母很有愛,并且管教得很松弛。他們不太專制于管理,及控制自己的孩子。相反,孩子有極大的自由選擇,包括想要什么、去哪里、玩什么、吃干什么等等。同時,孩子會從父母那兒得到關于生活的些許指導。
研究表明,在權利主義型的教育下成長的孩子,容易不快樂,過于順從、依賴;寬容至上型撫養的孩子不成熟、欠缺耐心,有時會產生攻擊性;自由閑散型的父母養大的孩子最容易發展成情緒及行為問題,風險系數較高,自尊意識偏低;但是,隨著支持擁護型父母的培養,孩子會更加得友好、合作、具有責任感,并且自力更生。
三、撫養的三個準則
如果父母期待給予孩子最棒的撫養原則,還需要落實三個方面:
1、溫暖與回應
父母能夠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愛,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與父母的肯定,讓他們明白自己被父母所理解。愛他,讓孩子知道自己很重要。
2、一致性
父母對規則的堅持、爸爸與媽媽方式的一致,都將給孩子強有力的指導,并且有益于家庭關系。
3、設置界限
教孩子什么是適當的行為、什么虛構,沒有誰可以生活得隨心所欲,一切的行為都有必然的結果。同時,界限給了孩子一種歸屬感。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