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問題已成為國內乳企的一道傷疤。失掉消費者信賴的國內乳業市場,漸漸成了洋品牌的商業陣地。然而,連日來,不斷有消費者反映,市面上一些國際品牌有機奶粉亦出現了 “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
2011年底,五大國際品牌之一的雅培旗下“菁智有機奶粉”系列產品率先在國內市場亮相,隨后歐洲第一有機食品品牌德國喜寶等多家有機洋奶粉也登陸中國。價格高出同類普通奶粉20%—40%的有機洋奶粉此后便成了國內奶粉市場的新貴和高端。例如,雅培菁智系列1段(900克裝)售價為468元,而雅培的另一系列親護1段(820克裝)售價則為352元,較之普通奶粉的價格高出了33%。
但是在歐洲,有機奶粉卻并不這么貴。與普通奶粉的價格相比,其價差不會高出10%。無疑,有機奶粉進入中國后被放大了概念,成了高端的另一個理由。
“質量好,貴點也沒關系。”對有機洋奶粉趨之若鶩的國內消費者近乎眾口一詞。于是,雅培菁智嬰兒配方奶粉“有機珍品”系列產品等一直保持著不錯的銷量。
但是,這“珍品”與“真品”間到底有多大距離?根據國內多位從事食品行業研究的學者分析,有機食品雖然最先在國外起步,但目前全球都處在摸索階段,還不成熟。至于處于萌芽期的國內有機食品,真正能夠經得起檢驗的品牌則少之又少。從營養指標和質量等方面分析,奶粉領域亦然。如此看來,現階段的“有機珍品”們更大程度上不過是個新鮮的營銷概念。
當然,進入中國的有機洋奶粉出現了問題,國內認證和監管部門亦難辭其咎。進口品牌的有機奶粉進入中國,一直以來是如何認證和監管的?根據國家有機產業聯盟的說法,進口有機奶粉都要通過商檢局檢驗,檢驗為合格后才被允許進入中國市場銷售。但是,沒有專門的國內有機認證機構對國外有機奶粉進行認證,只依靠商檢局監管控制,這道檢驗關的安全和牢固程度令人頗為生疑。
“一般能夠出示商檢局商品檢單的產品就屬于合格產品。”這么個檢驗法,也就難怪洋品牌的有機奶粉商家也玩起了“掛羊頭賣狗肉”的把戲。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