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提倡每天睡覺前喝一杯熱牛奶,有利于睡眠及補充人體的鈣質。但是最近一篇牛奶會致癌的報道卻引起了人們的擔憂。那么到底喝牛奶會不會致癌呢?我們以后還要每天一杯牛奶嗎?請看下面的詳細報道。
這篇文章引用了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T·柯林·坎貝爾的一項研究,稱牛奶會促發癌癥,還談到它會引發心臟病、糖尿病、骨質疏松等慢性病。這篇報道再次把“牛奶危害論”帶進了大家的視野。多年來,關于牛奶危害的研究就不斷出現,“牛奶到底能不能喝”困擾了很多人,本報也曾就這個問題進行過探討。這次,我們特地采訪了研究當事人坎貝爾教授和國內權威食品營養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教授,請他們談了自己的看法。
"牛奶危害論"沒啥道理
牛奶依然是生活中的健康食品。
牛奶一直是我們公認的健康飲品,但最近在網上流行的一種“牛奶危害論”指出:喝牛奶對健康沒什么太大的作用,反而有一定的危害。這種反潮流的觀點在公眾中引起了軒然大波。那么,它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來自中國的研究
在文首提到的報道中,關于癌癥的研究內容主要引自坎貝爾教授所寫的《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一書。書中主要探討了在對健康的影響方面,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有何不同。
通過電話,坎貝爾教授向《生命時報》記者講述了本書的由來:1981年,中國的一份癌癥普查報告引起了他的關注。這份報告包括了2400個縣的數據和詳細的中國癌癥分布圖。在他看來,這項調查很全面,是全球少有的大規模普查。隨后,坎貝爾與當時在他實驗室工作的陳君石博士、在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訪問的黎均耀博士以及英國牛津大學的皮特歐教授合作,在中國69個縣的130個村莊進行了6500個樣本、含639個變量的調查。通過調查,坎貝爾認為,和植物性食物為主的東方飲食結構相比,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西方飲食結構更易引發心血管病、癌癥、糖尿病、老年癡呆等慢性病。這項研究在全球引起巨大轟動,影響力至今不衰。《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一書也是在此基礎上完成的。在書中,坎貝爾通過老鼠實驗指出,含大量牛奶中的酪蛋白的飼料,可加強黃曲霉毒素對大鼠的致癌作用。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