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孕、懷孕期間不喝酒,這對準媽媽來說已經是常識了。那么準爸爸們就可以開懷暢飲嗎?
一項基于52萬對中國夫妻的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告訴你:不行!
研究顯示,父親在孕前飲酒,可能讓孩子的出生缺陷風險顯著增加。內在原因可能是飲酒影響了精子細胞和配子遺傳修飾。相關論文(
doi:10.1001/jamapediatrics.2021.0291)近日發表于《美國醫學會雜志—兒科學》。
該研究由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周瓊潔-李笑天課題組與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陳靖祺課題組等合作完成。論文作者周瓊潔建議,父母雙方在孕前都至少保證3~6個月以上的戒煙戒酒。
家有缺陷寶寶,父親孕前飲酒率明顯偏高
研究顯示:52萬對在6個月內有生育計劃的夫妻中,有約1/3的父親有孕前飲酒行為,也就是每周至少喝一次酒。
而在準媽媽中,這個比例只有3.3%。
在分娩后42天的隨訪中,有609個家庭報告稱,他們的孩子存在唇腭裂、先天性心臟病、肢體畸形和消化道畸形等出生缺陷。
在這些缺陷寶寶家庭中,父親的孕前飲酒率是40.4%,明顯高于平均水平。
而在沒有出現孩子出生缺陷的家庭中,父親的孕前飲酒率是31.5%。
在校正女方年齡、女方吸煙飲酒、葉酸補充等因素后,男方飲酒導致的孩子出生缺陷風險增加35%,“唇腭裂”風險增高的幅度更大。(研究人員提醒,考慮到樣本量、隨訪時間、診斷方法等因素,這里風險增幅數據需進一步研究考證。)
研究者:準爸媽應至少戒酒3~6個月
領銜這項研究的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副主任醫師周瓊潔近日接受了《中國科學報》采訪,作出進一步解讀。
《中國科學報》:這項研究的創新點和亮點在哪里?
周瓊潔:
事實上,備孕期男方飲酒的流行病學研究此前一直是非常缺乏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西方女性的孕前飲酒比例可以高達30%,研究人員很難排除掉母親方面因素的影響。
相比之下,中國準媽媽們飲酒的比例只有3%左右。這讓中國人群成為研究這個問題的寶貴模型。
《中國科學報》:研究的社會意義體現在哪里?
周瓊潔:
我們看到的情況是,準媽媽戒煙戒酒確實已經是共識了。而準爸爸們絕大多數會戒煙,對戒酒的重要性則沒有那么明確。從1/3有備孕計劃的父親報告有飲酒行為這點來看,向大眾呼吁準爸爸戒酒,對于改善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結局還是很有意義的。
《中國科學報》:那準爸爸們應該在妻子懷孕前多久戒酒?
周瓊潔:這方面現有的研究結論其實很少。處于倫理考慮,幾乎不可能進行隨機對照研究評估避免飲酒的時間。
安全起見,建議父母雙方在孕前都至少保證3~6個月以上的戒煙戒酒。
《中國科學報》:飲酒對孩子健康的影響,跟酒的種類以及飲酒的頻率和數量有什么樣的關系?
周瓊潔:我們研究中有關飲酒的信息主要是通過調查問卷收集的,關于酒類的種類、飲酒頻率和飲酒量等信息在本項目未收集。因此還需要更多研究來關注上述問題。
本研究的數據來自中國大陸31個省份的國家免費孕前健康檢查項目。周瓊潔團隊還曾基于該項目發起過其他研究:
1. 孕前父親吸煙與子代出生缺陷的關系
主要結論:
142849對夫婦中,28.7%的準爸爸有吸煙行為,6.6%的父親吸煙行為一直持續到妊娠早期。
持續吸煙的父親,子代先天性心臟病、肢體異常、消化道異常和神經管缺陷風險增加。孕前丈夫吸煙行為較為普遍,準爸爸戒煙或減少吸煙,能顯著降低孩子出生缺陷風險。
2. 中國備孕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和地區差異
主要結論:
對全國200余萬備孕女性進行研究,發現1.4% 診斷為糖尿病,12.9%診斷為糖尿病前期。
血糖異常發生率存在明顯地域差異:最高的三個地區是吉林(26.4%)、福建 (24%)和江西(22.9%),最低的三個地區是青海(7%)、黑龍江(7.9%)和陜西(8.5%)。
可見孕前高血糖普查有其必要性,并且應根據不同地區高血糖發生率的差異因地制宜制定相關防治策略。
來源:科學網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