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A C尼爾森最新的數據,國產奶粉與外資品牌雙方的市場份額基本持平。這是去年奶粉業大整頓,國產品牌逆襲的首次權威數據呈現。
到去年11月份,國內奶粉品牌前5名市場份額排名主要為惠氏、貝因美、美贊臣、多美滋與合生元。2012年國內奶粉品牌前十名排名中,有6家外資品牌,4家國內品牌,國產品牌落后外資品牌比較明顯;但是到了2013年,國內品牌進入前十名的數量和排名都有很大變化,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政府的政策以及外部的一些意外事件,使得國產奶粉的份額的確有所增加,但是這種提升能否持續?
國產內企業奶粉與外資奶粉份額各半 首次平分秋色
外資奶粉份額下滑
根據A C尼爾森的數據,2012年中國市場份額前五名有四名被外企占據,分別是美贊臣(第一)、多美滋(第二)、惠氏(第三)和雅培(第五),這四家企業就占據總共42.7%的市場份額,如果加上其他外資企業的奶粉,總共占據的市場份額超過60%。
但是在去年,由于受到壟斷以及恒天然奶粉接連出事等負面沖擊,外資品牌的奶粉,如多美滋和雅培都有所下滑,宋亮透露,“去年的肉毒桿菌烏龍事件造成多美滋損失超過20多億元,多美滋在中國市場要實現恢復至少需要2-3年時間,另外目前達能已經與恒天然終止合作,這也對多美滋和可瑞康等品牌原料采購產生影響,目前歐洲的奶粉比較貴,美國的奶粉質量也不穩定。”
但是與國內乳企的熱火朝天相比,此前一直在華順風順水的外企則遭遇瓶頸,有數據顯示,2013年前11月進口奶粉的總體份額已經開始下滑。
雖然2013年全年的數據還未出來,但有多家乳企對南都記者透露,去年前11個月的前五名是惠氏、貝因美、美贊臣、多美滋和合生元,前五名中國內品牌已經占據兩席,而且就目前初步的數據匯總來看,去年全年國內品牌的奶粉所占的總體份額應該接近50%,國內品牌的奶粉開始占據半壁江山。
國產品牌夯實奶源基礎
去年下半年的“乳業新政”開始之后,奶粉企業陸續開始了一些兼并的動作,在去年年底發布新版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以下簡稱“新版細則”),則是“火上澆油”,使這場“兼并風”刮得更加猛烈。
近日,飛鶴乳業公開宣布收購吉林艾倍特乳業,這是新版細則頒布之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第二起兼并事件,此外,國內乳企在國外投資設廠的步伐也加快,圣元也在近日宣布在法國投資建立新工廠。與國內企業紅紅火火的并購與海外拓展相伴的是,國內企業奶粉所占據的市場份額在2013年開始穩步提升,而此前是基本由外資企業占據超過半數的市場,
在去年的12月2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新版細則中,對于奶粉企業的奶源有很明確要求,主要原料為生牛乳的企業,其生牛乳應全部來自企業自建自控的奶源基地,并逐步做到生牛乳來自企業全資或控股建設的養殖場。
“新版細則中企業對奶源擁有絕對控股權這一條,對國內很多中小企業來說,資金壓力和難度非常大。”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乳業研究員宋亮對南都記者表示,“自控奶源,伊利沒問題,飛鶴、完達山壓力也不大,但對中小企業影響很大,小企業投資不了那么多錢,預計1/3的企業要么退出市場要么被收購。
1 月14日,飛鶴乳業宣布,該公司與吉林艾倍特乳業達成協議,飛鶴乳業將斥資全面收購艾倍特乳業。艾倍特的核心優勢和價值首先在于其上游的產業資源,也就是奶源,此外艾倍特還有較強渠道資源,一方面飛鶴可以借勢站位奶源和渠道資源,一方面經過短時間整合后,飛鶴即可發揮艾倍特的獨立運營優勢。”
飛鶴乳業相關負責人對南都記者表示,收購艾倍特主要看重兩點,一是有完整的產業鏈條,從奶源到奶粉生產加工與飛鶴的模式比較相似;二是艾倍特有一部分是嬰童渠道,做得比較好,與飛鶴形成互補。至于收購的進度,飛鶴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聲明,有消息稱,目前飛鶴已經交了1000萬訂金。
通過收購實現本地化
在飛鶴宣布并購吉林艾倍特的兩周前,合生元則收購了長沙營可,后者的資產中包括倍慧品牌以及長沙當地乳企亞華乳業的廠房、生產設備以及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許可證。合生元方面對南都記者強調,“對于收購過來的長沙營可,其產能將僅用于生產素加品牌新系列奶粉,通過此次收購可以進一步提高新產品供應速度,新產品將使用進口奶源進行生產。”換句話說,合生元主動與長沙營可所有的“倍慧”品牌進行切割,只利用了長沙營可的廠房設備和生產許可證。
在業內人士看來,以進口奶粉成名的合生元試圖以此實現在國內的落地,“合生元此次并購,主要是實現其‘走回來’的戰略。”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乳業研究員宋亮認為,“合生元的奶粉業務通過國外奶源原裝原罐生產起家,現在需要走回來,實現本土化,同時將國外與國內的資源實現整合;其次,合生元此前的產品以 250元以上的中高端產品為主,現在需要中低端產品滿足其生產線以及占領二三線城市以下的市場。另外,湖南亞華乳業在當地是政府重點扶持的企業,此次并購,合生元方面肯定是獲得了來自政府方面的支持,這也是合生元響應現在政府對于乳業重組兼并所作出的一種姿態。”
海外建廠獲取對原材料的主導權
在這兩起收購之間,同是中型企業的圣元也不甘寂寞,稍早之前的1月10日,圣元奶粉宣布,在法國布列塔尼區投資1億歐元建立一座設計年產能達10萬噸的全新現代化嬰兒奶粉工廠,用于生產嬰兒配方奶粉和原料加工等。
此前,這家企業在奶源上并沒有什么優勢,原材料一般都靠在海外采購。另外,這次圣元建廠在生產配方奶粉的同時也將向國內奶粉品牌提供所需要的乳清粉。根據圣元提供給媒體的資料,圣元在建廠的同時還與法國索迪亞集團(Sodiaal)簽署長期工業及商業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圣元國際將在法國Carhaix建立干燥設備,以生產奶粉及高脂肪脫鹽乳清,該干燥設備將可達到6萬噸奶粉的年產量,最高將達到10萬噸的設計產能。
圣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嬰幼兒配方粉主原料的脫鹽乳清粉和全脂乳粉,在國際市場上,逐漸成為緊俏商品,價格也在逐步攀升。對主要原材料的品質、價格都會擁有絕對的話語權,這也是圣元需要的,在海外建廠與奶源深入合作才能在將來不受制于人。”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