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小組對44個從18個月到30個月大的孩子進行了跟蹤觀察。科學家們發現,當父母在談話中向孩子提到4—10個能看到的物體時,孩子對父母的意思理解最充分;而父母在談話中使用比4小的數字,比如“我離開2分鐘”,孩子就很難理解他們想要表達的基本意思。
“在現實生活中,3個或3個以下的物體是不需要數的,只有超過3個,人們才需要用到數數這個行為。”心理學研究生伊麗莎白·甘德森在芝加哥大學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換句話說,復述“1、2、3”對孩子來說僅僅是機械背誦,這些數字對他們來說并沒有真正的含義。
強化寶寶數數能力的混合游戲
建議年齡:2~5歲
目標:強化記憶力和數數能力
目的:這個簡單的游戲有助于訓練記憶力和數數能力,還能訓練孩子認識字母、形狀和數字。這個活動需要用到一些隨便形狀和大小的拼圖。不要僅僅因為一個拼圖少了幾個拼塊就將其扔掉,可以把剩下的拼塊收到“拼圖箱”里保留起來,用來做這個游戲。
活動:先從“拼圖箱”中拿出兩三片拼圖放在孩子的游戲桌上。每一片不一定是同一個拼圖上的,但要確保上面有一個清楚可辨的物體、字母或數字(例如一朵花、字母A或數字3)。讓孩子看著拼圖,問他:“這有多少片拼圖?”然后,你說:“有兩片。”并且對孩子逐一說明:“這是一朵紅色的花”,“這是字母A。”用一條“魔巾”蓋住拼塊——你可以用一塊色彩鮮艷的布來增加游戲的樂趣,但也可以用擦碗巾。在你蓋住拼塊時,悄悄拿走其中的一塊。然后,用很夸張的姿勢移開魔巾,問孩子:“現在我們有幾片?”如果孩子答對了,就說:“對,你說對了。”如果孩子答得不對,就告訴他正確答案。然后,說:“看看我們現在有什么?”并指著剩下的拼塊,再次向孩子說明。之后,問孩子:“哪一片不見了?”如果孩子猜中了,你可以拿給他看。
當孩子掌握了兩個拼塊的玩法之后,你可以加入第三塊,然后再加入第四塊。大一點的孩子(4歲以上)或許能追蹤5個甚至6個拼塊。通過改變拼塊的數量和種類,你可以強化孩子的學習體驗,并保持孩子的興趣。
進入下一個階段
活動:當孩子能夠熟練地數出拼塊的數量并認出上面的圖案時,就可以接受新的挑戰了。這時,你不要再拿走拼塊并讓孩子確定少了哪一塊,而要在用布蓋住拼塊時,悄悄地加進去一個新的拼塊。在移開魔巾時,問孩子:“哪一塊是新的?”并在他指出新拼塊時,問:“我們現在有幾塊?”
在這幾年中,你可以調整這個游戲以適應孩子的新技巧和興趣。把一些有趣的東西和拼塊混在一起,包括孩子或其他家人的照片,甚至是像水果塊或小玩具那樣的現實生活中的物品。到孩子快5歲時,你可以把加入單字卡片,以強化孩子已經會讀的單詞。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